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半夏泡制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H3-N、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00~2200mg/L、60~80mg/L、500~800mg/L时,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NH3-N和SS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7%、96.3%和95%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限值。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以污水厂长序列运行数据为基础,反推脱氮实际影响因素,开展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2019年4月前后TN出水平均浓度降低58%;受季节和污水厂升级改造影响,温度由15℃升高至25℃,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由4300 mg/L增至8000 mg/L,活性污泥成分增加,脱氮效果提升;BOD 5/TN和pH值等变化相对稳定,温度、MLSS是影响该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因素;当反应温度为(25±5)℃,pH值为7.5±0.2,MLSS为4800 mg/L时,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硝酸盐氮去除率达91%。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次采集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水样,采用HPLC-MS技术对水样中的10种PPCP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水口水样中PPCPs浓度为7122.92ng/L,其中咖啡因的检出浓度最高(4490.54ng/L),污水处理厂对咖啡因的去除率大于90%(浓度为78.01ng/L).与文献报道值比较发现,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样中PPCPs的浓度与其他国家报道的浓度基本上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污水中PPCPs的去除率都普遍低于国际水平.因此,需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水样中PPCPs的监测,完善污水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在水质BOD5测定中 ,稀释倍数的选择是保证获得准确数据的重要步骤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 4版 )》介绍了地表水可从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与一定系数的乘积求得稀释倍数。例如高锰酸盐指数为 5mg/L~ 1 0mg/L ,则系数为 0 2、0 3。但这一系数对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出水来说 ,并不适用。根据工作实践 ,高锰酸盐指数在 5mg/L~1 0mg/L之间时 ,系数应选择 0 4~ 0 8之间 ,方可获得最佳稀释倍数。实验结果见表 1。表 1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分析结果处理系统 A组出水1994-0 3 -2 3 1994-0 4-13 1994-0 5 -2 5B组出水2 0 0 0 -0 7-19C组…  相似文献   

5.
在对“厌氧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生物生态耦合技术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物与生态处理单元各自的主要去除对象和效率,为生物生态技术的合理耦合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TP质量浓度波动范围为51.20~211.12,28.29~122.12,1.26~5.97mg/L时,出水平均质量浓度为15.80,5.51,0.34mg/L,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中COD、TN、TP的78%,85%,50%的去除是在生物处理单元完成的,而TP的达标排放还必需生态处理单元的参与。整个处理技术处理效果良好,运行费用低,适合在条件允许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使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广西3个污水处理厂(P1、P2、P3)中17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结果显示,共检测出10种PFASs,检出率为33.3%~100%。进、出水中PFASs质量浓度分别为32.0~86.4和23.0~39.6 ng/L。全氟丁烷磺酸(PFBA)、全氟戊酸(PFPeA)和全氟辛酸(PFOA)是进、出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对PFASs的去除率为49.0%;改良型序批反应器(MSBR)工艺对PFASs的去除率为72.2%,氧化沟工艺对PFASs的去除率为25.0%。P1和P3进水中的PFASs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P2进水中的PFASs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P1出水中的全氟十二烷酸(PFDoDA)对纳污河流的鱼类和水蚤构成高生态风险,对藻类构成中等生态风险,P2和P3出水对纳污河流构成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混凝-CASS法处理开心果加工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中混凝剂PAC的处理效果优于PFS,其最佳pH范围为7~10,最佳投药量为175mg/L。以PAC为混凝剂处理后的废水采用CASS法进行生化处理,在曝气12h的条件下,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为94.4%和96.1%,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氮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在全国南方、北方分别选取3个省共11个城市122家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8—10月进行了专项监测。结果表明:75?4%的污水处理厂氨氮出水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2%,但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5?5%,污水处理厂排水中仍存在较多非氨氮形态的氮污染进入环境。氨氮排放达标的污水处理厂中,有约20%的总氮排放未达标。65?5%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10%,而84?4%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50%。总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氨氮浓度,是废水排放重要的工艺之一。金鱼藻是常见的水生植物,对水质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本实验通过模拟氨氮污染的培养环境,研究不同氮浓度对金鱼藻去除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不高于10 mg/L时,处理7 d后水体中氨氮的去除率接近90%;在氨氮浓度分别为20 mg/L和50 mg/L时,经过35 d的处理,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和66%,金鱼藻吸收富集的氮含量随着培养水体中氮浓度升高而增加,且不同部位间吸附含量在高浓度情况下差异较为明显。使用金鱼藻对实际工业废水进行氨氮去除处理,去除率达到73%。将植物吸附污染物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具有一定的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对广西九洲江地区的6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QNs)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工艺对QNs的去除情况,并对检出的QNs进行冗余分析,探究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诺氟沙星(NFX)检出浓度最高,其次是环丙沙星(CPX)、氧氟沙星(OFX)和恩诺沙星(EFX),QNs在进水和出水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2.1~1 374.9 ng/L和44.4~147.1 ng/L;污水中QNs的总去除率为66.6%~92.5%;Na+、K+和总有机碳(TOC)与多数QNs呈正相关关系,Ca2+、Mg2+、pH值与多数QNs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讨论盐析效应、顶空的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水样的p H值、色谱条件等对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吡啶准确度的影响。优化上述条件后,方法在0 mg/L~3.9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可达0.016 mg/L,测定下限为0.064 mg/L。用该方法对地表水和生活污水做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1.7%~5.7%,回收率为93.9%~113%。  相似文献   

