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随着对农药污染认识的深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毒性以及毒性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在于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改变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影响藻类的生理进程并改变其生化组分。开展农药对藻类毒性机理的研究,揭示农药结构—活性关系,对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减少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是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中还发现藻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这些藻来说,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和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本文综述了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机理以及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污泥固化技术存在的固化养护时间长、低温条件下固化效能低等问题。研究提出污泥快速(3d)固化技术,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重点考察了石灰、组分A、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温度等5因素对固化效能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组分A、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养护温度等因素对3d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的线性效应显著,石灰和组分A、石灰和养护温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交互影响显著,石灰和粉煤灰、组分A和养护温度、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对含水率的交互影响显著;得出了5因素对固化体3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影响的定量模型,可对污泥快速固化进行优化和预测;并利用XRD和SED对污泥固化块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振荡时间、溶液pH和金属离子浓度条件下,蒙脱土和硅藻土对水溶液中盐酸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特性及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蒙脱土和硅藻土对抗生素的吸附均在4 h达到吸附平衡;强酸、强碱均有利于蒙脱土对盐酸环丙沙星的吸附,中性和碱性不利于蒙脱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pH的升高不利于硅藻土对盐酸环丙沙星的吸附,强酸、强碱条件有利于硅藻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pH≤6时,Na+和K+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10时,Na+和K+显著降低2种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去除率。Ni2+有利于蒙脱土吸附盐酸环丙沙星,但不利于吸附诺氟沙星,不利于硅藻土在中性条件对抗生素的吸附。由吸附动力学可知,2种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污泥固化技术存在的固化养护时间长、低温条件下固化效能低等问题。研究提出污泥快速(3 d)固化技术,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重点考察了石灰、组分A、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温度等5因素对固化效能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组分A、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养护温度等因素对3 d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的线性效应显著,石灰和组分A、石灰和养护温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交互影响显著,石灰和粉煤灰、组分A和养护温度、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对含水率的交互影响显著;得出了5因素对固化体3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影响的定量模型,可对污泥快速固化进行优化和预测;并利用XRD和SED对污泥固化块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硅藻土和膨润土等3种常用吸附剂对三氯乙醛(CH)的去除作用,并以南方某水源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吸附剂对于CH前体物(CH1d和CHF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和粉末活性炭适用于对CH的去除,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93%和86.86%。225 mg·L-1投加量条件下,前15 min膨润土和粉末活性炭对CH吸附效果最快,2种吸附剂对CH去除率分别为63.36%和51.84%;反应2 h后,对CH的吸附已达到饱和,此时膨润土和粉末活性炭对CH去除率分别为89.36%和61.75%。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适用于对CH前体物的去除,最适投加量均为30 mg·L-1,此时对CH1d和CHFP的去除率分别为57.49%和75.21%、28.27%和50.19%。可根据CH的风险程度高低选择硅藻土或粉末活性炭对CH前体物予以去除。  相似文献   

6.
改性甘蔗渣对Cu2+和Zn2+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改性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有显著提高,对Cu2+和Zn2+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根据Langmuir方程,PMDA和EDTAD改性甘蔗渣对Cu2+的吸附量分别为60.21和33.45 mg/g,对Zn2+的吸附量分别是70.53和36.53 mg/g。两种改性甘蔗渣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30 min内均可完成,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模拟动力学过程得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以EDTA溶液为洗脱剂对吸附Cu2+和Zn2+的改性甘蔗渣进行洗脱再生,再生的吸附剂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中重金属能够通过土壤孔隙迁移至地下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土壤胶体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双电层结构能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总结归纳了pH、离子强度、水动力作用、胶体粒径和孔隙尺寸等因素对重金属迁移行为的阻滞和促进作用。探讨了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水中Pb(Ⅱ)和Zn(Ⅱ)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花生壳和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生物炭,与市售的银杉木炭一起作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溶液中Pb(Ⅱ)和Zn(Ⅱ)的吸附能力和特性。用FTIR和扫描电镜表征生物炭表面性质。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5℃和pH 5.0条件下,生物炭对Pb(Ⅱ)、Zn(Ⅱ)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24 h后基本达到平衡,并且生物炭对Pb(Ⅱ)、Zn(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初始pH显著影响生物炭对Pb(Ⅱ)和Zn(Ⅱ)的吸附,其中对Pb(Ⅱ)和Zn(Ⅱ)的最佳吸附pH分别为5.0和6.0;花生壳生物炭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Pb(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而对Zn(Ⅱ)的等温吸附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更佳;银杉木炭对Pb(Ⅱ)和Zn(Ⅱ)的等温吸附更适用于Langmuir模型。另外,随着生物炭制备时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对Pb(Ⅱ)和Zn(Ⅱ)的吸附量增加,且各生物炭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远大于其对Zn(Ⅱ)的最大吸附量。不同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能力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花生壳生物炭玉米秸秆炭银杉木炭,而对Zn(Ⅱ)的吸附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性和用量越来越大。以往由垃圾、化学废弃物和废水回注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对  相似文献   

