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城市砷污染的现状及不同区域砷污染的空间差异性,以吉林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在交通干道的绿化带和磨盘山保护区采集35个土壤样本,进行pH、有机质及砷含量的测定。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污染累计指数法等对土壤砷污染进行评价,并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砷污染进行了差异比较。研究表明:吉林市街道砷含量为26.43 mg/kg,为磨盘山自然土壤砷含量的4.08倍,为吉林市砷土壤背景值7.26倍;吉林市砷总体超标率12.9%。江北工业区、吉林大街和解放大路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1.34、0.95、0.87,整体达到轻微污染水平。江北工业区和吉林大街、解放大路的变异系数相差不大,依次为0.13、0.11、0.17。土壤砷的污染累积指数为3.21,且由北向南递减,因此,砷污染主要来自于江北工业区的工业"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2.
俚岛湾海域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威海俚岛湾养殖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俚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总砷的分布特征,并综合评价了砷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俚岛湾海域表层海水总砷浓度为1.78~2.78μg/L,平均浓度为2.20μg/L,比大洋水略高,俚岛湾海域海水水质较好,未受到砷污染;海水中砷的季节变化为夏季较高、秋冬季基本稳定、春季最低。俚岛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平面分布呈现出由近岸向远岸降低的趋势,砷含量的年际变化甚微,基本保持稳定的水平;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重金属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砷污染水平较低,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邳苍分洪道砷污染事件为例,介绍了活性氧化铝吸附法在大型砷污染河流中的应急处置,对污染的背景、治污处理工艺水平、处理方案和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水量、中低浓度的水体砷污染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为今后此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流底泥砷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今年马鞍山市河湖整治重点工程中清淤工程环境安全需要,对该市城郊某河全流域不同断面底泥中砷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底泥砷污染状况并分析了该河流底泥中砷的沿程分布特征、横向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流底泥砷含量范围为17.9~335mg/kg,均值为94.25mg/kg。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值对底泥中砷含量进行评价,平均砷污染指数2.69为中度污染;用土壤背景值标准参照评价,平均砷污染指数为9.72,超过当地背景值水平8.50倍,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总体上沿程底泥砷含量未呈明显变化,但局部域段呈现一定变化趋势;断面横向分布上,河中间砷含量总体高于河岸边;垂向分布上,表层底泥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一起河流砷污染事故的处置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沙河砷污染事故的处置和监测分析。多介质排查监测摸清了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污染的扩散;监测数据表明,治理措施将水中砷污染物沉降至河床使污染水质达标排放。吸附了大量砷化合物的底泥被清理并进一步处置,多介质跟踪监测应持续进行直至不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室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砷快速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该法检出限为2μg/L,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对于砷质量浓度5μg/L的水样,相对误差为1.00%~10.00%,对于砷质量浓度为5μg/L的水样,虽然相对误差较大,为22.40%,但其测定结果在砷污染快速监测可接受的结果范围内;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差为5.27%~16.54%;同时具有较好的再现性。该方法能减少砷污染筛查的工作量,可满足应对砷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砷的污染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国外对砷在自然界及生态和生物体中的化学形态变化,污染毒性和致毒机制以及砷在人体内的转化,暴露量等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WHO也对此进行了评价,基于此对研究和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湘江武水河沿岸稻田的砷毒危害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湘江支流武水河流域由于洪灾带来了大量污泥覆盖农田,出现“灾后灾”现象。在调查、测试查明砷污染是稻田中毒绝产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做出了减轻砷污染中毒的应对补救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污染场地的优控筛选是国家和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高污染场地修复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研究以污染源强、污染途径脆弱性和受体敏感性作为筛选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基于综合环境风险的优控重金属污染场地筛选方法。通过调查某市15个砷渣污染场地,利用综合环境风险指数法分析区域不同污染场地的危害程度,据此推算不同污染场地危害 程度大小次序,并设置不同情景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筛选出某市优控砷渣污染场地名单。结果表明:污染场地H15和H12在不同权重情景下均处于高危害程度水平,为优控污染场地;H2在多数情景下危害程度较高,确定为备选优控污染场地。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利用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样品间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35.5%的样品中汞含量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元素未超标。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各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汞超标约110~1300倍。内梅罗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元素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下,其他元素为安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属于极强污染,镉属于轻微~强污染,其他元素为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总致癌风险为2.6×10-7~1.0×10-5,总非致癌风险熵均小于1,砷存在致癌风险,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暴露。秋季中,汞、六价铬、铅、镍、砷和铜来自工业源,镉主要来源于自然成因。春季中,镉和铅来自交通、冶金和燃煤等排放,镍、砷和铜源于冶炼和金属表面处理等排放,汞主要来自化工生产和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等污染的排放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加强园区内汞、砷和镉的源头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11.
