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人 《沿海环境》1999,(7):13-13
随着我国开采铝矿、炼制铝及铝制品的增加,尤其是大量使用生活铝制品和使用含铝制剂治疗疾病等,使人类接触铝的机会日益增多,人体内含铅量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人们一般认为铝不能被肠道吸收,使进入胃肠道会由粪便很快排泄出去.但是,根据最近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并不能严格控制铝的吸收,吸收后亦难以迅速地从体内排出,结果便引起血液及组织内铝含量增高.有关资料介绍,原始人体内含铝量约  相似文献   

2.
铝对小麦的毒性及小麦抗铝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铝对植物的毒作用以及植物抗铝机理,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H4.4)铝胁迫对小麦的铝抗性品系TAM202和铝敏感品系TAM105的根和叶细胞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麦对不同形态铝的吸收.结果表明,小麦主要吸收单核铝,抗性品系小麦TAM202吸收铝较少;在低浓度铝作用下TAM202培养后其营养液pH值显著升高;在不同浓度铝作用下,铝敏感品系TAM105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表明铝对TAM202的叶片影响小于对TAM105的影响.2个品系小麦根细胞壁的组分含量在铝胁迫下发生变化.在75μmol·L-1铝作用下,TAM202中细胞壁的蛋白及己糖和糖醛酸的含量均升高,表明铝可能促进细胞壁成分的合成,对植物抗铝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研究证实,铝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对人体、动物还是对植物均存在毒性。铝对人体及动物的毒性铝对人体及动物的毒性首先是在探究阿耳滋海默氏病(Algzheimer' sdisease)的病因时发现的。此病又叫早衰痴呆症,它使人早衰并丧失记忆力,逐渐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研究发现集中在患者大脑细胞中的铝比正常人高10—30倍。1965年,克拉特兹(Klatzo)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铝中毒的兔脑内出现了阿耳滋海默氏病特有的神经原缠结病变。1973年,克拉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苗期体内铝离子存在方式、形态和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铝在马尾松幼苗体内的存在方式、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①松苗吸收的铝主要积累于根部,只有较少量的铝转移至地上部分;②针叶内铝离子主要以束缚态的方式存在,根内束缚态与自由态的存在比例大致相当;③铝离子在表面自由空间大部分以三价铝离子的形态存在,其中针叶内约占63~85%,根内占41—67%;④铝离子在根组织内的含量以外皮层为最高,中柱最低,呈现为从内向外增多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进行了缺磷和Fe~(2+)诱导,形成相同厚度铁膜后进行了铁膜成分和铝毒缓解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铁膜的主要成分Fe(Ⅲ),约占总铁量的77%~84%,且水稻根表铁膜可以作为磷库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根表铁膜中Fe、P含量与根系Al和根表铁膜中Al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根表铁膜促进了根系对Al的吸收。Ⅱ优3027根尖Al含量明显小于红良优166,表明缺磷和Fe~(2+)形成的铁膜不能阻止根系铝的吸收,耐性基因型根尖的预饱和作用能缓解一定铝毒。而铝敏感型水稻根表P对根表Al的吸附具有抑制性,暗示了铝敏感型水稻P对缓解Al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对镉的吸收累积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食用含镉大米引起骨痛病以来,世界各国对镉污染环境的问题极为重视,有关环境中镉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镉来自地壳矿藏中,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使它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土壤,尔后又被植物吸收,再随食物进入人体和动物体,最后还会回到地壳中去。研究作物吸收和累积镉的规律,对调整这一循环过程保护人类免受危害,以及对作物污染  相似文献   

7.
氟是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必需元素,氟过量和氟缺乏都会影响到人体健康.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长期堆置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对煤矸石中氟浓度水平和氟的形态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矸石中全氟含量平均值为364.87 mg/kg,远高于200 mg/kg的全球土壤氟含量平均水平;不同岩性的煤矸石中全氟含量(平均值)的排序为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砂岩>石膏岩;煤矸石中不同形态氟的含量排序为残余态>无定形铁铝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结晶铁铝结合态.  相似文献   

8.
