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使用PS降粘剂现场采油小结刘希军,宋福元大港石油管理局采油三厂编者按:本刊在前4期中连续报导了由中国华能集团北京华能新技术开发高技术公司总经理刘东升同志利用造纸墨液研制发明的专利技术产品:“墨液树脂”和“Ps-木素基两性表面活性剂”。该项技术可使我国...  相似文献   

2.
建立溴甲酚绿(BC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最适合的pH范围为5.5-9.0,λmax=614nm,在86μgCPB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在0-80μg/10ml和0-7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9×104和3.1×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了河水和生活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对标准偏差<3.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3%。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PAN-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ACF-PAN(ACF-活性碳纤维、PAN-聚丙烯腈)和改性处理的ACF-PAN吸附SO_2,借助IR、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ACF-PAN改性处理及吸附SO_2前后表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型ACF-PAN吸附SO_2的活性中心为表面结构中的含氮官能团以及引入的金属氧化物,其吸附机理是活性氮催化或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氨基磺酸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只带有一个有活性的磺酸基,表面活性较低。本文针对一种多氨基多磺酸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制备出白色粉末状固体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适合作乳化剂,其临界胶束浓度值为34.35 mmol/L。  相似文献   

5.
浊点萃取在环境化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马岳  黄骏雄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7):319-324,335
浊点萃取(CPE)是一种新兴的液-液、液-固萃取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相分离行为,改变实验参数如表面活性剂疏水性,平衡温度及时间、离心时间、pH值、离子强度、萃取物与表面活性剂浓度、添加剂等研究现状,综述了这一方面的原理、操作及其优化,并以PAHs等17种有机污染物为例示,详细讨论了这一方法对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以及用于环境污染的进展,最后,探讨了该技术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液膜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内相解吸剂,外相酸度,注入体石卉和油内比等因素对分离富集镉的影响,且考察其膜的溶胀程度和破乳难易。确定Span80-P204-煤油-HC1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及富集条件。分4批处理料液,富集倍数达80以上,回收率在97%以上,且选择性好。与火焰AAS法组合可测定ppb级的镉。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7.
建立溴甲酚绿(BC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适合的PH范围为5.5-9.0,λmax=614nm,在86μgCPB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碘酸钠(S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在0-80μg/10ml和0-7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9×10^4和3.1×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合成洗涤剂生产、使用大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质量改善,其用量还在成倍增长。合成洗涤剂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简称LAS),但如果只用表面活性剂去污效果并不理想,必须加入助洗剂三聚磷酸钠(分子Na5P3O10)才能有更好的洗涤效果。当含...  相似文献   

9.
液膜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内相解吸剂、外相酸度、液体石蜡和油内比等因素对分离富集镉的影响,且考察其膜的溶胀程度和破乳难易。确定了Span80-P204-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及富集条件。分4批处理料液,富集倍数达80以上.回收率在97%以上,且选择性好。与火焰AAS法组合可测定ppb级的镉。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0.
孔雀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孔雀绿(MG)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形成的缔合物革取显色体系。在pH=3.7的醋酸溶液中,MG与AS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可用苯苹取,其萃取液在622nm处有最大吸收,ε值为7.1×104~8.9×104L.mo1-1.cm-l。从而提出了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Na)和十二烷基磷酸钠(DSNa)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分析方法,DBSNa浓度在1~35μg/10ml,DSNa浓度在0.5~25μg/10ml符合比耳定律,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和斜率比法测得缔合物的组成比为l:1,用本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用来制造快餐盒的光-生物双降解聚苯乙烯(PS)发泡塑料的降解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双解PS样品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光降解。在真菌作用下发生微生物降解,光降解对微生物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真菌能够利用双解PS表面和内部的改性淀粉,双解PS片材与餐盒在重量变化率上的显著差异揭示了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冲压是餐盒微生物降解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表面活性剂治理包气带石油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应用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不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实验研究。从市售9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AEO-9和SA-202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去油浓度,1次改造清洗效率最高达94%,土柱淋洗与块状石灰岩柱淋洗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液膜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稀土总量(ΣRE)。研究了流动载体(P215)、表面活性剂(N113A)、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腊)、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HCl)等,对分离富集微量稀土的影响。确立了N113A-P215-液体石腊-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ΣRE。对微量稀土的富集倍数为75以上,回收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剩余污泥产酸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批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常温下2种(两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剩余污泥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均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剩余污泥生产有机酸的产量.在污泥发酵的第4天,0.1g·g-1(表面活性剂与污泥干重比,下同)的两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分别使剩余污泥生产有机酸的浓度达到226.4和861.4 mg·L-1(以COD计,下同),而空白试验中生成的有机酸浓度仅为3.2 mg·L-1.同时,剩余污泥的有机酸产量随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低于0.2 g·g-1时,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剩余污泥中有机酸浓度仅为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剩余污泥中有机酸浓度的50%;当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增至0.3 g·g-1时,两者的有机酸最大产量接近.此外,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对有机酸的组成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比较了研究了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萘、苊、蒽、菲、芘的增溶作用及其机理。混合表面活性剂/单一表面活性对多环芳烃协同增溶/增溶作用的大小与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浓度、组成及有机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单一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顺序为TritonX100>Brij35>TritonX305,与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呈负相关;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能产生显著的增溶作用,其协同增溶作用顺序为SDS-TritonX305>SDS-Brij35>SDS-TritonX100,协同增溶作用的大小与其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及多环芳烃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呈正相关。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值降低、溶质在胶束相/水相间分配系数Kmc的增大是产生协同增溶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对受污染环境修复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90年代后国外利用表面活性剂对受有机物污染有地下水和土壤进行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对憎水性有机物污染物增溶作用的规律,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技术的原理,以及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对污染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原地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水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污染,建立了测定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采用单宁酸沉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去除其对油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清除地下水石油污染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实验当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难以降解,存在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介绍了PFOS相关的最新环保法规,指出以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替代PFOS为大势所趋。从分子结构角度,介绍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4种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高效、稳定的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它PFOS替代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使用PS降粘剂现场采油小结大港石油管理局采油三厂刘希军,宋福元编者按:本刊总第22、23、24期中连续报导了由中国华能集团北京华能新资源开发高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刘东升同志利用造纸黑液研制发明的两项专利技术产品:“黑液树脂”和“PS——木素基两性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20.
接枝共聚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肖锦 《轻工环保》1997,(1):8-12
以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为处理对象,详细研究了接枝共聚天然高分子CGB-A在不同条件下的絮凝净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药剂CGB-A与聚合氯化铝配伍使用,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配伍使用产效果,产生的絮体沉降速度快,适用的pH值范围广,COD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