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固废处置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固废来源广泛、种类复杂、成分多变,可对处置城市固废的设备稳定运行造成影响。通过综述锅炉与工业窑炉处置城市固废现状、运行过程腐蚀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概括了目前针对性防腐措施,介绍了S、Cl、碱金属元素对锅炉与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工艺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为城市固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泥行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之一。为了揭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节能减排的效果,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分别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生活垃圾、一般固废的碳排放与常规水泥生产进行对比,并对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和煤炭消耗组成的煅烧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占52.37%~62.84%。各工艺类型水泥生产排放的CO2量顺序为常规水泥生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一般固废>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分别为883.65,772.67,656.30,609.79 kg/t,说明协同处置废弃物在减少CO2排放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政策管控、能源结构调整、原(燃)料替代及提高能效技术、余热发电技术和CCUS技术也是实现水泥行业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措施和手段。该成果可为水泥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体废物兼具“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以及污染“源”和“汇”双重属性,其妥善治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不同类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黄河流域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偏重、固废增量存量压力大,无害化处置存在短板弱项,底数不清、环境风险较大,流域上下游、固废水气以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协同治理不足.根据流域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行业产业特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建议以“无废流域”建设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补齐利用处置能力短板,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进固体废物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4.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星宇  张芸  戚昱  蒋慧  张琳  曲殿利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12-4119
以废白土、废催化剂和污染土壤等工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生产过程输入、输出清单,从全球变暖潜值、资源消耗潜值、人体毒性潜值等方面,基于Gabi5.0软件进行建模与计算,对水泥窑常规生产工艺与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能单位(1 t)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常规生产工艺和协同处置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5.78×10~(-11)和5.61×10~(-11),协同处置工艺使得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降低了2.94%;水泥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全球变暖和人体毒性,其中,协同处置工艺下这两种环境影响分别降低了0.80%和1.80%,资源消耗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11.1%;从全生命周期看,水泥生产中熟料煅烧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协同处置工艺下熟料煅烧阶段的环境影响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8.0%.协同处置工艺相比常规生产工艺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无废城市”建设可以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于在城市整体层面实现碳减排十分必要,且二者在目标和路径上具有协同性,应协同推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然而,目前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存在融合度不足、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固废处理处置排放偏高以及相关碳排放理论与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的关系和协同推进的问题,估算“无废城市”建设产生的碳减排效益和潜力,识别“无废城市”建设中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发展目标以及政策建议,为切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农田废水、畜禽粪便、农田固废的面源污染及其使得农业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云南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走有机农业道路,通过建立动物养殖-有机肥生产-沼气池处理污水-有机肥/沼液沼渣回用于有机种植的一体化循环产业模式可协同削减农田废水、畜禽粪便、农田固废的面源污染,并发挥其绿色发展效用。  相似文献   

7.
环卫设施邻避效应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园区化、规模化、集中化处理已成为固废处理处置的必然选择。固废综合园区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实践,从国家到地方各层级的政策导向日趋明确,政策频出。本文梳理了我国和各地区关于固废园区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大型固废园区的建设实践,为其他城市固废处置和设施规划布局提供了借鉴并提出了固废园区的发展建议,对于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导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的外卖全产业链,通过大样本企业调研与外卖平台大数据分析,计算8个样本城市不同材质与规格的外卖餐盒、餐具、包装袋的市场使用比例,挖掘骑手配送的海量数据,收集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情况,系统评估外卖全过程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外卖包装物全产业链中生产环节(45%)与废弃处置环节(50%)为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严重程度依次为固废排放、水污染、资源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所在城市及选用包装物材质的不同,外卖行业造成的环境影响会有显著区别,全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需相互配合,多主体共同承担环境责任,采取差别化的减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固体废物(简称"固废")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市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污染源。固体废物管理应坚持"全过程"原则,即,从固废的产生源头到过程控制和后期的处置都需要考虑固废防治工作。本文以某市为例,就当前城市固废现状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有机固废资源化是我国减污降碳和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综述了我国不同来源有机固废的产量与处理现状,梳理了我国无废城市、减污降碳等有机固废相关政策文件。基于有机固废易腐败、高含水的特性,以及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提出了以无害化为目标、以资源化为手段的基本理念。总结分析了有机固废作为多介质、多组分交互的复杂体系,在生物转化、热化学转化、固液分离、产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技术难点,并提出了有机固废未来重点突破方向,旨在为我国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处置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管理工具——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系统特别是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形成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作为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介绍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完善,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减缓和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能源供需结构问题及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2005~201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1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 534.7×104t标准煤,能源供需差额为4 500×104t标准煤.根据实证分析,结合全国和广东省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大环境,认为广州市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以下要点:①立足于国家的整体能源发展规划即依靠“西电东送”、三峡的并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②停止建立或扩充目前污染较重、能耗物耗较高且布局在广州夏季上风方向上的黄埔火力发电厂;③不应该完全依靠广东的贫困山区的煤炭和小水电但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中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责任,但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形势依然严峻,交通运输行业作为重要的高污染高能耗领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交通部门在新能源的利用中存在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相关的配套政策、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也依然制约着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当前中国交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需借鉴国外发展绿色交通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着力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使用造成的污染日趋加剧。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捷与文明的同时也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和能源的最大消耗者。本文在研究了汽车污染的类型、生成机理、特点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后,指出了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即生产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在政府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对节能环保汽车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鼓风曝气系统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影响鼓风曝气系统氧利用率Eo 和动力效率Ep 的因素 ,给出了Eo 和Ep 与诸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式。在鼓风曝气系统中 ,恰当地选取曝气器的浸没深度h和所产生气泡直径db 的组合 ,既可使氧气利用率高 ,又可使动力消耗少。这一结果对于指导曝气装置的设计和降低废水处理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北地区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环境和经济、人口之间的矛盾关系,并对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陕北地区的开发规模提供了依据,最后,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0CrMnSiA钢的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的研究,推荐了一种适用于该材料的最佳快速循环球化退火工艺,不仅节能效果明显,而且工艺操作简单,质量稳定。所得结果对生产中正确选择球化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健 《环境工程》2003,21(6):24-26
废水生物处理是一个能耗密集型过程 ,其能耗费用是废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 ,所造成的经济费用以及环境影响问题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关注。本文就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运行能耗以及废水生化潜能 (BEP)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对于正确识别不同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能耗与能效 ,正确进行处理技术选择与决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处理技术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律 《环境工程》2001,19(3):27-29
结合我国当前的水污染控制现状 ,提出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技术和工艺应该具备的主要特征 ,并筛选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最后论述了推行这些处理技术和工艺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LEAP模型的厦门交通能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部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比例较大,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措施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厦门市城市交通部门为例,基于LEAP模型构建Xiamen-2008Tra交通模型,研究从基准年2008年到2030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评估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模型设定了基准情景和最佳情景,前者作为参考情景假设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抑制交通部门能源增长,后者作为最乐观情景包括私家车控制、燃料经济性调整、新能源车推广、燃料税和生物燃料推广五个节能减排子情景。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最佳情景要比基准情景节能36.08%,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0.46%、47.06%、32.07%和44.91%;在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中,私家车控制措施节能减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