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取北京、石家庄和唐山作为京津冀区域典型城市,基于实地样品采集和组分分析结果,探讨PM2.5组分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SNA)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重污染前后京津冀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对PM2.5和SNA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显示:3个城市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数情况下SO42-、NO3-和NH4+浓度极大值同时出现在冬季,PM2.5化学组分较为稳定.相对于常规时段,重污染期间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重污染前一天SNA浓度占PM2.5比值达到最高.重污染的形成是本地源排放和外来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来源对NO3-的贡献整体高于SO42-和NH4+.交通源、居民源和工业源对PM2.5、SO42-和NO3-浓度贡献最高,NH4+主要来自居民源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6年颗粒物及水溶性离子采样数据,研究了杭州G20峰会减排措施对大气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G20峰会减排措施对大气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组成结构、酸碱性等皆存在明显影响.减排措施实施使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下降,受影响的离子主要是NO3-、SO42-、NH4+、NO2-,其中NO3-、SO42-质量浓度的下降使NH4+、Ca2+、Cl-成为浓度前3位的离子.SO42-、NO3-、NH4+、Ca2+粒径分布呈单峰型,其中SO42-、NO3-、NH4+峰值出现在0.65~1.10mm,Ca2+峰值出现在5.80~9.00mm,Na+、Cl-、K+呈双峰分布,峰值皆出现在3.30~4.70mm和0.65~1.10mm,Na+两峰值相当,K+、Cl-在0.65~1.10mm峰值较高.减排措施实施使大气中主要无机盐从NH4NO3、(NH42SO4、NH4Cl转变为NH4Cl、NaCl、KCl,大气颗粒物碱性总体增强.本文研究成果对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气溶胶液态水含量(ALWC)及酸度(pH)是表征气溶胶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对PM2.5二次颗粒生成机制及来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家环境保护长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上海淀山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0年PM2.5和水溶性离子组分等在线监测数据,利用ISORROPIA-Ⅱ模型正向模式和亚稳态体系分析了ALWC和pH的昼夜、月度时间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同时利用MeteoInfo模拟气团后向轨迹探究了高值ALWC及pH的传输来源.结果表明:(1)SO42-、NO3-对气溶胶pH的影响与其浓度、比例及ALWC有关,而NH4+对pH的影响有限,NH4+与SO42-、NO3-浓度均呈较强正相关,且pH越高,NH4+与SO4...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水环境中不同形态氮(NO3-、NO2-和NH4+)对酮洛芬(KET)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KET在平均波长(200~450nm)下量子产率Φo为0.14. NO3-浓度从0.01mmol/L-增至1.0mmol/L时, KET光解速率常数从0.0109降至0.0085; NO2-浓度从0.01mmol/L增至1.0mmol/L时, KET光解速率常数从0.0095降至0.0069, NH4+对KET的光解基本无影响. NO3-的光掩蔽现象对KET光解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NO2-则通过光掩蔽现象和羟基自由基猝灭来抑制KET的光解.同时研究了当水环境中pE值发生变化而引起水中无机氮形态转化时,不同形态氮共存对KET光解的复合影响,随着pE值的增大,KET的光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当NO2-和NH4+共存时,两者对KET光解的影响存在拮抗作用,这一拮抗作用也存在于NO2-和NO3-之间.  相似文献   

5.
