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根据连云港市降水监测资料和有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年变化情况,以及酸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SO2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指出近年来该市酸雨污染趋势缓和,但随着经济发展,SO2的排放量加大,酸雨污染有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依据自贡市2006-2016年期间降水结果,从时空分布、离子组分的角度研究了酸雨污染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郊区酸雨频率高于城区,酸雨pH值呈冬低夏高季节性变化,硫酸型酸雨在减弱,且酸雨污染总体呈现稳步变好的趋势;并结合自贡市历年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状况进行酸雨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宁波市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降水pH从2010年的4.37上升到4.89;2010—2015年酸雨发生频率降低了17.4百分点;重酸雨区范围不断缩小,轻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大,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降水中化学组成变化显示,与"十一五"末相比,2015年除NO_3~-、Cl~-外其他离子浓度均有所下降;2015年SO_3~(2-)与NO_3~-的当量浓度之比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1.73,表明酸雨污染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降水主要特征及酸雨成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泰州市1996年—2000年降水主要特征及酸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泰州市酸雨出现频率高,5年来降水pH均值均<5.6,降水酸度和酸雨出现频率无明显变化;降水中化学成分以SO42-为主,NO3-质量浓度值呈上升趋势;酸雨出现频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冬、春季>秋季>夏季,与SO2在不同季节质量浓度变化规律较一致;酸雨的形成可能受本地大气污染物和异地大气污染物的共同影响;酸性降水的形成与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荆门市2001—2010年对城区和石化区的降水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荆门市近十年来的大气降水量、pH及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荆门市近十年来的年均降水量为793.2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年降水量变化较大,基本呈周期性的波动趋势。荆门市城区降水的pH和电导率比较稳定,没有出现酸雨。石化区的降水年平均pH比城区低,年平均电导率比城区高,有酸雨发生,但污染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8—2018年黄山市酸雨监测数据,阐述了黄山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市降水pH在5.0左右徘徊;酸雨频率在2017年以前均处于高位,以2017年为拐点,下降到最低值(35.7%)。总体上,黄山市酸雨污染情况正在得到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SO2-4和NO-3的当量浓度之比从2013年的4.09下降到2018年的1.10;SO2和NOx排放量逐年减少,但是幅度不同,NOx排放量下降幅度不大,致使NOx对酸雨的贡献有增加的趋势;酸雨类型由硫酸型转变为硫酸型和硝酸型并重,机动车排放对酸雨污染的贡献已不可忽视。对黄山市降水中的碱性离子中和能力进行分析发现,黄山市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NH+4和Ca2+。将黄山市降水与其他地区降水进行对比发现,黄山市降水受到的中和作用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插值等方法对黑龙江省16个酸雨监测站2008—2019年的酸雨观测数据统计计算,分析该省酸雨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 a间黑龙江省秋冬季在pH值<5.60条件下酸雨频率均值达到15.6%,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在pH值<5.00条件下年均降水pH值与酸雨频率的相关系数为-0.83,呈强负相关性;虽然有效降水量是酸雨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年有效降水量与pH值相关性不明显,平均电导率与年均有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0,降水量对电导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空间分布显示,在pH值<5.60和<5.00条件下的酸雨频率分别为20%~55%和10%~35%,酸雨频率高值区与pH低值区分布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观测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十七个主要城市2003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酸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酸雨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鲁北平原、鲁中南的莱芜地区,胶东半岛地区频率较高。从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初步分析得出,风速越小时,地面风对酸雨的贡献就相对增大;冬季接地逆温的存在为酸雨形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文章并从气象角度对酸雨成因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为有效地治理酸雨污染,根据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09—2017年降水监测数据,对南充市城区酸雨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及源解析。结果表明:2009—2017年,南充市降水pH从4.60波动上升至5.6以上,酸雨频率波动下降,酸雨污染情况有所改善;[SO4^2-]/[NO3^-]从4.92下降至0.86,酸雨污染类型从硫酸型转变为硝酸-硫酸型。同时,对比分析2014—2016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可知,NOx排放源中,工业污染源占比由14%降至11%,生活污染源由2%上升至5%;SO2排放源中,工业污染源占比由62%降至43%,生活污染源由38%上升至57%,表明南充市SO2污染已从以工业污染源为主转变为工业污染源与生活污染源并重。  相似文献   

