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橡胶在开垦种植、割胶、更新阶段对生物多样性、动物生存环境、水土流失、水源、气候、土壤和水质污染、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生态影响,提出了橡胶产业在发展中如何减少对生态影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庆大气酸沉降对材料腐蚀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对金属、油漆、橡胶等材料大气曝露试验表明,大气酸沉降已对材料产生广泛的危害影响:加速金属腐蚀,促进油漆、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恶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橡胶填充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原油田含油碳酸钙污泥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分子理论化学和橡胶工程理论,论证了油田含油碳酸钙污泥开发含油橡胶填充剂的理论基础。经粉体加工,将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成实验用橡胶填充剂。通过橡胶工程实验及产品测试,结果表明,与正在使用的普通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填充剂相比,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的填充剂对橡胶制品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分散性、橡胶网状分子的交联性、磨耗、回弹性等方面,较普通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的填充效果稍优。  相似文献   

4.
碱厂白泥制备橡胶填充剂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碱厂白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橡胶实验及产品性能测试,证实了用碱厂白泥制备橡胶填充剂的可行性。与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轻质碳酸钙和超细轻质碳酸钙相比较,由白泥加工成的粉体填充剂对丁苯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能够达到普通轻质碳酸钙的水平,对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能够达到超细轻质碳酸钙的水平。天然橡胶的混炼实验表明,增加白泥粉体在配方中的用量,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由于白泥粉体分散性下降,增加了橡胶混炼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营橡胶的三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边疆热区发展民营橡胶,建成胶园百万亩,17年共产胶7万余吨,收入6亿多元,绿化了荒山,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帮助胶农脱贫致富,促进了边疆的社会发展,显示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  相似文献   

6.
潘俊  孙舶洋  魏炜  张晋  谭帅晨  李瑞昉 《环境工程》2020,38(5):49-53,209
针对传统的曝气-生态浮岛技术搅动水体剧烈,破坏微生物挂膜与根际圈稳定,影响污染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等问题,构建了新型微纳米曝气-生态浮岛,在实验室通过微纳米级橡胶曝气管产生微纳米级气泡来提高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浮岛在20 d内曝气组的NH4+-N去除率为99.8%,TP去除率为93.03%,NO3--N去除率为78%,使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水经过处理后可达到Ⅲ类排放标准,水体的弱酸性也可改良至中性。实验证明,微纳米曝气-生态浮岛联合技术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升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且对水体的搅动程度小,有助于提高生物填料挂膜的稳定性,氮、磷去除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生态浮岛。该成果可为微纳米曝气-生态浮岛联合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泊生态安全及其评估方法框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我国湖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同时考虑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阐述了对湖泊生态系统及湖泊生态安全的深层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 该方法框架包括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评估、湖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和湖泊生态灾变评估,以及在这4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既可作为对湖泊生态安全进行整体综合评估的方法,又反映了湖泊水生态健康、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湖泊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湖泊生态灾变4个过程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关系,识别影响湖泊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 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启示我国湖泊管理应由水质管理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其实质是解决好“人湖”关系,实现“人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飞行过载状态下的橡胶减振器动态性能。方法通过对试验件施加不同大小力来模拟过载情况,测量试验件减振前后的加速度响应。结果对加速度响应进行分析,发现橡胶减振器主减振方向上的减振效率随飞行过载增大而减小,减振器的刚度反而增大。在正交于主减振方向上,其减振器减振效率和刚度,基本不随飞行过载环境而变化。结论飞行过载影响橡胶减振器在过载方向上的动态性能,因此在橡胶减振器选型时,应考虑到飞行过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氟醚橡胶FM-2D在空气与飞马Ⅱ号润滑油中的热老化行为与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开展氟醚橡胶高温贮存试验,在热氧、热油的介质环境下,研究氟醚橡胶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试验后对样品的拉伸性能、压缩性能以及硬度进行检测,并且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电子能谱对试验后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热老化试验,发现氟醚橡胶在200℃以下能够长期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试验温度在200℃以上,氟醚橡胶的力学性能出现明显退化趋势,并且在热空气与热油中的老化趋势不同。在220℃的热空气老化31 d后,氟醚橡胶的拉伸强度下降27.0%,断裂伸长率增大89.8%,压缩应力松弛率为34.6%,硬度下降8.7%。在220℃的热油老化31 d后,氟醚橡胶的拉伸强度下降85.9%,断裂伸长率下降83.9%,压缩应力松弛率为-17.5%,硬度上升4.2%。结论 在热空气老化过程中,橡胶分子链受热氧影响发生断裂,使其强度下降;在热油老化过程中,油介质和高温的耦合作用使橡胶的交联网络失效,橡胶发硬变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陆生生态毒理与水生生态毒理两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毒理学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陆生生态毒理包括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对植物影响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陆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生生态毒理包括化学物质对浮游类生物和鱼虾类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逆境物理因素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毒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丁吡橡胶(VP)改性白炭黑,研究了VP变量对丁苯橡胶/白炭黑(SBR/silica)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P改性削弱了白炭黑表面自身的氢键作用,有利于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硫化性能测试显示,适量VP的添加有明显的促硫作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显示,VP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受限橡胶分子层数量减少,表现为弱化的橡胶-填料界面作用,进而导致材料的拉伸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2.