于2013年对南海西沙永兴岛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主要阴阳离子,利用PMF模型对不同离子组成的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TrajStat软件模拟后向气团轨迹污染物来源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降水离子浓度顺序为:Cl-、SO42-、NO3-和Na+、Ca2+、Mg2+、NH4+、K+.Na+和Cl-是降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表现出海洋性降水的特征.SO42-、Mg2+、K+主要来源于海水,但SO42-也受化石燃料燃烧等影响,而K+可能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Ca2+主要来源于土壤,少数来源于其他影响.NO3-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而NH4+有多种来源,包括内陆人为活动的排放和海洋本身有机物降解过程释放的影响.根据Redfield比,可以初步计算出降水中NO3-和NH4+对南海新生产力的贡献约为4.8%~13.5%.后向气团轨迹表明,永兴岛降水的离子来源区域相对复杂,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南方区域,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影响,或者来源于南海局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李  付永胜  刘义青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2):5260-5269
研究了Cu2+强化UV活化过氧乙酸(Cu2+/UV/PAA)对水中双氯芬酸(DCF)的降解,考察了pH值、PAA投加量、Cu2+投加量、无机阴离子(Cl-、SO42-、NO3-和CO32-)和溶解有机物(D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DCF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转化机理.结果表明:UV和Cu2+都能活化PAA产生活性自由基促进DCF降解.DCF在Cu2+/UV/PAA中的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可能归因于直接光解、HO·氧化和CH3COO·、CH3COOO·等其它自由基氧化.在pH=3~11范围内,DCF降解的最佳pH=8.5.DCF的降解效率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过量的PAA能与DCF竞争HO·.Cu2+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DCF的去除,但是过量的Cu2+可生成Cu(OH)2导致其催化能力下降.由于NO3-在UV照射下可以产生HO·,其对DCF降解有促进作用,且NO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浓度的Cl-、SO42-、CO32-和DOM对DCF降解影响较小.在Cu2+/UV/PAA降解DCF的过程中,共检测出13种降解产物.根据这些降解产物,提出了DCF可能的转化机理,包括8种不同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行,可凝结颗粒物(CPM)成为烟气治理难点.本文通过烟雾箱系统,系统考察了烟气组分以及相对湿度、紫外线强度等环境因素对SO2、NO2和NH3转化为硫酸根离子(SO42-)和硝酸根离子(NO3-)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NH3是体系中SO42-和NO3-浓度增长的重要因素,SO2和NO2可以共同促进SO42-和NO3-浓度增长.(2)通过对萃取液中和滤膜上颗粒物的微观分析发现,NH3在颗粒物成核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颗粒物中主要元素为N和S,硫酸盐和硝酸盐是颗粒物主要成分.(3)相对湿度对SO42-和NO<...  相似文献   

8.
张李  付永胜  刘义青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2):5260-5269
研究了Cu2+强化UV活化过氧乙酸(Cu2+/UV/PAA)对水中双氯芬酸(DCF)的降解,考察了pH值、PAA投加量、Cu2+投加量、无机阴离子(Cl-、SO42-、NO3-和CO32-)和溶解有机物(D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DCF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转化机理.结果表明:UV和Cu2+都能活化PAA产生活性自由基促进DCF降解.DCF在Cu2+/UV/PAA中的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可能归因于直接光解、HO·氧化和CH3COO·、CH3COOO·等其它自由基氧化.在pH=3~11范围内,DCF降解的最佳pH=8.5.DCF的降解效率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过量的PAA能与DCF竞争HO·.Cu2+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DCF的去除,但是过量的Cu2+可生成Cu(OH)2导致其催化能力下降.由于NO3-在UV照射下可以产生HO·,其对DCF降解有促进作用,且NO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浓度的Cl-、SO42-、CO32-和DOM对DCF降解影响较小.在Cu2+/UV/PAA降解DCF的过程中,共检测出13种降解产物.根据这些降解产物,提出了DCF可能的转化机理,包括8种不同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9.
