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应承担的行政、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承担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责任者须有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第二,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有关行政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其领导者、直接责任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公民,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对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措施,称行政制裁。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行政制裁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相似文献   

2.
目前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改造和扩建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他们的流动性大、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威胁。为加强外来人员安全管理 ,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做法是 :1 查来源在抓外来务工队伍安全管理初始 ,有近30个大小不等的独立外来务工队 ,安全管理制度出台以后 ,要求所有独立外来务工队伍都必须具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证并具备法人资格。对于临时进入公司务工的单位 ,都必须亮出《营业执照》,否则不予受理一切务工要求。2 验资格根据青岛…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5~2010年间的287个地级行政单位为基础,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利用统计综合评价法和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从主体功能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两个方面评价了目前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差异明显,并且其空间分异突出。  相似文献   

4.
严巍 《环境导报》2001,(3):32-33
随着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及一控双达标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单位将污水接进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应该说,这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从点源治理向集中处理过渡的趋势,是降低污染物处理成本、改善环境质量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这些单位,我们称它们为接管单位。 这些接管单位与城市污水处理企业之间签订了污水处理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显然是两个企业或法人之间通过达成两情相悦的协议而实施的合理合法行为。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那些接管单位的超标排污行为,除污水处理厂要加倍收取污水处理费外,环境保护行政…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行政处罚的概念所谓环境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律规范而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的一种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有环境行政处罚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所提到的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其他组织是指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环境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6.
交通部黑龙江航运管理局,是集水路客货运输、港口装卸中转、船舶修造、打捞救助和水运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水运企业,也是黑龙江水系的水运行政管理部门。下辖6个运输企业、3个年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港务局和黑龙江航道局。哈尔滨船舶修造厂、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等16个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7.
杜群 《环境》1993,(9):14-15
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具体的行政法律制度,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即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概括地说,它是指由环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因实施排污许可而形成的环境行政主管机关与其行政相对人(即排污企业和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8.
游成龙 《环境》1999,(2):11-11
目前,有少数排污单位故意拖欠或者拒缴排污费。环保部门好象无可奈何,只好反复催。对此,笔者不以为然。理由如下: 一、从法理上看,没必要催。因为:环保部门是征收排污费的行政主体,依法征收排污费是环保部门的法定职权,环保部门向排污单位下达缴费通知单是依法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从排污单位收到缴费通知单之日起,该具体行政行为即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等法律效力。这种法律效力并不以“催”为必要条件,既不因为反复  相似文献   

9.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始建于1993年,原为定边县石化总公司下属企业,1998年6月设为独立法人实体,2005年9月重组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勘探、开发、运销和井下作业等业务.下设19个科室、5个生产单位、7个辅助生产单位和1个后勤服务单位,共有职工4400人、油水井2700余口、总资产55亿元.已建成140万吨原油产能基地,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4亿元,自成立以来累计上缴税费37亿元,成为地方财政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10.
环境行政指导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行政指导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项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环境行政管理手段,在分析环境行政指导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环境行政指导的兴起源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加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的需要,针对环境行政指导的法定性问题,提出通过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规范环境行政指导,将环境行政指导逐步纳入依法行政的行政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1.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政责任,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于犯有一般环境违法行为、尚未构成刑事处分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在环境保护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 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相似文献   

13.
南粤绿讯     
《环境》2009,(8):49-51
广东健全环评监督机制 去年,广东全省共受理建设项目环评58068个,否决4692个。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约2500万吨,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超过55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31万千瓦。环保系统构建阳光审批,主动接受监督,全省已有13个市成立了技术评估机构,实现了技术评估与行政审批相分离,基本建立起技术评估机构评审、地方环保部门初审、审批部门集体决策的环评审批机制,以及环评单位自律、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行政部门监管的环评单位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设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对人地关系复杂且长期以来是“九龙治水”的中国自然保护地尤为重要。聚焦于自然保护地的龙头——国家公园,从其作为多要素高关联的自然资源资产独立管理单元且“生态保护第一”的特征入手,基于功能性分权理论,分析其日常管理和生态监管职能分置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模式。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原则,辨析了作为主要管理者的林草部门和主要监管者的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并从微观层面给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两个重点领域基于职责划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海洋环境管理法律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政策的特征的分析和比对,认为较之韩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而言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而与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协调性相比韩国的海洋环境政策过于独立.尽管中韩海洋环境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两国都意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新的秩序变革,并为建立先进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积极地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6.
游成龙 《环境》2003,(8):10-15
一问:今年国家公布了哪些排污收费的新法规、规章和文件? 答:迄今已公布一个行政法规、两个部门规章和三个规范性文件: 一、2003年1月2日,国务院令第369号公布了行政法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该行政法规全面规定了缴纳排污费的义务人、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排污费征收使用的原则、排污申报和核定的基本程序、排污费征收标准的制定机关、排污费的种类和减免及缓缴排污费的条件、排污费的使用范围和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区现有的供热(包括洗浴、饮水等)系统基本上是由各行政单位的燃煤锅炉承担,其供热管网也布置在本单位的范围内。煤烟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大,安全隐患多的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天津港陆续进行了东突堤锅炉房联网改造、二公司局部集中供热改造等项目,上述现象正在得到逐步地改善。然而,由于天津港有着特殊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供热角度讲,天津港区可分为可进行集中供热的区域和难以实现集中供热区域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投诉是单位和个人环境维权的一种法定形式和参与体现,其“控告“类投诉属于法律范畴的环境纠纷,可按环境行政调解处理.环境行政调解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应当事人请求处理污染纠纷的职能行为.环境行政调解无固定程序和时效要求,也无法律强制性质,因此在当前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群众维权意识有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行政调解的效能,对处理当前大量环境污染投诉的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国供销总社设置独立的再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各地设立相应的机构,形成新的全国再生资源管理系统。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对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化改革,争取内、外部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佛子 《陕西环境》1998,5(1):34-36
环境行政处罚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其他组织依法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它既是一种环境法律责任形式,又是环境行政机关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执法手段和具体行政行为。正确适用环境行政处罚,对于保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环境行政管理中,及时调查处理环境违法案件,给予违法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恰当、合理的行政处罚,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违法者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职责和要求,也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