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简介 李某,女,2011年2月入职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为客户办理车辆上牌、保险等业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0月,单位口头辞退了李某,双方遂产生纠纷。2013年3月,李某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两倍的工资、赔偿金等。庭审中,单位提出因李某侵占了公司钱款,单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出具了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书》,立案案由为李某涉嫌职务侵占,立案时间是2011年11月5日。据此,单位提出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本案应该中止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科学》2011,(11):45-47
案情简介李某2011年8月申请仲裁,称2009年6月进某机械制造公司,任公司人事部人事专员,签订有2年期劳动合同,期满日为2011年6月30日。2011年6月21日,公司向李某发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载有"本公司与您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6月30日期满,因您不符合考核要求,公司决定不再与您续订劳动合同,请尽快办理工作交接,公司将依法支付您2个月经济补偿金"。6月30日,李某办理工作交接后离开公司,但公司一直未支付,故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李某自2003年即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先后共签订了四次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的劳动合同签订于2010年2月,期限为2010年2月1日至2012年4月1日。该合同第二条约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为:"聘李某为客服(A市)部门技术职务,因生产经营需要及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公司可调动其工作岗位,其应予服从。"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李某系某公司职工,2008年2月入职,签有5年期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未为李某办理缴纳社会保险,经多次提出缴纳社会保险未果后,李某遂于2009年10月自行从公司离职。离职后公司将李某记为旷工,并多次电话、信件催促其回单位上班,李某均拒绝。2009年11月,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5.
李某是1994年被某厂招用的女职工,并与该厂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1998年7月31日。1997年7月份李某怀孕,身体反应强烈,请假在家保胎,后流产,又于1998年7月再次怀孕,继续请假保胎。1998年7月厂方通知李某下岗,并于8月1日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据此,李某认为厂方在其怀孕期间终止劳动合同,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多次找厂方,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厂方没有同意,李某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仲裁委受理后,依法进行了调解,调解后厂方同意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延续到1999年12月…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与某机床厂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炊事员工作,期限5年。2011年5月,某机床厂书面调李某至热工车间从事清砂工作,并要求于同月25日报到。李某不予同意,双方经协商未果,同年8月,该机床厂以李某拒不服从工作岗位调动安排,经多次书面警告后仍不到新岗位上班为由,作出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李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又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7.
案情概要 李某是湖南省某县村民,1996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加入了南下广东打工的行列。李某先是加入了一家电子公司,后因电子公司倒闭被迫离开。1999年9月8日,李某经熟人介绍加入了一家生产照明产品的乃强照明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公司效益不错,李某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工作特别卖力。领导也对李某特别器重,把他从普通工人提拔到车间主管的位置。李某责任心非常强,  相似文献   

8.
案例:2004年8月的北京,连日高温。某路公交车司机李某日前上班时突感不适。他在跑完一圈车后向车队请假,当晚在家中死亡,后经诊断:李某死于冠心病。李某的家属认为李某虽死于冠心病,但死亡原因与工作时炎热有关,是由于中暑引发疾病死亡,要求公交车队给予工伤待遇。车队领导认为,李某在感到身体不适后未到医院检查,未同意家属的请求。请问,李某这种情况能否按工伤处理?为什么?公交车队应如何处理此事?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 李某今年62岁,自2004年起就在某公司任门卫,公司未给李某缴纳各项社会保险。2011年5月17日,李某在工作时被人打伤,李某与公司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后李某到当地的人社部门请求认定工伤。就此,有观点认为,李某的年龄已超出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其与公司间已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只存在劳务关系,因此,不应认定工伤。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10,(10):58-59
李某2005年1月到某不锈钢厂上班,双方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2009年7月,李某在工作中受伤,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又经鉴定为伤残程度九级。2010年2月,李某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一事故发生后补缴工伤保险2014年10月8日,在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李某,被吊车滑下的重物砸成重伤。工地老板没有给李某上工伤保险,出事后的第3天(10月11日)慌忙去给李某补缴了工伤保险费。2015年1月9日,李某被认定为7级伤残。定残后,李某要求回乡,用人单位(工地)同意和李某解除事实劳动关系。李某因工伤发生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某挖掘机公司职工 被诉人:某挖掘机公司 申诉人李某于1968年3月参军,1971年转业安置到某市矿山机械厂.1996年5月某市矿山机械厂与外方合资成立合资企业某挖掘机公司,李某随后进入该合资企业工作,某市矿山机械厂未支付李某经济补偿金.后中方撤资由外方独资.合资后,李某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在某市矿山机械厂的工作年限视同新企业的连续工作年限,并享受企业规定的与工作年限有关的各种待遇.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05年4月30日到期.  相似文献   