马莹  吴兑  刘建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0):2890-2895
利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2012春节期间的逐时Marga数据、PM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春节期间颗粒物及其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期,PM10、PM2.5和各种水溶性离子浓度急剧升高,PM2.5/PM10的值与PM的变化趋势相反,说明主要增加的是PM10中相对较粗的粒子;PM2.5/PM10平均值是0.92,说明在该期间,仍然主要是细粒子污染;K+、Cl-和Mg2+以及NO3-和SO42-、NH4+浓度不同程度上升,说明烟花爆竹燃放对它们都存在影响,其中烟花爆竹燃放对PM、K+、Cl-和SO42-的影响最大,对NO3-、NH4+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各离子之间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系数研究,发现K+、Cl-、Mg2+和Na+主要来源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因此在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浓度急剧升高,SO42-、NO3-和NH4+相关系数很高,说明他们三者可能有相同的来源;黑碳浓度明显升高说明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邢台市秋季PM2.5污染特征,于2017年10月15日~11月14日在邢台市区对PM2.5样品进行了采集,并对其中水溶性离子(包括Cl-、NO3-、SO42-、NH4+、Ca2+、Na+、Mg2+、K+)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邢台市ρ(PM2.5)平均值为(130.0±74.9)μg/m3,其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69.8±11.4)μg/m3,占ρ(PM2.5)的53.3%,NO3-、SO42-和NH4+为主要离子,占水溶性离子比例达到了89.7%. 当污染加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随ρ(PM2.5)增大而升高,且NO3-、NH4+及SO42-占比亦逐渐升高,但其他离子占比随之下降,Ca2+尤为明显,表明ρ(PM2.5)升高时主要受二次无机转化影响;观测期间SOR(硫转化率)与NOR(氮转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36和0.25,表明秋季SO2与NO2转化速率较强,二次无机污染严重,另外SOR及NOR与温度及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且SOR对二者更为敏感;邢台市秋季PM2.5呈弱碱性,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ρ(NO3-)/ρ(SO42-)平均值为2.13,表明移动源对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贡献较大;PMF分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源、燃烧源及扬尘源为邢台市秋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富氨地区秋冬季不同PM2.5污染级别气溶胶酸性及其影响因素, 于2018年10月15日~2019年2月28日, 选择郑州市2个非城区点位——新密和航空港进行PM2.5膜样本采集,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水溶性离子, 通过ISORROPIA-Ⅱ模型计算气溶胶pH值, 并分不同污染等级探讨PM2.5主要离子浓度和pH值范围.结果显示: 采样期间NO3-、NH4+和SO42-是3种最主要的离子, 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 NO3-、SO42-、NH4+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NO3-和NH4+的增长速度较大; NH4+/SO42-的比值大于0.75, 大气处于富氨条件, NH4+主要存在形式是(NH4)2SO4、NH4NO3、NH4Cl; 所选两点位PM2.5的pH值呈中等酸性, 新密4.6±0.6、航空港4.6±0.7, 随着污染的加剧, pH值的变化范围逐渐收窄; 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秋冬PM2.5的pH值变化的主要共同驱动因素是TNH3(总氨(气体+气溶胶))、SO42-和温度, 随着污染的加剧, 由TNH3对气溶胶酸度的影响最大变为SO42-对酸性的影响最大; 随着pH值增大, 总硝酸倾向于向颗粒态移动, 总氨倾向于向气态移动, 呈相反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时在线监测了2018年11月27日~2019年1月15日北京市城区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F-、Cl-、NO2-、NO3-、SO42-、PO43-)、碳质组分(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以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收集整理了近20年北京市冬季PM2.5、主要离子组分以及碳质组分浓度,分析研究了1999~2018年北京市冬季PM2.5、离子、碳质组分的变化特征,重点探讨了监测期间清洁日与两个典型重污染事件PM2.5及其组分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PM2.5浓度为53.5μg/m3,达到近20年北京市冬季较低值,且大气主要污染源由煤烟型污染源转变为燃煤型与机动车尾气复合型污染源.