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了通信电缆、光缆及材料环境试验研究概况.进行了线缆土壤腐蚀数据积累及规律性研究,取得了大量数据和研究成果.将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中,为线缆的护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维护和制定标准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线缆制品及其材料自然埋藏于大庆苏打盐土中,周期性测量土壤环境的相关数据,研究试件腐蚀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各种线缆外护套的性能没有明显劣化;铅的腐蚀程度为中等,涂漆钢带的腐蚀程度较重,铝的腐蚀程度严重(发生穿孔)。金属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是苏打盐土的pH值高达10,以及电阻率很低、土壤微生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3种试验环境对2种不同型号铝合金线缆组件直流电阻与电压降的影响。方法 首先,以2种不同型号航空用铝合金导线(各包含3种不同线径)组成的铝合金线缆组件为试验对象,开展潮湿、盐雾、振动3种环境试验;其次,利用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直流电阻测试方法与电压降测试方法,得到环境试验前后线缆组件的电气性能数据;最后,采用均值处理等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3种环境条件下铝合金线缆组件的直流电阻、电压降的变化规律。结果 铝合金线缆组件经潮湿与盐雾试验后,锡镀层无明显起泡、起皱和脱落;潮湿试验后,所有线缆组件直流电阻值均有所增加,且随着线径增加,直流电阻值的增加速率降低;盐雾试验后,几乎所有线缆组件的直流电阻与电压降都降低;振动试验后,所有线缆组件的直流电阻值均有所增加,然而增加值不超过3.2%,且振动试验后几乎所有线缆组件的电压降都降低。结论 铝合金线缆组件的端子镀层对潮湿与盐雾环境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有效避免了腐蚀膜层等的形成,降低了环境对铝合金线缆组件电气性能的影响。相比电压降,线缆组件的直流电阻对环境条件更为敏感。盐雾环境对铝合金线缆组件的电气性能尤其是直流电阻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端子镀层的防护,变化值小于10%。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线缆材料在拉萨自然环境试验站中1~2年的短周期试验性能变化。线缆高分子材料在土壤环境中性能变化较小,而在大气环境中力学性能有所下降,HDPE耐环境性能、应力开裂性能下降26%;金属在土壤环境中腐蚀较轻。拉萨大气与土壤自然环境对材料的短期腐蚀(老化)作用比较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洋大气模拟环境下,电连接器不同安装防护工艺方法的环境适应性。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电连接器,以不同的安装防护工艺装配在典型结构材料制作的安装板上,在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下,验证其不同的防护效果。结果电连接器线缆的不同防护工艺将对电连接器基本电性能造成直接影响,安装板与电连接器接触面的防护工艺不同将对其基体材料的腐蚀程度造成很大差异。结论采用热缩管对连接器线缆进行有效的密封能保护电连接器内部结构,避免腐蚀介质的侵蚀对电性能造成影响,电连接器安装(包括方盘安装和气密螺母安装),应对其安装接触面进行填角密封,且安装板前后两面都需要进行密封。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升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预评估准确性和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资源的应用水平。方法按照四同原则"同类型材料、同种试验环境、同种试验方式、相同性能"梳理研究重庆市环境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余年积累的橡胶、塑料、合金钢等军工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数据。结果提出了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的概念,简述了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的主要作用,初步构建了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体系框架,提出了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的2种应用方法,并剖析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列举了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的应用步骤,并以军工高分子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估为例进行了说明。结论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标杆数据体系评估同类型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水平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飞机典型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lectricalWiringInterconnectionSystem,EWIS)故障件和线缆及微动开关的南海环境暴晒试验结果为依据,研究了海洋环境下EWIS的腐蚀故障规律、腐蚀类型和形成原因、及电气性能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EWIS腐蚀失效形式多样,易导致间歇式故障频发,电气性能及屏蔽效能下降等。从适海性的角度提出了应从选材、设计、使用维护和故障数据分析利用等方面来提高EWIS的海洋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海洋环境中材料腐蚀数据采集处理网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电话公网为传输栽体建立以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中心辐射青岛、厦门和三亚3个海水试验站的材料腐蚀数据采集计算机网络平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通道电偶腐蚀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将该系统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可实现远程实验数据自动采集。同时为了有效地管理、存储和实现数据的共享,研究建立了海洋环境材料腐蚀与防护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材料腐蚀数据。在分析研究大量腐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反传(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腐蚀预测模型。从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9.
飞机铝合金结构腐蚀损伤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飞机LD2结构材料的加速腐蚀试验数据,提出了数据拟合、神经网络、时间序列3种腐蚀损伤预测方法,并对3种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预测精度及预测外延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时间序列方法的预测外延性较好,能够以较高精度预测未来一段时期腐蚀损伤的发展趋势及损伤程度。因此,应根据研究需要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腐蚀损伤预测。  相似文献   

10.