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存在状态的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评价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于3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明晰,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混淆混用,致使理论研究也固步不前,影响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的联系体现在评价主体的一致性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以生态健康评价、生态风险评价为基础;而三者的区别体现在内涵、评价对象以及评价的指标体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绩效,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不容乐观,农户感受到的生态环境状况仅有小幅度的改善,消除经济激励之后农户表现出较低的参与积极性.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为中介,构建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负影响;对生态效应表现出显著正影响.社会网络、普遍信任、机构信任、互助倾向和惩罚程度对于经济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05、-0.05、-0.01、-0.06和-0.03;对于社会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11、0.10、0.03、0.12和0.06;对于生态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36、0.33、0.09、0.38和0.19.在社会资本5项维度中互助倾向反映度最高,机构信任最低,因子载荷分别为0.77和0.19.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在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中表现出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分布情况、VOCs排放现状,并对典型企业开展了VOCs成分谱监测分析。在治理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对橡胶与塑料制品行业VOCs治理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分析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VOCs污染成分、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理技术应用,对某大型轮胎厂进行VOCs废气治理,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矿区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方面,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作为预防和限制人类活动负面生态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矿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和生态效应,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的要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程星  於芳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39-143
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与生态变化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土壤含水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含水率的高低可以间接影响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的保护有很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岩溶地区生态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壤含水率的实测着手,探索了土壤含水率与植被类型、土壤厚度等方面的关系, 揭示了喀斯特土壤含水率的发育特征与时段变化规律,从而对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多宝山铜矿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项目性质及项目区环境条件,在常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动态分析,动态地描述了营运期不同时间和空间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明确其最严重的影响时段,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措施;深化了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观念和评价的完整性,体现了生态影响和生态评价的多样性、连续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回顾CCUS技术在应对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为基础,梳理了国内地质封存CO_2泄漏的生态影响研究方法,总结了CO_2泄漏对土壤及其微生物、植物与作物、水质及鱼类、陆生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CO_2泄漏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介质的影响,对植物及作物、土壤微生物、动物及鱼类等不同类型生命体的影响,以及CO_2泄漏生态监测指标筛选等不同领域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环境介质影响中的多因素、跨介质及流体流态影响机制,生态影响中的适应-抑制机制及指示性生态监测指标筛选,以及由室内外模拟到实施项目野外调查的研究方法转变三个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何山  尹心安 《环境工程》2020,38(10):76-82
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对于保护下游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库生态调度的研究中,为了给不同流量时期提供不同生态流量,下游生态流量管理越来越复杂化。人们倾向于采用更复杂的生态流量管理来改善生态水文情势。然而,除了生态流量管理,水库入流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生态流量管理效果。因此,研究不同入流类型对生态流量管理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在考虑水库调度成本的情况下,在水库生态调度之前更好地选择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通过分析全球径流,总结出3种入流类型。为了对比不同的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采用了4种通用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结果表明:当水库入流量年内分配较均匀、流量曲线变换平缓时,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的改变不会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即这种类型的入流对生态流量管理方案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产品供给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产品供给的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的负外部性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三方面,积极影响则主要表现为人类主动开展的各种生态建设活动。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对生态系统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强化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使得原本属于自然产物的生态产品具有"人工"的成分,从这一层面上来讲,人类活动间接供给部分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