监测期间,湿度高、微弱的西南风导致重污染产生,清洁日、污染事件I与污染事件II 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5,138.9,146.8μg/m3且不同时段PM2.5日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各离子浓度变化为:NO3- > NH4+ > SO42- > Cl- > K+ > Ca2+ > Na+ > PO43- > F- > NO2-~Mg2+,总水溶性离子浓度为24.6μg/m3占PM2.5总浓度的46.0%,其中SNA浓度占总离子浓度的83.7%,是离子中最主要的组分.碳质组分浓度达到近二十年北京市冬季最低值,变化为:一次有机碳POC > EC > 二次有机碳SOC,OC与EC相关系数达到0.99,一次燃烧源对污染过程有较大贡献.NH4+在清洁日与污染II中富集,主要以(NH42SO4、NH4NO3和NH4Cl形式存在,在污染I中较少,仅以(NH42SO4和NH4NO3存在.在污染I和II期间,SO42-的形成昼夜均受相对湿度与NH3影响;NO3-的形成白天受O3与NH3的影响,夜间受相对湿度和NH3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使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080对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5日南京市PM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采样分析,结合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探讨了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霾日中南京水溶性离子浓度为121.41μg/m3,是洁净日的3.2倍.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NO3- > SO42- > NH4+ > Cl- > K+ > Ca2+ > Mg2+,SNA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91.97%.霾日中水溶性离子日变化均为三峰型,洁净日中Cl-、SO42-和NH4+的日变化为单峰型,Ca2+为双峰型,K+、Mg2+为三峰型.随着空气污染状况的加重,总水溶性离子在PM2.5中的占比不断减少,空气质量为优时占比95.93%,严重污染时为63.25%.霾日中随着污染加重,NH4+占总离子的比例稳定在23%左右,SO42-占比缓慢减小,NO3-占比不断增大.NOR、SOR的日变化在霾日呈双峰型分布,洁净日则较为平稳.观测期间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有二次转化、煤烟尘、扬尘以及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研究北京西北城区灰霾天气下PM_(2.5)中有机官能团(R-OH羟基、R-CH脂肪族碳氢基、R-CO-羰基、R-NO2硝基官能团)和无机离子(NH_4~+、SO_4~(2-)、NO_3~-)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M_(2.5)中无机离子(NH_4~+、SO_4~(2-)、NO_3~-)的ATR-FTIR吸收峰值高于有机官能团(R-CH,R-CO-,R-NO_2,R-OH)的峰值;有机官能团R-CH的吸收峰峰值高于R-CO-和R-NO_2官能团的吸收峰,R-OH官能团的吸收峰峰值最低.灰霾天PM_(2.5)中各有机官能团和无机离子的ATR-FTIR吸收峰值明显高于非灰霾天.说明灰霾天气下PM_(2.5)中这些官能团及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均高于非灰霾天.灰霾天PM_(2.5)中无机离子(NH_4~+、SO_4~(2-)、NO_3~-)质量浓度高于有机官能团(R-CH,R-CO-,R-NO_2,R-OH)的质量浓度,且有机官能团以R-CH为主,R-CO-,R-NO_2次之,R-OH最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MARGA于2017年2月17日~3月24日在桂林市开展PM2.5组分监测,结合同一点位环境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桂林市大气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特征及气溶胶酸性.结果表明:MARGA监测的PM2.5中8种水溶性离子与PM2.5变化趋势一致.8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均值29.27μg/m3,3种二次水溶性离子SO42-、NO3-和NH4+浓度均值26.91μg/m3,占水溶性离子总浓度的93.50%,是桂林市大气PM2.5的主要组分.二次水溶性离子SO42-、NH4+和NO3-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80),提示二次离子产生的机制及在大气中的演化、沉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论有无降雨,能见度(Vis)均随着水溶性离子,尤其是二次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规律递减.24h累计降雨量≥ 10.0mm时,湿清除作用明显.晴天及降雨量不大的天气下,需注意管控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和扬尘污染.SOR、NOR分别为0.35、0.12,SO2同时通过均相和非均相氧化反应转化为SO42-,NOx主要是通过白天光化学反应转化为NO3-.大多数离子和气态前体物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这与物质的来源、形成机制和气象条件不同有关.CE/AE摩尔浓度均值为1.5,桂林市PM2.5总体偏碱性.PM2.5中SO42-、NO3-、Cl-主要以(NH42SO4、NH4NO3和NH4Cl形式存在.PM2.5中NH4+可能与监测点位交通源排放有关,桂林市应加强交通污染物排放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