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陆续颁布实施,将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对今后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并明确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也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政策支持进行了阐述,显示出节能环保产业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崔伟  刘永祺 《四川环境》2012,(Z1):145-148
由于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制定部门利益出发点及关注点不同,部分产业园区拟定规划方案缺乏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与环境保护的统筹。规划环评旨在从源头预防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规划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协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针对规划环评关注重点展开研讨,寻思工作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3.
5月14日,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组织召开了环保"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解读会,邀请专家对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以及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向会员单位进行了分析以及解读。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科技与合作处副处长项立武、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德全以及会员单位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1,(11):22-22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0年11月25日通过国务院批准。《规划》的具体结构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疆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国家有机食品试点生产区,新疆提出了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强区的规划目标.提出新疆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应重点突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重点发展产业和实施措施以及有机食品开发的营销体系与保障体系建设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三线一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和环境管理中的定位及二者的空间拓扑关系。从技术方法、评价思路、评价尺度、评价重点和产出成果等方面对比解析了“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体系。从参考、落实、简化、细化(完善)、反馈5个环节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并以某高新区为例梳理分析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衔接落实“三线一单”成果的方式。最后,从明确“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在园区层面的定位和空间拓扑关系、完善二者衔接落实的技术方法体系、健全衔接落实的应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0,(12):16-16
<正>11月9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技术交流与洽谈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泛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办,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承办。来自泛珠三角区域和国内其他省市的200多名环保专家汇聚一堂,推介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并就加强区域环保产业技术合作、促进环保产业良好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01,(1):16-17
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于 2000年 8月 23日发布了《 2000~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现将发展目标、产业化体系建设、预期效益分析、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和政策与实施几部分摘登如下。 ——编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产业园区类型和规划类型、园区扩区后的规划环评范围、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和审查权限、规划环评主体责任,以及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和项目环评联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园区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对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规划环评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当前规划环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衔接要求等方面逐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进解决当前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实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细化园区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动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近日在京召开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启动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部署了环保产业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系统讲解了调查方案和软件使用方法,并全面启动新一轮的环保产业调查工作。吴晓青在讲话中说,环保产业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正>纳溪工业集中发展区由泸州化工园区、纳溪浙江产业园、纳溪临港产业园三个产业园组成(即"一区三园")。泸州化工园区是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0.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化工、硫磷钛产业和化工新材料。目前,正全力打造成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循环型绿色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12.
魏后凯 《绿叶》2010,(8):20-24
新能源产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适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上,应区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以民间投资为主体,但政府也应加强引导,规范民间投资行为,杜绝恶性圈地、盲目扩张,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合理区域分工。在资源配置上.政府规划和市场配置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高效的市场配置为基础,以政府规划弥补市场配置的弊端.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清洁能源有望成世界第三大产业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表示,清洁能源技术产业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6万亿欧元,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电子业的世界第三大产业。清洁技术包括风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新疆环保产业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张莉 《新疆环境保护》1996,18(3):48-52,55
加快发展新疆环保产业的对策初探张健,张莉(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乌鲁木齐830011)1前言环境保护产业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产业,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指出:“要重视环...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1):54-58
为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12月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发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和产业趋势,以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为基础,积极整合可利用土地资源,按照高起点规划、集约化建设、循环式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积极打造新经济增长点。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位于河南省北部、晋冀鲁豫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地带,是经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0,(10):4-4
我国发布中长期林地保护规划 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已由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纲要”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3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2.5光;森林保有量达到22300万公顷以上,比2005年增加42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3,13(2):42-45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七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年10月28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  相似文献   

19.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科学划分土地利用区,有效落实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在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土地利用分区的任务与原则,探索建立了由产业功能区与土地用途区构成的两级分区类型体系,提出了公众参与为主、GIS技术为辅的分区方法.两级分区类型体系有利于实现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的一体化.同时,在土地利用分区中贯穿公众参与式方法,有利于构建村内民主管理和业主参与土地利用管理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