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具有分析步骤繁琐、分析周期长等特点,为比较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测定CEC值的优劣性,文章采用国家标准HJ 889-2017和NY/T 295-1995两种方法,测定土壤样品的CEC值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方法 HJ 889-2017在分析效率、分析周期、精密度等方面均优于方法 NY/T 295-1995。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棕壤等10种土壤为样品,探讨了水和p H值=9.00~14.00的氢氧化钠(Na OH)作为提取液对草甘膦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液,仅石灰性紫色土和灰钙土能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其他所测土壤尤其是p H值<8.00的土壤其回收率较低,提取效果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以p H值=9.00~14.00的Na OH为提取液,随着提取液p H值的提高,所测土壤的回收率均随之提高,达到一定的p H值后,回收率随之提高不明显,但干扰会增多。当已知土壤相关理化性质时,可以参考回收率相关性分析选择合适的提取液。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准确度,针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标准的不足,对有机质、pH值、浸提时间、离心时间、浸提液过滤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性土壤在测试前调节pH值为6.0~8.0,振荡1 h,离心10 min,能够很好地解决测试结果偏低的问题。当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且在380 nm处吸光度很高时,才需要在475 nm处进行吸光度校正。当实际样品基质复杂时,可采用针头过滤的方法,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优化后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土壤的大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容量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乙酸铵交换-容量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分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分析条件是:土壤样品粒径为20目,土壤样品与乙酸铵溶液的固液比为2 g∶50 m L,振荡频率为240 r/min、振荡时间为4 min,铵离子洗脱剂乙醇使用量为150 m L(均分3次),水蒸气蒸馏的馏出液体积为120 m L,用盐酸标准溶液容量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1.0 cmol/kg,测定下限为4.0 cmol/kg,代表性样品(p H值=5.69~8.1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n=6),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说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农用地详查分析工作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于2013年—2014年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采集江苏省境内典型农田耕作层(0~20 cm)土壤及其对应点位的水稻/小麦籽粒,分析其中的ω(Cd)(全量、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和0.05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及Cd在土壤—谷物籽粒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糙米)中ω(Cd)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与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在0.01水平下显著,而糙米中ω(Cd)与土壤中Cd总量以及土壤中的ω(有机质)的相关性较弱;麦粉ω(Cd)与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土壤中总ω(Cd)和土壤ω(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面粉中ω(Cd)与土壤p H值的相关性较弱,说明淹水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模拟研究了酸雨淋溶过程中长三角地区主要土壤铝离子释放量与缓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当p H值小于3.5时,铝离子的释放量随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 H值大于3.5时,受到土壤自身缓冲系统的影响,铝离子的释放量受p 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 H和磷酸根2个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速率可明显分为快、慢2个阶段,快速阶段主要是Cu2+结合在高亲和力位点,而慢速阶段则是结合在低亲和力位点。提高溶液p H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降低溶液p H则将抑制Cu2+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p H可通过改变水稻土表面电荷的性质以及溶液Cu2+的形态来影响吸附反应。提高离子强度,将降低低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而对高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水稻土对Cu2+存在很大比例的专性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存在,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认识Cu2+在水稻土中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9—2011年间上海市某城区降水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对降水中的阴阳离子、p H值和电导率数据进行比对,在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合理性和连续性前提下,对于降水监测点位优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后续影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直接加热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的有机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XJⅠ型COD消解装置作加热器,测定土壤、底质的有机质。通过不同消解时间的实验设计,选取8min作为该法的消解时间;通过4种不同类型土壤、底质有机质的测定,并将其测定值与甘油浴法〔1〕作比较,得出该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在14%~27%之间,相对误差在-34%~15%之间  相似文献   

10.
北疆部分区域土壤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疆4个区域土壤的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区的pH为7.20-10.58,多属于碱性至强碱性土壤;可溶性总盐量为0.012%。12.834%,多属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16%-21.09%,1-6级土壤均含有机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但山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部分农田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肥力低的问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风沙土等具有盐渍化轻、肥力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了内蒙地区从东向西的339个剖面的土壤剖面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并将其结果做了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表明:内蒙古地区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基本随热量增加而降低,随湿润度增加而升高;与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相比,有机质含量显著高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顺序提取的方法对Cu、Zn、Pb、Cd做化学形态分析,了解不同元素各形态下空间赋存的含量与占比。结果表明,在农用地土壤中,上述4种金属元素所赋存的化学形态活泼性顺序为CdPbCuZn,其中Cd主要为醋酸提取态,Pb主要为可还原态,各占总量的40%以上,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Cu与Zn主要为残渣态,占总量的60%左右,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由因子分析法可知,土壤p H值越大,Zn与Cd就越趋于向稳定的化学形态转化,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对Cu与Pb的络合能力就越强,可以降低其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时,显色溶液的酸度影响磷钼络合物的形成和稳定,p H指示剂2,4-二硝基苯酚在环境温度低时配制困难、辨色不明显。分析了显色酸度对吸光值的影响,并对2,4-二硝基苯酚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一、制图单元的划分 对三十四个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在获得各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后,着重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含量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其制图单元。 (一)对石灰岩、第四系、页岩、砂岩、砂页岩、冲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与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六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背景值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元素Mn、V、Cr、Co、Ni、Cu、Zn、F、Cd的背景值含量均低于其它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Mn、Ni、Zn、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市前海片区代表性河道黑臭底泥为研究对象,对其p H值、含水率、有机质、氮磷含量、重金属含量及粒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臭底泥主要为呈碱性的无机砂质成分,有机质含量低,重金属含量虽高但分布稳定。根据其特性,最终确定其主要处置方式为疏浚后机械脱水。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测定贵州省东部某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分布情况,同时测定该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探讨了土壤汞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远高于北半球大气气态总汞背景值,空气汞浓度在2.7 km范围内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2.7~5.0 km范围内汞浓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电厂周边表层土壤汞含量是贵州省A层土壤Hg背景值的8.5倍,存在中度到重度程度的污染,土壤Hg与土壤pH呈正相关性,但与土壤有机质未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压蒸汽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的有机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控式高压蒸汽消解器”作加热器,将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由敞口油浴法转变为密封高压蒸汽消解法,用实际土样全面优化了温度、硫酸浓度、时间等消解条件,建立了高压蒸汽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的方法,并用于不同地方、不同类型土壤和底质中有机质测定,同时用油浴法作对照,相对误差在-37~53%之间。该方法精密度好,无实验室二次污染,批处理样品数量多,可作为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条件下土著微生物还原Cr(VI)的培养实验,研究p H值、葡萄糖浓度及温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还原土壤Cr(VI)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葡萄糖的最佳浓度为8g/L;最佳p H值为10.0;最佳温度为30℃,且培养温度在20℃~30℃范围时,土著微生物还原Cr(VI)的效果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工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Cr(VI)污染土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黔江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表明,降水样品的p H值分布范围在4.91~7.32之间;SO2-4是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68.9%,Ca2+是降水中含量较高的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41.4%;SO2-4/NO-3浓度比为6.78,表明降水类型为硫酸盐型。陆源性离子Ca2+、Mg2+以及海源性离子Na+和Cl-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海水和土壤的富集系数表明,研究区域的SO2-4和NO-3主要归因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铬污染黄壤为研究对象,选择有机材料(泥炭)、pH值调节剂(沸石)、生物炭(鸡粪)3种不同种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改良剂,采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和室内盆栽试验,考察不同复合材料组对土壤中重金属铬形态、pH值、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铬含量;鸡粪的添加通过提高土壤pH值从而增加土壤可还原态铬的含量;泥炭的添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可氧化态铬含量,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铬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