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差距时空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口经济增长弹性、重心、地理集中度和不一致指数等方法,在研究2000~2015年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基础上,从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发展环境与政策演变影响下,区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二者重心距离的缩小表征了总体发展差距的缩小。城市对比发现,区域经济集中度呈现"Z"字形格局而人口集中度南北差异显著;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2000~2015年演变表现为发达城市的增加和欠发达城市的下降;这些都表征了区域发展的显著差异和向均衡状态的演变趋势。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呈现市场力量的趋强和政府影响的弱化;普通面板回归高估了多数影响因素的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区域发展向均衡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学方法,对2013年中国78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和分布均衡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在全国各省区、不同区域都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聚集-随机分布特点;基于空间聚类分析显示其存在7处主要聚集的点群,分别为:东北长白山地区、京津冀地区、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关中地区、川渝地区、湘赣交界地区。从空间分布均衡性来看,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为19.30,表现一定的聚集分布特征;此外,从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分布均衡度等指标也表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分布均衡度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5年甘肃省各个市县的人口、经济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分析甘肃省人口与经济耦合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极度失调转变为2015年的轻度失调,人口与经济系统有朝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呈"西北低东南高"布局,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特点;15年间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属于低度耦合和拮抗型耦合,无协调型区县出现,但耦合度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相互作用不断增强。本文认为甘肃省各个产业未能发挥出其比较优势,产业人口容量较低,人口与经济仍处于低度协调水平,应积极加快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4.
忽视了地理位置因素的传统统计分析方法无法真正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变过程,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效地避免了方差不稳定性,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借助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9~2008年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差异、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路径以及局部空间差异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发展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和空间关联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呈现出波动性增大趋势;经济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路径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传统长江三角洲地区始终作为高值集聚中心,安徽始终作为低值集聚中心,南昌始终作为高值孤立点,泰州始终作为低值孤立点;从局部来看,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表现为传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值指向性与新扩容省份的低值指向性  相似文献   

5.
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研究是科学制定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的基础。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主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基本农田分布、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及城镇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和有效潜力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吉林省中部地区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规模为14 913.32 km~2,丰富程度由北向南呈降低趋势,主要受行政区规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2)极限潜力利用优势度指数为0.467 8,偏北区域利用优势度整体高于偏南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和城镇密集程度密切相关;(3)有效潜力规模为2 214.91 km~2,丰富程度为中间区域高,西北和西南区域低,东部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联系紧密;(4)人均有效潜力规模为106.65 m~2/人,丰富程度整体为中间区域高,西部边缘区域低,北部、东部及南部3个地区的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除受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的影响外,与人口分布特征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形成过程中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状况高度相关,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和对区域内或区域问地区差距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人口流动对分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考察中.我们还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趋势明显,在1978-1987年期间,我国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增强了全国整体差距、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但却缩小了中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趋势;而在1996-2003年期间,我国的跨区域人口流动加剧了全国整体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扩大的事实,但却有效地减缓了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未来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北京市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1995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县域尺度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北京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各区县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中心四城区老龄人口比重较高,近郊区老龄人口比重较全市平均水平低,远郊区老年人口比重又有所回升;同时,北京地区老年人口各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中心老城区呈现不断增强的集聚趋势,而远郊区的老年人口扩散效应明显大于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是土地变化科学在时空过程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了解区域土地资源状况,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统计数据,利用锡尔指数从较宏观的地理空间统计角度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地理空间划区和锡尔指数进行分解,不仅从整体上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而且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研究不同划区之间和划区内部的土地利用时空分布差异。分析表明,土地利用分布锡尔指数对研究粒度存在敏感性。研究结果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揭示了常州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区域碳排放转移的空间转移特征,明确其经济溢出效应是引导区域碳排放合理转移的基础。以中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分别测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总量及碳排放转出总量;通过构建基于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综合运用Moran’s I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碳排放转移总量均较大,其中碳排放转入总量大于碳排放转出总量,东部及中部较发达地区均具有正的净转移特征;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和碳排放转出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7和0.14,表明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空间集群特征;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在局部空间主要表现为L-L模式和H-H模式。其中东部及中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表现为H-H模式,西部地区及中部欠发达地区表现为L-L模式,而中部地区则表现为L-H模式或H-L模式为主;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经济溢出类型主要有五种具有区域特征的溢出模式,其中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所产生的经济溢出效应要强于碳排放转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分析了其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形态转向宏观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重要构成正成为我国经济中低增速“新常态”下城市与区域重构竞合格局、提升位序-规模、参与新国际分工的重要“利器”。以浙江65个县域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测度-时空辨识-因素剖析”逻辑脉络,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2003~2015年其演变特征、空间效应与影响机理,以期为浙江“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布局与发展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时空格局表现为低水平均质空间向市辖区首位型城市特别是杭州、宁波等“多中心”的非均衡空间极化演进;其次,体系结构符合Zipf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内部六大行业空间集聚呈现以信息服务业为龙头的“三大梯度”层级分异形态;再则,全局空间存在自相关性但溢出效应微弱且渗透不均衡;最后,其地理过程、格局实践表征被验证为是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丰裕度、市场发育成熟度等多重因子非线性共轭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时空演变;浙江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系统间的动态协调,是该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别构建经济“规模-结构-效率”以及环境“压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采用熵值法、GIS、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等方法系统考察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动态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并对协调发展的问题区域进行分类和识别。结果表明:(1)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水平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验证了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主支撑带的合理性。同时,经济水平“东高西低”的格局稳固且路径依赖特性明显。(2)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水平及其提升速率仍相对较低,验证了长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环境水平在空间分布上未呈现明显的规律而是具有“随机”性特征。(3)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呈稳步上升态势,协调发展指数由0.446 8上升至0.602 3,由濒临失调阶段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整体格局。(4)基于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3类数据间的组合情况,将协调发展问题区域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并进行识别,发现各研究年份均有超过30个问题区域,并且与经济滞后相关的问题区域数量占据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12.
