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动物生存的环境可以推断出该条件下的动物生态类型,相反从动物的生态类型上也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是动物生存的决定因素,蝗虫群落的组成及其分布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象土壤和植被的关系一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植被类型常有不同的蝗虫群落发生,同时植被类型的不同蝗虫的优势种也有差异.从地形及植被类型(即蝗虫的生境代表类型)来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随着环保事业同步发展,已走过15个春秋,这是创业的15年,发展的15年,环境保护事业的每一发展、进步无不洒下了监测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创造性的劳动。 15年的实践是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监测站在环保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监测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评价这支队伍,如何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聪明才智?如何不断提高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环境管理内容和要求及商品经济市场的冲击?无疑,监测部门应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高认识,深化改革。而作为环境监测的主管部门则更有义务与责任关心监测的发展,建设,及面临的困难,制定积极的方针,政策,提出宏观的指导性的意见,引导基层解决存在的问题。 陈纲琦同志的《浅析环境监测的活力与动力》一文以江苏省环境监测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监测站面临的形势作了分析,阐明了观点.文中所涉及的问题是监测部门比较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深入探讨,以求相互沟通,统一认识,促进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项目建设前的环境质量(包括水环境质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预测项目建设后的环境质量是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的依据,环境质量的表征数据是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环境监测的规范性要求,开展监测要得到的数据必须具备"五性",才能表征某一监测地区的环境质量。由于环境评价的中介服务性,以及时间与经费的关系,对环境监测点位、频次进行压缩与省略,使得监测数据无法保障其代表性,影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得出可信的结论。如何保障监测数据的质量,以最少的监测点、最恰当的监测时期、最少的监测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表征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从而确保评价依靠的环境质量基础可靠,评价结论可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采样的误差来源及其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任何环境监测计划及其实施的关键之一是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样品的代表性广义上是指样品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空间的特性;狭义上指采样误差符合规定的采样要求。前者属采样布点的问题,后者则属采样技术的问题。由粗劣的采样方案所获得的样品往往不具有所要了解的总体的代表性,因而是无效的。同样,忽视采样过程产生的误差,不仅使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大增加,而且严重歪曲了采样的目的。因此,有了一个比较周密合理的采样布点方案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个符合采样要求的质量保证计划与之配合,这样,才能保证环境样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居住环境、办公环境的美观舒适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装修带来的一系列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光触媒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催化剂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1提高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包括监测样品的时空代表性(即优化的监测点位和科学的采样频次),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性(即有标准规范的分析方法、优良先进的仪器设备、自动便捷的监测手段和现代可靠的高新技术)和监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即监测人员须持证上岗、仪器设备须计量认证、分析结果须经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要通过你们共同的努力,扎实的工作在监测机构内部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抓紧抓实.2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十多年来,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环境监测管理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发布的“两项制度”是对19...  相似文献   

7.
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的频繁发生,使藻毒素污染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文章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藻毒素的产生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应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对藻毒素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价,对其污染的发生和危害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刺激性的气体,对人们的生活和休闲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人们使用的各种臭气处理的方法中,一种改进型的活性碳吸附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望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实际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数个监测子站和一个中心站组成的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全面、准确了解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大气质量状况以及随时掌握系统本身的运行状况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建立这样的监测系统无疑是可行的。然而这样完整的监测系统耗资大,一般省会城市建成“一对五”系统耗资都在百万元左右,需要一支经过训炼的多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系统的运行,这对于中小城市和企业的环境监测部门筹建这样的监测系统从财力和技术力量上来说,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河流的流量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而不同地区,其枯、丰、平三个水期的月份可能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实地采样时的那一段时间里河流的流量是否属所处水期的流量范围.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认为的丰水期内采样,而采样时的河流流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水中痕量铍的稳定性大小,与水中酸度、与水中存在的沉淀物种类及量以及与贮存容器有关,为了使标准溶液与水样中痕量铍不致因容器表壁吸附或沉淀物吸附而损失,经试验采用聚乙烯瓶盛装最好,并用盐酸或硝酸调至溶液酸度为pH1-2为好。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989年由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环境监测站(研究所)对内陆流域各类水体中U、Th、~(226)Ra、~(40)K浓度进行调查,由调查的29条内陆河、23个湖泊、15座水库、55处井泉和34个自来水的统计结果表明,流域内各水体中U和~(40)K浓度的平均值与同期调查的黄河水系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明显高于长江水系,与全国同类水体相比亦属偏高。Th和~(226)Ra的平均浓度与全国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甘、新内陆区浓度较低。调查发现,一些咸水湖、井水和自来水中U、~(226)Ra,或~(40)K浓度异常偏高。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钒的光度分析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青铜峡铝厂氟污染对广武乡玉米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了青铜峡铝厂东南方向4.5km的广武乡玉米叶,得知含氟量为43.94-166.1mg/kg,对照样品树新林场玉米叶的含氟均值为13.15mg/kg,广武乡的玉米受到了严重的氟污染,农作物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比色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如何更好地降低空白值作了介绍,阐述了对显色剂不同的提纯方法,并对各种方法作了合理的分析、评价.找出了一种既能降低测定空白值,又不影响方法的灵敏度,并保证分析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室内空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平皿沉降法观测了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浓度分布、粒度分布、粒数中值直径和沉降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粒子浓度为真菌粒子浓度的2.5倍,细菌粒数中值直径为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1.4倍,细菌粒子沉降量为真菌粒子沉降量的5,3倍。<8.2μm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差别不大,而>8.2μm的空气细苗比真苗粒子浓度高4.1倍.<8.2μm的可吸入真菌粒数百分比大于<8.2μm的细菌粒数百分比.在一天的7:00时~22:00时,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浓度、沉降量均呈双峰变化;细苗和真菌粒子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22,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的相关系数为0.896,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细菌和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干旱环境监测》1998,12(3):155-157
对乌鲁木齐市锅炉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介绍国际干旱荒漠生态环境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指出当今人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课题,着重指出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干旱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成土母岩、母质等方面了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特征,为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牧业合理布局、土壤污染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方法在岷沱江水环境背景值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单元的划分,异常值的剔除,分布类型检验及背景值的表征是环境背景值计算中的四个关键环节,本文就其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