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DPSIRM模型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SV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利用交叉验证法对SVR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该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9~2018年的水环境承载力演变趋势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等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群承载等级由II级(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中游城市群承载等级由II级(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下游长三角区域承载等级由I级(重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将评价结果与熵权-TOPSIS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相同率达到91.7%,说明SVR模型评价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可行,评价结果可靠.以下游区域为例,分别对其6个子系统的承载力进行剖析,并运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对各子系统内的评价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便于决策者识别指标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6年-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沭河水质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该模型计算方法简便且能比较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和水质变化规律,评价结果更为可靠,是水质综合评价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2)沭河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一年中I级水的天数为50%、Ⅱ级水的天数为8.3%、Ⅲ级水的天数为41.7%,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评价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噪声污染调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监测,对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校园11个监测点中有8个监测点声环境符合国家I类标准,2#、4#、10#监测点昼、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噪声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和建筑工地的施工噪声。同时,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师生对校园声环境的意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监测,对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校园11个监测点中有8个监测点声环境符合国家I类标准,2#、4#、10#监测点昼、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噪声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和建筑工地的施工噪声。同时,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师生对校园声环境的意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布设了14个监测断面,对各监测断面BOD5、CODMn、氨氮、总磷及溶解氧等水质因子进行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质监测,运用单项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单项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水质为Ⅳ类,BOD5、CODMn为主要污染因子;平水期为Ⅴ类,BOD5为首要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Ⅳ类,首要污染物为BOD5、CODMn。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仅有F、I、L三个监测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水标准,且均隶属于Ⅳ类;平水期出现I、L两个隶属于Ⅳ类水的监测断面和一个隶属于Ⅴ类水的监测断面J;丰水期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对比两种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于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可为有效调控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消除水资源超载区提供依据。从水资源承载力新内涵出发,构建“量—质—域—流”的四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评价等级标准。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指标间存在耦合关系等特点,采用可考虑指标间耦合关系的EFAST算法计算权重,结合可处理评价不确定性问题的联系熵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黄河流域为例,计算得权重与熵权法进行比较,对2015年流域61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FAST算法计算权重比熵权法更合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Ⅰ级(极高)、Ⅱ级(较高)、Ⅲ级(中等)、Ⅳ级(较低)和Ⅴ级(极低)的地市数量占评价总地市数的比例分别为0、4.9%、18.1%、63.9%和13.1%,其中Ⅳ级和Ⅴ级分布在除青海省外的其他省区的地市。  相似文献   

7.
在用机动车监测与维修制度(I/M计划)是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最主要措施。借鉴美国I/M计划取得的经验,提出上海市在用车I/M 计划管理体系,建立上海市I/M 计划管理中心和监测 中心。  相似文献   