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和研究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讨论了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和研究在军工材料开发、应用及其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的技术内涵、试验与研究的模式和军工材料开发到武器装备应用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试验与研究的总体战略和目标。结合国情。提出了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与研究和关键材料体系环境适应性数据完善.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自主保障能力建设.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技术的提升等3方面重点发展和研究内容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缆索拉力的实时监测技术和装置,以保障海工装备的系泊安全。方法 以导向滑轮的主承力构件滑轮轴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对滑轮轴结构进行改造,研制缆索拉力监测新结构新装置,将求解大径长比滑轮轴剪力问题转化为测量局部特征点的单向变形,并通过实尺度试验得到标定系数,间接推算缆索拉力,将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度。结果 经过仿真分析与试验标定表明,滑轮轴特征点的变形与缆索拉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缆索拉力280 kN为界,可分段线性拟合缆索拉力标定系数,测点1系数为0.312 4和0.137 6,测点2系数为0.269 9和0.098 2。 结论 本文研究的监测技术和装置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海工装备系泊缆索的实时拉力,兼具高可靠性、低成本、易实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中,锚索预应力的取值对抗滑桩的内力计算影响较大,其计算方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总结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锚索与桩变形的协调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沉积物中发现一种丝状多细胞微生物-电缆细菌,该菌属于变形菌门的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电缆细菌通过远距离电子传输将沉积物表面的氧还原与深处缺氧层的硫化物氧化电耦合进行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调节氧分子和硫化物迁移转化.电缆细菌有3种连接方式,表层存在脊段结构进行电子运输,并在富含硫酸盐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这种新型的多细胞合作方式对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促进沉积物硫化区铁锰的溶解,并抑制硫和磷等元素的释放.此外,电缆细菌参与硫化物和烃类污染物的降解,为污染沉积物生物修复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电缆细菌的发现、生理代谢、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海底电缆敷设工程检验工作的图纸资料审查、施工检验及完工试验三个阶段中应采取的安全对策,以提高海缆施工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田景富  刘宏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63-467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出现及山区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公路边坡问题日益突出,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公路边坡支护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诸多的设计施工实践,综合论述了预应力锚索结构构造和原理、设计、施工原则和施工监测,应用效果和优越性,对有关理论、工艺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推广这些新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下电缆的隐蔽性、动态性、网络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地下电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与难度.给出了一种GIS综合安全监管开发模式,以解决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数据的动态更新等难题,对系统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A major bottleneck for data-based policy making is that data sources are collected, managed, and distributed by different institutions, residing in different locations, resulting in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e use of dispersed data for agricultural systems research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sources, which means to ensure consistency in data interpretations, un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to respect legal regulations of privacy, ownership and copyright, and to enable easy dissemination of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AMLESS integrated database on European agricultural systems. It contains data on cropping patterns, production, farm structural data, soi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current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policy information. To arrive at one integrated database, a shared ontology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which facilitat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paper details this process, which can be re-used in other research projects for integrating data sourc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eScience 的发展,大量的科研信息化。如何综合应用共享的信息资源,再次产生新的科研成果,为科研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支持,是信息化研究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信息聚合与WebGIS 技术支持的黑河流域信息化平台,主要通过Mashup 与WebGIS 技术搭建该信息化平台,重点研究科研信息的聚合应用。基于WebGIS 与信息聚合的黑河流域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黑河流域空间信息的聚合共享,以更直观快捷的方式实现科研信息化,数据与应用服务的共享与交换,使科研成果服务于大众,便于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新组织模式和协作环境。以地下水、土壤等数据的信息聚合应用为案例,基于ArcGIS 云平台,通过WebGIS 技术实现数据资源信息的聚合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基于美国电子政务共享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FEA)方法论和数据中台思想,采用JAVA平台和SOA框架,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科研数据为主,整合全社会大气科学数据资源,面向京津冀、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改善分析的核心业务需求,建设集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治理、共享、分析、发布于一体的大气环境科学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线上数据治理流程,采用多种算法实现大气业务数据集的实时质控;采用分级、分权限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共享接口动态编辑技术,建立一站式数据枢纽.结果表明:①建立大气科学数据规范分类体系,提供从原始数据、二次数据产品、大气攻关信息发布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共享服务.②建立海量多源异构综合数据集,包括空气质量、组分、污染源、气象、健康等11类,数据总量4.3 TB,包括7.5亿条数据和66万个文件.③开发交互式GIS服务和线上评估分析工具,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气象影响分析、组分变化、污染源统计四类主题数据服务.④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各课题组、七省(市)提供多种形式共享,开放104个数据接口,实现21亿条数据、2万份文件、15个专题共享,有力地支撑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作为一种成本低、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使用场景丰富的测量工具,近年来在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溯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国内外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主要有数据质量评估及数据校准,本研究总结了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校准方法. 根据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搭载平台的移动路径可将其应用分为固定路线移动监测、随机路线移动监测以及可操控移动监测三大类,总结其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个人健康暴露研究、排放源清单动态识别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与固定式传感器相比,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除受环境影响较大外,还受搭载平台的运行速度及振荡幅度影响,且校准困难;②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不足限制了其监测能力,因此应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③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能产生大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且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度较差. 因此,应通过硬件或算法升级,以提高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适应更复杂的走航环境,保证数据质量,并与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丰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