选择"十一五"末期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上述三大经济区所涵盖的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采取Onestep-System-GMM方法对动态面板趋同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三大经济区在2000-2009年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质,并计算出大致趋同速度。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条件趋同特征,趋同速度大约为-3.3%-2.0%,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缓慢的趋异。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且西部地区投资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初始经济状态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当期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促进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化推进的关键,而在保持物质资本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教育及人力投资的比重则可以有效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和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对于引导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超效率DEA模型、重心模型、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研究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105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其地理重心总体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均出现“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泰尔指数表明地区差异显著,且东、中、西部地区出现“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特点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的决定力最高;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主导因素呈现出由区域自身条件及内在动力向外部要素转变的特征。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形成机理;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要素"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ESDA空间统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994~2017年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经济发展阶段判读,运用全局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异从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变,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转型"4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建设发展、区域大开发、趋同竞争、产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呈现"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热点区,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和次核心冷点区。经济发展经历集聚效应和涓滴效应交替,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而趋于均衡,符合"不平衡增长理论"规律。(3)地理加权结果表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的正向内在动力,发展成本和地形条件是制约因素。产业结构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教育是重要推动力,地形条件是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和不同驱动要素的异质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风险评价,在明确环境风险评价的涵义及内容基础上,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特点,依据环境风险理论,提出了城市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展现环境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集聚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风险源危险性和受体敏感性的分布存在空间集聚,受体恢复性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长三角为城市环境风险热点区域,冷点主要分布在重庆、湖南一带。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需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强化区域环境协作、建立和完善专项的环境风险动态评价平台和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空间统计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各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2000~2014年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空总体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呈现出由渐进式集聚向缓慢扩散的发展趋势。(2)从空间聚类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地区。(3)从空间分布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集聚态势增强,但在地理空间的差异上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且不同集聚区在不同空间范围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扩展与收缩态势。(4)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及创新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印发,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产业转移及区域合作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以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28个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为研究数据,应用动态集聚指数、偏离份额模型(SSM)、静态集聚指数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转移及区域合作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纺织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空间转移特征,其转移路径主要由上海、浙江向中、上游地区的贵州、湖南等地多对多的扩散式和跳跃式转移为主,转移类型主要以下游地区的"优势转移型"、"淘汰型"与中、上游地区的"优势集聚型"为主;(2)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在交通运输、化学制造等行业发展较为薄弱,缺乏中心合作地区,需要下游地区提供更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3)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为产业转移与技术授让的供体,应构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为制造业转移中心,以具有产业比较优势的中、上游地区为区域性中心,加大向中、上游地区制造业转移与合作力度,同时带动其他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多中心分工协作格局。研究有助于完善制造业转移及区域合作相关理论,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造业对接合作及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局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并运用 Moran’s I 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2)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用水效率不仅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还会受到非邻接地区的影响;除了地理因素之外,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相近也有利于地区间农业用水主体相互学习高效率的用水模式,从而引发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整体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的比例高,会使得农业用水效率显著降低;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都会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外资、外贸、外经三方面入手,测度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探讨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区域差距在缩小。(2)低水平区和较低水平区范围缩小但始终占据绝对优势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较高水平区、高水平区数量较少且分散,外向型经济逐渐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3)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 HH区数量大幅提高,LL区波动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外向型经济发展热点区主要集聚分布在东南部,冷点区分布在西南—东北一带。(4)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城镇化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最近一级海港或内河港口的距离、第三产业比重、口岸数量占全省比重、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与最近中心城市的距离、人均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