13.
李某,在某有限公司任车间主任兼机修,白天跟班晚上睡在车间楼上,随叫随到。2003年12月某日晚10时左右,李某在本单位工作场所修理属于张某(与李某系同村人且同学关系,同时也是本单位总经理的表弟)所有的硫化机时因电热管爆炸受伤。伤后李某经他人调解与张某达成赔偿协议,由张某一次性赔偿给李某事故补偿费5万元。2004年4月,李某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后查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科学》2007,(12):46-49
李某于2003年10月到某影视公司应聘,公司经面试考核后录用了李某,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某影视公司聘用李某担任某栏目主编。试用期为两个月,月薪1万元。双方未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满后,双方未签订新的合同。在李某到该公司工作满4个月时,公司以李某违反劳动纪律和不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口头通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此后李某即未到该公司工作。李某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劳动仲裁。2004年6月18日仲裁委裁决某影视公司给付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仲裁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均不服,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李某系甲集团公司职工。2005年,甲集团公司安排李某到其下属企业乙机械公司(法人单位)工作,李某的劳动关系仍保留在甲集团公司。2008年1月,乙机械公司被法院宣布破产,因甲集团未为李某安排新的工作岗位,李某一直未上班。两个月后的5月22日,甲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对李某等20名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处理决定》(下称《处理决定》),理由是李某自“2008年1月起旷工至今,连续旷工55天”。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9,(5):64-64
问:李某与某纺织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4年5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合同期满后终止,公司未提出续订。李某要求纺织公司支付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但公司认为合同自行终止,不应支付李某经济补偿金。请问公司是否应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应该,应支付几个月?  相似文献   

17.
正李某系某矿山设备制造公司技术安装工。2016年12月22日,他受单位指派,与同事关某前往外地一客户单位安装设备。因设备型号不符,二人入住当地一家宾馆,等单位送来零件后再安装。第二天早6时,关某发现李某突然出现呼吸异常,便拨打120急救,将李某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后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医院抢救病历记载为:"死因不明。"后经宾馆报案,当地公安分局调查后出具证明,李某死亡原因排除暴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 李某系上海某服装有限公司剪裁工。2010年1月20日中午,李某骑自行车驮同事王某自单位外出至1公里外的稻花香餐厅就餐,就餐后李某在返回单位途中被一辆货车撞倒,致其右桡骨骨折,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认定李某对该交通事故无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8日早,某工厂电镀工李某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后开始工作,8:30,李某和同事王某开始配制电镀液。9:30,李某感觉到左手拇指开始疼痛,当即用清水冲洗约5min,但疼痛未缓解,后经职业病防治院确诊为氢氟酸灼伤。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后,该厂安全管理部门就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科学》2011,(10):58-58
问:2008年5月8日李某至某建筑公司工作从事瓦工工作,双方签订有2008年5月8日至2010年5月8日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5月18日,某建筑公司进行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李某考试成绩在建筑公司.排名倒数第一,公司认为李某不能胜任工作,便通知李某至人力资源部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李某不同意。请问:某建筑公司是否可以因李某考试成绩排在末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