西南某省14种尾矿重金属浸出量及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中国西南某省不同类型尾矿的重金属浸出量及总量,为尾矿的污染防范、环境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采集了14种类型共164个有代表性尾矿进行浸出毒性试验,并分析其中79个典型尾矿样品的9种重金属含量,以评估其污染风险和综合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有5种类型共7个样品出现浸出毒性超标,分别为铅锌矿、镍矿、银矿、铁矿、锰矿,总体超标率为4.3%。超标元素分别为砷、镉、锌、铅、铜、镍等6种元素,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砷18.3倍、锌4.8倍、镉3.0倍、铅0.56倍、铜0.32倍、镍0.16倍;尾矿含有较多重金属,其中砷、锌、铅、铜含量较高,最高分别达到11.75%、2.60%、1.01%、0.29%,不同类型尾矿其重金属含量各有不同,铅锌矿尾矿的重金属总量最高。总体上,该省绝大多数尾矿为普通固废,少部分为危险废物,砷、镉、锌、铅、铜、镍等6种元素存在污染风险,其中砷元素是最主要污染物;尾矿由于重金属含量较高而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重点区域及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内9类不同重点区域及周边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测定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含量水平,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类不同重点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监测点位比例为68.2%~92.6%,轻度污染的点位比例为5.8%~20.4%,中度污染为0.0%~8.6%,重度污染为0.0%~9.1%;污染企业周边、油田采矿区周边、固废处置场地周边、工业遗留遗弃场地及周边4类重点区域受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严重,影响其土壤环境质量的重金属主要是镉、砷、铜、铅;9类不同重点区域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以轻微、中度为主,对应的监测点位比例分别为36.4%~80.5%、18.1%~47.7%,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度、很强、极强的监测点位比例总和为1.4%~15.9%,主要分布在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监测区域。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菜篮子"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菜篮子”种植基地——安宁渠土壤中重金属、农药、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该区域内的土壤中总砷、总汞、总铬、总镉等重金属和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污染综合指数属于安全级别之内,但与历史背景值相比,部分重金属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总铅、总砷和总镉的含量增幅较大。污染增加趋势与城市工业发展和交通污染及施用化肥、农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银川地区菜地土壤和蔬菜中有害元素进行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表明该地区菜田土壤中氟、铅、汞有一定程度污染,镉污染也已露头;一定比例的蔬菜中,受到轻污染的元素有:铜、锌、铅、镉、砷和氟;汞在28.3%~53.2%的大白菜和青萝卜中受到中度及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庞庄煤矿张小楼煤矸石堆场淋溶液对其场地和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影响情况,围绕煤矸石堆场及周边采集13组水样做分析比对。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场淋溶液对周边地表水体形成普遍污染,且污染物浓度随着污染距离增加逐步降低,一般化学污染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氨氮等,毒理学污染指标包括亚硝酸盐、氟化物、砷,超标倍率约为0.02~5.36。受距离及成井深度等因素影响,地下水体未遭受淋溶液明显的污染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郊区蔬菜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涉及上市量大,又易受到污染的九种蔬菜。调查项目主要是大白菜、黄瓜、西红柿中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砷、汞、总铬、镉、铅的含量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此外还包括上述三种蔬菜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以及莴笋、小萝卜、芹菜、菠菜、小白菜、韭菜中的硝酸盐氮的含重。调查结果表明,蔬菜中的砷、汞、镉、总铬和铅的含量在10~(-9)-10~(-7)克/克范围内,有机磷农药残留量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攀西区域安宁河流域的7个断面底泥以及该区域17家典型涉重金属工业周边土壤进行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底泥中6种重金属砷、铬、铅、镉、汞和钒含量在凉山州境内特别是冕宁县断面含量最高,污染最重,攀枝花境内米易县部分含量较低;底泥中铅、镉和砷等出现了中重度污染,且钒和铬含量、砷和镉含量之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同源性特征明显,土壤中镉超标范围最广,超标程度最重且呈面状重度风险,钒和汞超标范围较大,汞出现较重风险,其余为低度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某含砷金矿污染场地为例,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对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金矿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分别通过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和吸入土壤颗粒物、饮用地下水4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对周边居民造成潜在危害。计算得到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吸入途径基于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分别为1.6 mg/kg、9.3 mg/kg和12.1 mg/kg,应予以重视,并建议对矿山进行综合治理和目标值修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及结果评价,并与之前的同类能力验证计划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实验室取得不满意结果的原因,为实验室提高土壤中砷和汞的检测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金属冶炼烟气中的砷大都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2010年,国家颁布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7-2010),对于废气中砷的监测,该标准中规定使用《空气和废气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0-2009).然而该方法中对于烟气中砷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高氯酸在高温消解过程中易爆炸,比较危险,另外采用在锥形瓶内加热至产生白烟的排酸方式不能有效地排净硝酸,会导致反应无法进行.为此,就该方法中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砷的前处理部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