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群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构建了由自然资源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指标体系,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建立了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模型,利用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9市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数据,系统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研究认为: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的综合评价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伴随城镇用地扩张和土地利用转化,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先降后升;除仙桃市外,城市群内其余各市生态状况诊断的综合评价指数均缓慢下降,说明各市空间扩展造成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这种影响在9个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格网的太湖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GIS格网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太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实现了全湖范围内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揭示太湖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将太湖分为800个格网单元,在2002~2003年实测样点的水体、底泥、水生生物特征数据基础上,通过空间插值获得全部单元模拟值,然后进行格网叠加计算,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单元综合评价值,将太湖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5个等级区,生成太湖生态环境空间综合评价图。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太湖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太湖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中等以下地区占全部湖区的一半以上,整体状况偏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生态环境脆弱典型区——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整体较差,良好等级的区域仅占4.25%,较差及以下等级的区域占区域总面积的60%;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中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最为脆弱。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海州湾保护区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以海州湾海洋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调查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物要素为主、物理化学要素为辅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海洋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劣”。收集了海州湾保护区2005~2011年环境调查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统计数据序列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利用2006年8月、2009年12月和201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州湾保护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608、0465、0638,保护区环境质量整体处于等级良,且近岸环境较离岸海域差,较客观地反应了该区域的环境状况。此外,海洋生物物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呈现一定程度的季节波动,尤以冬季底栖生物较为明显,反应了区域气候特点对生态系统生物要素的影响。在生态环境评价以及评价标准的选择中需注意季节变化可能产生的干扰;开展环境质量评价时应充分注意调查时间选择的代表性,方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同时相应的综合评价研究也逐步深入.然而,目前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的研究也稍显单薄.采用频率统计法、理论与实际分析法、特尔菲专家咨询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预选指标进行层层筛选,构建了由自然资源、区域环境水平和区域社会经济水平3个层面、12个分项、29个单项评价因子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通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检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指标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分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已成为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评估和判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对"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其25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对"人口—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和区域分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均属"良",空间分布大致以上海—苏锡常—南京为界,呈南高北低中间差的特征。2010年较2005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有好,浙江省和沪宁沿线的大部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政策调控下的污染物排放减少是其好转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发展类型以可持续型为主,而以苏北五市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则表现为生态脆弱型。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格网单元为基础,结合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其中,水土流失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借助DEA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资源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苏州市1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而言绩效良好,DEA有效年份占30%,弱有效年份占20%,无效年份占50%,并且无效年份的效率指数都在0.97以上;(2)导致苏州市最近5年生态环境建设DEA无效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投入不足,生态用地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刚性约束;(3)通过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要素投入比例,各种生态环境指标值都将有所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将显著改善;(4)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绩效下降还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人均生态占用增长、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影响。最后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自然灾害4个子系统和7个二级指标及2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的综合信息熵模型法,并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信息熵模型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上海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上海滨岸带宝山、浦东、南汇、奉贤、金山和崇明岸段1999~2003年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级规律的研究表明:宝山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1999~2000年为较差,2001~2003年为中等;浦东、奉贤、南汇和金山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崇明生态环境质量1999、2000年为良,而2001~2003年为中。  相似文献   

10.
生态敏感性极高的滨湖区正面临着人类开发带来的环境威胁。旨在通过滨湖区空间管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避免和减少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实现滨湖区持续、健康发展。应用模糊评价与GIS空间分析方法,首先从生态环境敏感性、经济发展潜力两大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项I 级指标、9项Ⅱ级指标和32项Ⅲ级指标的滨湖区空间管制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分析模块,以500 m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分别进行滨湖区的生态敏感性、经济发展潜力以及二者的叠加评价。结果显示:滨湖区从单元上可确定4类开发功能取向(适宜、较适宜、限制、禁止建设),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要求下,从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需要,宜将滨湖区划定不同功能的空间管制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论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介绍了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江苏省生态环境区域分异规律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排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了定量评价与分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集约利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苏省6个时点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核密度估计、景观格局指数等空间探索性分析以及集约利用评价出发,对江苏省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省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从1987~2015年处于不断的扩张中,并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速度以苏中和苏南地区最快。(2)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动的转入和转出来看,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58.63万hm2,其中84.79%来源于耕地,占用耕地的比例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28.36万hm 2,其中54.26%转变为城镇用地和40.88%复垦为耕地,苏北以复垦为耕地为主,苏中和苏南以转为城镇用地为主。(3)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来看,核密度空间分异明显,呈“多核心”集聚分布,整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另外近3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呈增长趋势,且斑块形状越发规则,居民点聚集指数呈上升趋势。(4)从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来看,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级别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呈“由高到低”的集约利用梯度。总体来看,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趋于规则和集聚,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应根据居民点布局区域特点及集约利用差异,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和村庄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推动养老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5~2015年江苏省县域养老服务业时空演变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均衡,呈现"南高北低"的显著差异;(2)区域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M"字型演变趋势,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3)江苏省不同县域间养老服务业空间关联性显著为正,出现了发展水平相似县域相邻分布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集聚格局呈现稳态的南北差异;(4)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力量、产业结构、养老保障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对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种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工业园区生态环境问题为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反映了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状况。并着重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在各个规划时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指数在2002规划年为054,在2005规划年为065,在2010规划年将为078,在2020规划年将为088。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及旅游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气候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分析,选用温度、湿度和风速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江苏省1979~1998年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和GIS技术进行旅游舒适度区划,将江苏省划分为3个旅游区:初春初夏旅游区Ⅰ、夏季旅游区Ⅱ和春秋季旅游区Ⅲ,并参考区位、旅游资源等相关指标,将3大区域又分为6个二级旅游区。通过区划发现,苏北苏中适宜开展初春和夏初旅游,而沿海城市可以开展夏季海滨避暑旅游,在长江沿岸,苏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在春秋季旅游。针对各类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旅游资源,初步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建议,对于辅助江苏省相关部门制订旅游规划和指导游客确定旅游时间和路线等均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侧重于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以县(市、区)为评价基本单元,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需求和主动协调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区域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各单元的生态环境竞争力水平分为5个等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西部山地和合肥市区,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和县-无为平原传统农业区和马鞍山、铜陵重工业区。生态环境竞争力不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质量有关,也与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水平、管理水平有关。最后对各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和提升优化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