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理论框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可喜成绩,PM2.5浓度及重污染天数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地区臭氧(O3)污染问题凸显,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PM2.5与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二者的协同控制是我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焦点,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PM2.5和O3协同控制进展的梳理,总结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从协同防控目标、核心协同任务、重点支撑保障等角度提出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PM2.5与O3协同控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坚持科学精准治气;②坚持综合系统治气;③坚持严格依法治气;④坚持多维协同治气.   相似文献   

2.
首尔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积极应对大气污染,通过实施以清洁能源推广使用、交通领域的低排放政策、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工厂企业排放管理等为核心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成效,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从2000年的46μg/m~3下降至2015年的23μg/m~3,这对于我国当前以PM_(2.5)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参考首尔市大气治理经验,我国城市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应科学分析污染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才能有效提升大气质量;应重视臭氧污染,加强臭氧污染控制研究;应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论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灰霾与近地表臭氧(O_3)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与污染控制的重点。2005年以来,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持续推进PM_(2.5)与灰霾污染治理,"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取得显著成效,PM_(2.5)、SO_2和NO_x浓度有所下降。当前,二次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近地表O_3的环境影响尤为显著。大气污染控制需从一次排放源控制向二次污染前体物削减转变,近地表O_3污染主要受控于VOCs与NO_x排放影  相似文献   

4.
李景平 《环境保护》2013,41(5):32-33
山西省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针对山西大气污染特点,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控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从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空气质量,迎来三晋的蓝天白云。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炭生产基地和全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山西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目标,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绿色生态工程、全省环境质量攻坚为抓手,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对其开展经济、有效的调控,本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环境容量规划和污染调控方案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针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因子,综合考虑污染控制技术措施对于多种污染物的治理或去除效果、采用“差距闭合法”确定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并建立软边界约束条件,以提高模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综合考虑多因子环境目标、污染控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环境管理要求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寻求区域污染控制措施费用最小的控制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合理、有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对人类生活环境、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危害的现象.目前已知的大气污染物有100多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目前以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型污染为主.要针对目前的大气现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探讨大气颗粒物控制综合管理模式,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相应政策建议。当前颗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在工业锅炉治理、控制煤炭消费、大力消减VOC、强化黄标车淘汰、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扬尘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措施要求。近期,广东省人民政府相继召开全省大气污染会议和全省节能减排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并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状。向大气污染宣战,广东吹响了冲锋号。就大气污染防治热点工作,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大气处处长陈文韬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9.
<正>本专辑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在长期开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方向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外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经验而提出撰写的。该中心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从事大气污染控制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拥有2 t/h燃煤锅炉及配套的烟气污染控制中试试验装置及多种检测仪器、水电条件供应充足的实验室。该中心主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健康对空气质量的需求,系统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  相似文献   

10.
<正> 颗粒物(烟尘、粉尘)和SO_2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控制颗粒物污染的历史在英国等可追溯到一世纪以前,控制SO_2气体的历史则更早。尽管如此,我国颗粒物的环境达标率自制定以来则一直增长很慢。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决定》。该决定对南京市工业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生活燃煤及其他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着力控制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污染,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等方面作了一系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一体化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秋 《环境保护》2014,(17):30-33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与公共性的特征,并从传统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契机,同时,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环境管理也有助于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文章指出应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控中强调绿色善治,实现区域污染控制社会成本最小化、减排责任公平化、控制标准一体化、发展权益均等化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合作机制。京津冀空气质量管理需构建基于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多方参与决策的区域整体大气污染控制战略与规划,践行区域"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建立区域基金或者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激励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赢。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我国秋冬季频发的雾霾污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成为重大的环境挑战,也困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控制大气污染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及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对雾霾形成的关键污染源排放与环境控制是防治的关键,其中对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气(NH_3)的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多种技术、管理途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我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发展历程,从目标效果、制度框架、措施手段等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预期目标(2017年)基本实现,并且随着控制目标逐渐严格,已由年尺度细化至日尺度.②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顶层制度框架逐渐成熟,运行机制逐渐健全统一,重污染应急管控预案趋向于成本有效性减排策略.③当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手段基本为命令控制型,在源头控制上主要采用新源环境准入、老旧源落后产能淘汰、燃煤控制与小规模炉窑综合整治等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耗结构调整策略;在末端控制上,逐步规范和强化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移动源、面源排放管理模式.④建议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常设机构,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长效化;建议实施区域性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刺激型手段,建立基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大气固定源排污权交易制度,让市场机制促使污染源进一步减排和污染控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迅速增加,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愈发严重。该研究利用大气污染和卫星观测资料,并结合气象资料,对长三角西部典型城市南京两年1月份的大气污染特征和典型污染日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是影响2 a重污染日频次不同的重要原因;除了冷空气南下型,冷锋前型、冷高压后部型、冷高压控制型、均压场型和倒槽暖区型均有利于重污染天气的形成。相对于2014年1月,2013年受冷高压影响更加深入,在冷高压控制下达到的严重污染日更多。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地面风场、近地面垂直速度ω、逆温层高度与厚度的不同,以及近地面是否有湿层出现,均是造成不同污染过程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冬季1月污染爆发时,混合层高度与PM_(2.5)的质量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城市雾霾的成因,阐述了沈阳市能源利用及大气污染控制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区域一体化的高效供热工程、建设气化沈阳工程、全面优化城市工业布局、推进城市抑尘工程、推进城市绿色交通工程、实施大气监控预警工程、实施雾霾污染控制工程等治理沈阳城市雾霾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几十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基础上,展望提出新时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主要经历了消烟除尘构建大气环境容量理论(1972—1990年)、分区管控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1991—2000年)、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见顶下降(2001—2010年)、攻坚克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1—2020年)四个阶段。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在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更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大气污染减排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清洁高效,低碳少污,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弄清大气污染来源成因,为科学治污提供坚实基础;清洁生产,全程控制,显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属地责任,联防联控,改善局地质量,降低区域间相互影响;智慧监控,数据归真,强化污染源监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在颗粒污染物中来源于工业烟尘和粉尘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而来源于扬尘的颗粒物在颗粒污染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年增加 ,目前已成为造成城市颗粒物污染的首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扬尘污染的现状、来源、扬尘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标体系是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面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由单一排放源的末端控制转向倒逼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源头管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指标体系的特点,在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社会协调3个层次建立起大气污染防治指标体系,使指标能够更加有效衡量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效果。同时,通过案例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为乌鲁木齐以及其他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交通行业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交通行业污染控制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意义重大,而税收手段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投入环节、使用环节、排放环节及丢弃环节对比分析国内外交通行业相关的绿色税收政策,梳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完善我国交通绿色税收政策提出6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