8.
县(区)级环境监测站要从制度、法律、法规上予以保障,理顺监测机制,稳定监测人员队伍,打造监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监测能力和定位好环境监测的职能。打破传统建站模式,建立区域监测站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环境监测的需要,县(区)级环境监测站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海域分等定级为海域估价、征收海域使用金和制定海域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0.01°×0.01°栅格为评价单元,通过对海域自然环境条件、海水理化性质、海水营养盐含量、生物资源丰度、区位条件以及海水污染物和政策等限制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对江苏省海域养殖增殖用海进行了评估,评价结果等间距划分为7 个等级。如果不考虑限制因素,较低级别海域(1-3 级)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0.72%,较高级别(4-7 级)占69.28%。如果考虑污染因素,4 638 km2的海域不适合用于养殖;经过调整后较低级别的海域(1-3 级)占整个研究区域的27.79%,较高级别(4-7 级)占56.71%,等外级占15.50%。如仅针对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养殖增殖用海(5 655 km2)海域定级,68.70%分布在4-7 级,另外有24.88%的养殖增殖用海位于污染物超标区域(等外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针对传统的环境评价指数公式不具有普适、规范和通用的局限,提出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任意指标的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该变换要求变换后的任意指标的各分级标准规范值都能被限定在各自的较小区间内,从而用规范值表示的任意指标皆"等效"于同一个规范指标;再分别用不同限定区间内生成的随机数模拟任意指标的不同分级标准的规范值,不同区间内生成的所有随机数组成不同分级标准的全部训练(学习)样本,借助免疫进化算法优化不同评价指数公式中的参数,得到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评价的9个(广义)普适指数公式,并论证了公式的可靠性.分别将9个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北京市朝阳区19个监测井的9项指标的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以及用于郑州、西安、上海三市2000年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9个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同一监测井水质的评价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也与传统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用于郑州、西安、上海三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结果分别是3级、3级、2级,比传统评价法更符合实际情况.9个普适指数公式使广义环境系统的评价变得简洁、规范、统一和通用;基于指标规范变换的评价指数公式的建模思想和方法对建立广义环境系统的普适智能评价模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鄱阳湖各重要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鄱阳湖10个重要断面的水质特点,确定了5个指标(DO,CODMn,NH3-N,N,P)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结果发现,鄱阳湖10个断面中,6个断面水质达Ⅱ级以上,2个为Ⅳ级,2个为V级。鄱阳湖的水质总体上还比较好,但不能过于乐观,值得警惕。通过鄱阳湖水质评价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考虑到了水质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和污染因素的权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水质现状,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是1种较为科学而有效的水质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石油安全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科学评价我国石油安全的程度,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等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储采比、储量替代率、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等6个个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石油安全度,用其对我国石油安全形势进行定量评价。将石油安全度的安全警戒划分为五级:I级1~0.8,基本安全;II级0.8~0.6,弱安全;III级0.6~0.4,不安全;Ⅳ级0.4~0.2,很不安全;V级0.2以下,严重不安全。1993-2004年,我国石油安全度为0.54~0.75,处于弱安全到不安全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土地生态安全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明水县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各乡镇为评价单元,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指数测算方法,计算研究区各评价单元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将评价结果表达在空间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12个乡镇中,I级生态安全单元2个,II级生态安全单元6个,III级生态安全单元4个。导致安全评价等级差异的影响因子各乡镇不一,其中经济密度、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等因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该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丽娜  杨光  闫文义 《环境工程》2018,36(6):155-158
土地生态安全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明水县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各乡镇为评价单元,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指数测算方法,计算研究区各评价单元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将评价结果表达在空间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12个乡镇中,I级生态安全单元2个,II级生态安全单元6个,III级生态安全单元4个。导致安全评价等级差异的影响因子各乡镇不一,其中经济密度、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等因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该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文基于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壤构型、交通便捷情况、地块立地条件和地块理化条件4个方面构建了丘陵山区耕地耕作层覆土需求优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特尔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光泽县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 I级优先区面积占5.2%,该区54%的面积是质量较差的规划开发补充耕地,其余是质量较差而基础条件较好的现有低产水田,对其实施覆土工程成本较低、综合效益较高,属于优先覆土区;2 II级优先区占49.1%,该区耕作层覆土效益仅次于I级区,属于备选覆土区;3 III级和IV级区占45.7%,暂可不安排覆土工程。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光泽县的实际情况,将为该区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以及耕地保护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艳华  何佳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8):1414-1424
论文基于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壤构型、交通便捷情况、地块立地条件和地块理化条件4个方面构建了丘陵山区耕地耕作层覆土需求优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特尔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光泽县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 I级优先区面积占5.2%,该区54%的面积是质量较差的规划开发补充耕地,其余是质量较差而基础条件较好的现有低产水田,对其实施覆土工程成本较低、综合效益较高,属于优先覆土区;② II级优先区占49.1%,该区耕作层覆土效益仅次于I级区,属于备选覆土区;③ III级和IV级区占45.7%,暂可不安排覆土工程。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光泽县的实际情况,将为该区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以及耕地保护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污染流动"源头-转化-汇入"过程,综合衡量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排放对成都市主要河流的环境影响,提出"驱动力D (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承载源C (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排放)-承载状态S (污染程度)-管理M (治理污染投资)"4个子系统的DCSM模型,构建包含3层结构26个指标的成都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得到各指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建立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最佳投影方向确定成都市主要河流2014—2018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特征值,并得到相应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程度最大的3项指标依次为:工业源COD排放强度、国考断面地表水TP平均浓度、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权重分析,表明承载状态子系统和承载源子系统对综合评价结果所起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管理子系统,驱动力子系统作用最小;通过评价等级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成都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逐渐增加,评价等级从Ⅲ级(一般,2014—2016年)转变为Ⅱ级(较强,2017—2018年),说明5年来成都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逐步增加.研究表明了基于DCSM模型的成都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城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乌拉特前旗全旗6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按照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采用单因子评价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振动影响评价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楚梅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26-127
对昆明市学府路南侧楼房室内振动级VLz10进行监测,振级VLz 10与道路车流量的相关系数为0.98,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国家标准值评价,在所监测道路南侧楼房室内振级超标值为0.8~6.3dB.  相似文献   

20.
选取马鞍山市范围内在行政区域、作物种类和土壤质量上有明显不同的3个基本农田区作为监测评价对象,监测项目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共15项.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3块基本农田所测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全部达标;按污染指数综合平均值评价,3块基本农田均为清洁(安全)等级.最后分析了污染成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