邓绍坡  骆永明  宋静  滕应  陈永山 《环境科学》2010,31(12):3018-3027
对某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土壤、蔬菜进行采样,分析其中PCBs的含量;根据获得的大气中气态及土壤中PCBs的含量,应用Trapp作物吸收模型对该地区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含量进行模拟预测;根据模型机制,分析了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来源、构成及影响蔬菜对PCBs吸收的因素;利用美国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环境中PCBs被蔬菜吸收后经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Trapp作物模型可较好地依据土壤及大气中PCBs含量预测叶菜类蔬菜中PCBs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蔬菜中7种PCBs总和实测值为51.2μg.kg-1,模型预测值为39.9μg.kg-1;大气中气态PCBs是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主要来源,模型预测表明其贡献率高达98.8%;蔬菜吸收PCBs的途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辛醇-大气分配系数(Koa)影响蔬菜中PCBs含量及构成比例;蔬菜吸收PCBs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与lgKow、lgKoa有很好的乘幂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表明lgKoa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大气气态PCBs被蔬菜吸收后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是气态PCBs的10 000多倍,非致癌风险则增加了近200倍,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蔬菜吸收、积累了空气中毒性更高的高氯代PCBs,经口摄入PCBs的毒性因子极大增加;二是成人每天食用蔬菜摄入PCBs的量相当于正常情况下成人通过呼吸空气摄入PCBs量的71倍多.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酸雨的PH是在皮肤和胃肠系统允许范围内的,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危害,而是以间接的方法,将河水中有毒金属如汞、铅、镉、铝或铜通过三条途径引入食物链危害人体:(1)酸雨使湖水或河水中的有毒金属化合物如甲基汞等沉淀下来,留在饮水中或被鱼吸收。人通过吃鱼受害。(2)在中和能力弱的土壤中,正常固定在土壤中的金属被酸雨洗涤,流入湖或河中,或渗入含水层,污染饮水水源。(3)酸性强的饮用水侵蚀容器和管道的金属部分,增加饮水中的金属含量,危及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机制及胶原代谢水平,实验将100只4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染铝组(430mg·L-1Al3+)与对照组(蒸馏水),通过饮水染铝,每隔30d处死染铝大鼠和对照大鼠各10只,设立5个观测点,最长染铝时间为150d.同时,用电子秤每30d称大鼠体重1次;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用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Ⅱ型胶原C末端肽(CTX-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铝中毒模型复制成功;随着铝暴露时间的延长,染铝组大鼠体重在染铝6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染铝组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逐渐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CP、Ⅱ型胶原合成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CTX-Ⅰ和CTX-Ⅱ含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分别在铝暴露90d、60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长时间铝暴露可致铝在骨与软骨中蓄积,并使骨与软骨中结构性胶原减少,引发骨与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1.
铁盐和铝盐作为饮用水絮凝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农村中主要使用明矾作为絮凝净水剂,城市生活饮用水主要用无机净水剂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碱式氯化铝等。近年的研究工作证实:铝对人体、动物以及植物均有毒性,尤其是因为人和动物不能严格控制铝的吸收量,吸收后又不容易迅速排出体外,体内积蓄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发生铝中毒病症,如早衰痴呆症、骨质脱钙、骨萎缩、嗜睡、贫血以及厌食等症状,因此人们长期饮用铝盐处理的水,会助长体内铝盐的积累。对铁盐净水剂  相似文献   

12.
超声提取环境样品中苯并(a)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 言 生物试验表明,苯并(a)芘(简称BaP)是一种有强致癌性的有机物。它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大气、水、土壤以及一些粮、油、肉等食物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BaP,形成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监测环境中BaP含量的工作,正在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3.
彭建雄  薛安  赵华章  杜莲英 《环境科学》2008,29(9):2513-2517
以正硅酸乙酯(TEOS)、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EDMS)、?-氢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APDES)这3种硅烷偶联剂为硅源.合成了新型的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这3种絮凝剂的铝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种系列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中,硅源、碱化度(B)、Si/Al摩尔比对铝形态分布都有影响.其中,碱化度对铝形态的影响较大.3种产品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随碱化度的增大,Al,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Alh和AIr含量则明显上升.以TEOS为硅源的产品中,Al为主要形态;以DEDMS为硅源的产品中,硅源对铝形态的影响不明显;以APDES为硅源的产品中.Alh则为主要形态,其含量随Si/Al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14.