11.
分析2001—2010年南通市区城中子站降水监测点位数据,得出降水中起致酸作用的阴离子硫酸根、硝酸根、氟离子和氯离子中除硝酸根呈现显著性上升趋势,其余上升趋势不明显;氯离子、钠离子与降水量存在高度线性负相关,硫酸根、硝酸根与降水量分别为低度非线性负相关和正相关,其他项目与降水量为显著性非线性负相关;将pH分5级,pH<4.7为重酸雨频率,pH4.7~5.0为较重酸雨频率,pH5.0~5.3为中度酸雨频率,pH5.3~5.6为轻度酸雨频率,pH≥0.56为非酸雨频率,其结果表明:南通市区2009、2010年酸雨频率降低,分别为44.1%和38.2%,主要是重酸雨频率减少,非酸雨频率增加;2003、2007年酸雨频率升高,分别为67.4%和69.8%,主要是重酸雨频率增加,非酸雨频率减小;降水量大小与电导率浓度高低没有对应性;阴阳离子浓度总量逐年、逐月同步变化;阴离子中硫酸根、硝酸根浓度逐年、逐月变化量与幅度较大;阳离子中钙离子、铵离子浓度逐年、逐月变化量与幅度较大;阴阳离子浓度逐年、逐月占比呈准对称形。  相似文献   

12.
2005-2011全国酸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全国酸雨监测网2005-2011年的监测数据对全国酸雨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全国酸雨城市比例、酸雨发生频率及酸雨覆盖面积总体均呈降低趋势,但酸雨形式依然严峻,酸雨类型仍以硫酸型酸雨为主,硝酸盐对降水酸度的贡献逐年增加。与2005年相比,全国硫沉降通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硝酸根沉降通量略有增加。中国降水pH年均值与美国、日本及其他东亚酸沉降监测网成员国相当,但主要致酸离子的酸沉降通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2001—2018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8年浙江省32个城市酸雨观测资料,结合数理统计和GIS空间插值,分析了全省降水酸度变化、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以2009年为拐点,浙江省酸雨污染呈先加重后减轻的趋势,降水酸度和酸雨率均得到显著改善。2009年后,轻酸雨城市的比例不断上升。至2018年,全省大部分城市均处于轻酸雨区,并有部分非酸雨城市出现。降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硝酸根离子浓度呈波动变化,但变化不显著。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比值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3.48降至2018年的1.35,酸雨类型由硫酸主导型向复合型转变。二氧化氮、硝酸根离子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降水pH的主要因素,氮氧化物对浙江省降水酸度的影响不断增大。因此,在加强区域硫氮协同控制的同时,着力加强氮氧化物深度减排是进一步改善浙江省酸雨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3—2018年全国酸雨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40.9%,200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为21.6%,重酸雨城市比例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酸雨频率为11.7%~25.6%,2006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酸雨频率在50%以上的城市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基于174个城市的降水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其离子当量浓度占比为19.4%~32.9%,2003年以来年平均降低0.6个百分点;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下降0.68 t/km2,硝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降低0.05 t/km2,全国SO2浓度变化趋势与硫酸根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降水中的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硝酸根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sources in Hangzhou,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Hangzhou, rain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June 2006 to May 2008. Al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major ions (NH??, Ca2?, Mg2?, Na?, K?, SO?2?, NO??, F?, and Cl?). Acid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Hangzhou was serious with volume-weighted mean pH value of 4.5, while frequency of acid rain was 95%. The calculated SO?2?/NO?? ratio in Hangzhou precipitation was 2.87,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Hangzhou belonged to sulfate-based acid rain. The results of acid neutraliz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ot all the acidity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Hangzhou was neutralized by alkaline constituents. The results of sea salt contribu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early all SO?2?, Ca2?, and Mg2? and 33.7% of K? were of non-sea origins, while all Na? and Cl? and 66.3% of K? originated from sea sourc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ources of various ions indicated that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Hangzhou mainly came from terrestrial sources, factory emissions, fuel wood burning, and marine sources.  相似文献   

16.
南充市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南充市为研究对象,笔者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对降水进行采样分析,共获取降雨数据520个,对该市酸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采用统计学上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该市近几年来降水化学成分中主要污染物.通过对降水中化学离子物的分析,阐明了该市酸雨的主要成因;从大气相对湿度及其颗粒物与降水pH值、[SO42-]等的对照关系对该区域的酸雨形成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鞍山市酸雨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马鞍山市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入手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该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原因以及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 ,并结合马鞍山市有关环境资料对该市酸雨发展趋势作了较深的分析 ,也对酸雨污染控制对策作了一定的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该市存在酸雨污染问题 ,上半年比下半年污染重 ,主要集中在一中点 ,二氧化硫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 ,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随着经济发展 ,酸雨污染有扩大趋势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