12.
浓缩果汁中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菁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2):117-119
应用柱层析净化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采取恒温模式和不分流进样方式,在μ-ECD检测器上测定浓缩果汁样品中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的残留组份。测定结果表明:2种农药分离效果较好,其线性范围较宽(0.1-10mg/L,可达ppm级),在规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最低检测限氰戊菊酯为0.560μg/L,溴氰菊酯为0.7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5.78%-8.62%),其加标回收率在89.2%-103.6%之间。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浓缩果汁样品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松香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内电解-生物法-混凝沉淀法处理松香废水。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反应时间为10h、生物法停留时间为24h、混凝沉淀法选用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最佳投药量为200mg/L时,出水COD〈7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废水经过内电解处理后可生化性明显提高,对其机理进行研究发现,除特别难处理的高分子物质外,其他物质均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在稀硫酸介质中,应用NO2^-对溴酸钾-酸性铬蓝K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NO2^-的方法。方法检测限为0.0028mg/L,相对标准差(n=6)小于2.6%,加标回收率在91%-105%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试验探究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同时对催化剂稳定性作评价。结果表明,当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盐酸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pH值为4.47,暗反应30 min,紫外光照120 min时,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1.7%。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复合光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以内时去除率可保持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目标物,利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该药物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被检出,质量浓度为0.9~238μg/L,表明生活污水为污水处理厂该药物活性成分的来源,出水中质量浓度为ND~8.3μg/L,去除率较高,其中生物降解是主要的降解机制。在泮河中的质量浓度为ND~3.59μg/L,与国内外其他地表水体相比,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且污水厂排水口下游水体中目标物浓度高于上游,反映出污水处理厂排放可能是其受纳水体中PPCPs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线蒸馏-无人值守连续流动分析法对污水中氨氮进行检测,方法在0.0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4 mg/L,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4.15%,加标回收率为93.0%~108%,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污水中氨氮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介质中,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三酚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在显色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在0.010 mg/L~0.70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L,铝合金和水样测定的RSD为0.3%~1.7%,加标回收率为96.3%~104%。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甲基橙(MO)在水体中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的褪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优化了试验条件,讨论了干扰物质的影响。MO与CTAB在10%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形成淡黄色离子缔合物,以MO的最大吸收波长470 nm为测定波长,CTAB质量浓度在0 mg/L~13.1 mg/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为17.48 L/(g.cm),方法检出限为0.364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为2.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8%~107%。  相似文献   

20.
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污水和地表水中F-、Cl-、NO2-、Br-、NO3-、PO43-、SO42-等7种无机阴离子,对清洁水样过滤后直接测定,浑浊样品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测定。F-在0.100 mg/L~1.20 mg/L范围内、其余6种阴离子在1.00 mg/L~1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31 mg/L~0.47 mg/L,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0.9%~1.8%,加标回收率为82.6%~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