4株外生菌根真菌对Al3+吸收与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明霞  袁玲  黄建国  周志峰 《环境科学》2015,36(9):3479-3485
本研究采用液体培养方法,分析了4株源自不同生境的外生菌根真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t 715)、Suillus luteus(Sl 08和Sl 14)、Gyroporus cyanescens(Gc 99)]细胞对铝的吸收与吸附,旨在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抗铝的机制,为减轻树木铝害、指导抗(耐)铝菌株的筛选和保持森林健康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Al3+对菌株Pt 715和Sl 08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可明显抑制Sl 14和Gc 99的生长;各供试菌株铝的吸附和吸收量均随培养液中Al3+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可见环境中Al3+浓度是影响菌根真菌铝吸收量的关键因素;耐铝菌株(Pt 715和Sl 08)吸收的总铝及单位菌丝吸收的铝量较铝敏感菌株(Gc 99和Sl14)少,这可能是其对铝不敏感的原因之一.此外,增加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亦可能是外生菌根真菌缓解铝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铝冶炼企业产生的大修渣、残阳极、铝灰、二次铝灰、烟尘等均为危险废物,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了对铝冶炼企业固体废物的特征及环境危害进行归纳分析,采集了多家电解铝、再生铝和铝灰加工企业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样品的物相组成、重金属和氟化物的浸出毒性及含量分析其危险特性.结果表明:金属铝、氮化铝、氧化铝是铝灰及二次铝灰中的典型特征物相;β-氧化铝可作为指纹特征用于识别铝灰及二次铝灰的工艺来源,其通常存在于电解铝液加工过程产生的铝灰中,而罕见于再生铝液加工过程产生的铝灰中.电解铝企业废物中Cu、Zn、Cd和Pb的含量显著低于再生铝和铝灰加工企业(P < 0.05).依据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标准,此次采集中76.2%的样品累计毒性物质与标准值的比值≥1,累计毒性物质总含量超标.其中,47.6%的样品同时存在有毒物质总含量≥3%,14%的样品同时存在致癌物质总含量≥0.1%.毒性物质含量主要与重金属和氟化物相关,氟化物对铝冶炼企业固体废物毒性影响最大,重金属次之,电解铝企业铝灰氟化物含量显著高于再生铝和铝灰加工企业(P < 0.05).依据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此次采集中电解铝、再生铝和铝灰加工企业废物样品氟化物浸出毒性的超标率分别为60%、17%和0%,再生铝企业铝灰样品氟化物浸出毒性显著低于电解铝和铝灰加工企业(P < 0.05).研究显示,铝冶炼企业相关危险废物的主要环境风险来自金属铝、氮化铝、氟化物和重金属,其反应性危险特性主要与金属铝、氮化铝相关,毒性危险特性主要与氟化物、重金属相关,在铝灰加工过程中减少含氟精炼剂的使用将有助于降低二次铝灰的毒性危险特性,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 污泥中含有某些可被农作物吸收的成份,因此近年来将其施用于农田者渐渐增多。但是,污泥中还含有zn,pb,Cr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它既影响作物的生长,又可积蓄于粮食中危害人类。所以无论是污泥的应用,还是处理,都需要对其重金属含量加以定量测定。与污水分析相比,污泥方面的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金鱼(Carassius auratus)对颗粒态镉的鳃吸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相平衡态镉浓度不变(0.01mg/L),增加水铝矿颗粒吸附态镉暴露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金鱼(Carassius auratus)对颗粒态镉的鳃吸收,结果表明,鳃中镉含量均随态镉暴露浓度增加,且镉/铝含量比明显高于水相,从而证实了颗粒态镉的鲁鳃吸收有效性,金鱼鳃吸收态镉的主要过程是:随水流流经鳃表面的颗粒态匐会着在鳃表粘液上,在鳃部微环境下,吸附的镉发生解吸而被鳃部细胞吸收,颗粒物及未被吸收的镉在鳃丝表面短暂停留后与脱落粘液一起随水流从鳃部排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慢性铝暴露对大鼠铁代谢的影响,将100只4周龄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摄铝组(430mg·L-1,以Al3+计)与对照组(蒸馏水),饮水染铝,每隔30d处死染铝大鼠和对照大鼠各10只,实验周期为150d.同时,在不同时间点(30d、60d、90d、120d、150d)测量大鼠体重,并进行协方差分析.最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固相竞争ELISA和比色法检测血浆Al、Fe、转铁蛋白(T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含量及总铁结合力(TIBC).结果表明,在摄铝前期(90d前),染铝对大鼠体重无显著影响,而后期(120d后)染铝对大鼠体重抑制作用较大.在实验周期内,各时间点间对照组血浆中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摄铝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变化较大.各时间点摄铝组血浆中Al含量及Al/F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d时摄铝组血浆中F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60、90、120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50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60d时摄铝组血浆T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90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30、60d时摄铝组TIBC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d时摄铝组sTfR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铝可干扰大鼠体内铁的代谢,影响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123个人体发样中微量元素铜、铅、锌、铁、钙进行测定。分析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含量变化情况和原因,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除了氧和硅两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外,铝的含量亦极丰富.它以极复杂的铝硅酸盐形态存在.约占地壳总重的8.13%,占总容积的0.47%.空气、水和煤中都有不同量的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