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对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传统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技术,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监测方法,旨在通过对各项技术的比较,了解各项监测技术对土壤健康监测和评价现状。对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未来需要对土壤生态健康监测技术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开展多生物指标联合监测;结合遥感和物联网技术扩大土壤时空监测尺度,形成完整的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价体系,为环境管理部门有效监测土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展快速可靠的水生态监测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简称环境DNA技术)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传统形态学生物监测的缺陷,显著提升了水生生物群落的监测能力。与机器学习、遥感和云服务等技术结合,环境DNA技术不仅能大尺度、高频率、高灵敏度、自动化地获取生态监测信息,而且能准确地识别水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进而改变对水生态系统的认识与管理方式。因此,研究着重总结了环境DNA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环境DNA技术与机器学习、卫星遥感等跨学科合作的潜在机遇,基于环境DNA技术简单、便捷的优势,提出了社会公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监测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尤其是生物监测相对滞后的现状,探讨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新兴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将水环境监测感知与智能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长江生态质量诊断与管理之中,梳理了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为例,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以及智慧决策平台在水环境数据可视化、水环境大数据分析、污染源大数据分析、水质模拟与预测、水质成因分析、流域生态安全评...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智慧监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技术路线。以监测业务为核心,涵盖水、气、声、态、土等多种要素,构建了要素齐全、上下统筹、自动预警、服务应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预期取得规范监测业务流程、促进监测业务协同、加快产学研用结合等成效。  相似文献   

6.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质控中心、预报预警中心,承担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考核等技术工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状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污染源等全覆盖,“十四五”初期优化调整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大了自动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当前全省监测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技术不完善、服务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各要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质控中心、预报预警中心,承担大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考核等技术工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执法监测工作,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监测事业发展,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着全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面向发展、服务公众、智慧监测、精准支撑"的原则,针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态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标任务,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增加。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据支撑和重要保障,也是公众了解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结合2020年3月6日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规范要求,调研生态环境监测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防护技术及措施,对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重点抓好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体系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数据传输主流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设计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类型、远程控制命令、监测项目代码及质量在线控制溯源机制等4大主要数据传输内容。技术成果分别应用在《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范》的制定、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控制在线溯源机制的建立和水站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是为流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协助管理者开展流域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持。该文深入剖析了发达国家典型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归纳分析了其体系框架、构成特点、方法适用性和借鉴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对评价体系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明确了参照点位的选择原则,补充了评价方法选择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增设和实施不同监测计划的方案,最终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沙尘暴环境影响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新疆沙尘暴环境影响监测网络建设的目的、意义,并探索性地提出以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博尔塔拉、哈密、吐鲁番、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环境监测站为分支的“梅花型”新疆沙尘暴环境影响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龙江河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研分析广西龙江河流域内工业企业发展情况、重点污染源排污特征及流域污染监控现状,探索该河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构建的思路。提出以水质常规五参数、有机物指标、富营养化指标、特征性指标、生物指标等为重点监控因子,根据全流域监控与分片监控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河流水质自动站基础上增加建设2座水质自动站。同时,结合龙江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实现立体感知、多维数据融合、数据高速传输、信息实时发布、超标预警、可视化展示、应急决策指挥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样品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将大幅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当前监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现状和不足,借鉴相关行业样品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应用经验,结合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新建的监测实验大楼,开展环境监测样品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提出,考虑环境监测样品接收、任务分配、样品交接、样品留存各个环节,以样品属性为基准进行样品管理系统设计;同时,结合物联网集成管控、气动传输和机器人输送技术,构建包含分布式存储工作站和密集型土壤样品库的样品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高效、智能、规范的样品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美国达拉斯 (Dallas)半导体公司近年推出的单总线技术研制的自动气象站 ,它很适用于对地面气象参数的监测。论述了用单总线技术改造原来人工监测的实施方案。该系统也可广泛用于关心气象信息的各种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