10.
Ni/Fe双金属降解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氯化碳(CT)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以批试验方法研究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还原性脱氯.结果表明:Ni/Fe双金属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T和PCE;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e双金属对CT和PCE脱氯的反应速率常数(kobs)之比为1.48和1.67,说明Ni/Fe双金属对CT的脱氯速率要快于对PCE的脱氯速率;Ni/Fe双金属可对PCE完全脱氯,但对CT脱氯过程中产生少量三氯甲烷(TCM).  相似文献   

11.
铬及其化合物对动物、植物和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其毒性和危害程度,随铬化物形态,动物,植物的种类和大小,人体重量和体质有所不同。铬对人的粘膜和皮肤,匀有刺激和烧灼,并导致溃疡出血,皮肤溃疡或至全身中毒而死亡。据报导,铬对兔和狗的静脉注射致死量为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对害虫种群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氟化氢、臭氧、汽车尾气和灰尘等,它们对害虫种群的影响与其本身性质、浓度及害虫种类有关.空气污染物对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研究较多也较早,但许多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害虫种群的影响并不是抑制,而是对其猖獗为害有很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它们性质和浓度的变化成了害虫大发生的潜在原因,这对当前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文中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新动态,以期对新时期下环保和植保两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高原山体遮挡对湖泊和城区上空风场变化的影响,选取昆明市西山和西山东侧的草海及部分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1 800的缩尺比制作了实物模型,利用风洞实验模拟了有山体遮挡和无山体遮挡在主导风西南风作用下的风场变化,并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了有山体遮挡情况下的风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山体遮挡对下风向的山脚区和湖泊区风速影响较大;山体高度为260和460 m时,距离山体4 500 m范围内山体对下风向山脚区和湖泊区中部及南部的风速削减较大;山体高度为110 m时,山体对下风向区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山前风速的削减,并未对湖泊和城市区域产生较为明显的风速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磷矿石及其改性产品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进行了对比研究。天然磷矿石能够有效地去除水溶性铅离子和镉离子,在强酸介质条件下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而对于镉离子,在弱酸或中性的介质中去除效果达到最佳;改性后的磷矿石能够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对铅离子的去除能力,但是对镉离子的去除没有明显的改善;最后指出,磷矿石对铅离子和镉离子去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对铅离子和镉离子去除机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骨炭对水中不同形态Sb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骨炭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在不同骨炭用量、p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水中Sb(Ⅲ)和Sb(Ⅴ)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骨炭对Sb(Ⅲ)的吸附效果远好于Sb(Ⅴ),在0.2~8.0 mmol/L的Sb(Ⅲ)和Sb(Ⅴ)浓度下,骨炭对这2种形态Sb的去除率分别为46.1%~78.6%和9.6%~31.7%。采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很好地拟合骨炭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Sb(Ⅲ)和Sb(Ⅴ)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0.1034 mg/g和17.4167 mg/g。骨炭对Sb(Ⅲ)的解吸也大于对Sb(Ⅴ)的解吸。骨炭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受不同骨炭用量、pH值和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活性氧化铝和其他滤料除微量磷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和其他7种滤料在饮用水工艺中对微量磷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溶解性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要优于其他7种滤料,对颗粒态总磷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比没有优势,活性氧化铝对总磷的去除优势主要在于对溶解性总磷的吸附性能,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近.  相似文献   

17.
Fe/Mg负载改性竹炭去除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g Cl2溶液、Fe Cl3溶液浸渍对竹炭进行改性,以BET比表面积和SEM-EDS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特性以及吸附时间、初始氨氮浓度、p H值和磷存在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氨氮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用氯化镁和氯化铁对竹炭进行改性,可使竹炭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特性同时发生变化;未改性竹炭与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量大小依次为:BCMBCFBCFMBC;竹炭在吸附时间为24 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等温方程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较好;改性竹炭对氨氮吸附的最佳p H为5;磷存在可使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采用3种方法研究了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毒性:(1)试纸法测抑菌圈的直径;(2)血球计数板测细菌菌数;(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和密度的变化.实验考察铀和铅的质量浓度为1~2 000 mg/L.结果表明: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显著影响;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均小于1 mg/L;铀对枯草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为500 mg/L,铅对枯草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为 1 000 mg/L.同时,对以上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其各自的应用范围,为重金属对微生物毒性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3种污泥对活性黑KN-B的生物吸附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研究了好氧污泥、厌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对染料活性黑KN-B的吸附和降解。结果表明,这3种污泥对活性黑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R~2为0.9665~0.9859)和Langmuir模型(R~2为0.9460~0.9906),但3种污泥对活性黑这种染料的吸附量较小;并且厌氧污泥对活性黑的吸附能力优于好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实验还发现,3种污泥对活性黑的脱色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而不是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性甘蔗渣对Cu^2+和Zn^2+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改性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有显著提高,对Cu^2+和Zn^2+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根据Langmuir方程,PMDA和EDTAD改性甘蔗渣对Cu^2+的吸附量分别为60.21和33.45mg/g,对Zn^2+的吸附量分别是70.53和36.53mg/g。两种改性甘蔗渣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30min内均可完成,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模拟动力学过程得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以EDTA溶液为洗脱剂对吸附Cu^2+和Zn^2+的改性甘蔗渣进行洗脱再生,再生的吸附剂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