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栏条件下平胸龟的体温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型温度自动记录器,在野外围栏条件下,测定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选择体温,旨在揭示平胸龟的体温和环境温度的关系.春、夏、秋季平胸龟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其中与水温的相关性高于与暴露岩石温度的相关性.平胸龟体表温度及环境温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异,夏季高于春、秋季.夏季平胸龟体表温度存在昼夜差异,而春、秋季则无显著昼夜变化.平胸龟的选择体温无昼夜变化,平均选择体温为25.5℃.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2.
温度胁迫对草坪草生理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季型草坪草营养器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4℃.在不同温度胁迫下,各种草坪草的各项生理指标都会发生变化,如细胞膜的热稳定性、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脯氩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可以反应出不同草种抗逆性的强弱.由于涉足冷季型草坪草研究领域的人很少,因此本实验利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l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arudinacea)3个冷季型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测定.处理温度为4℃、35℃、45℃.对照25℃(室温);测定指标为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质膜相对透性.干热处理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4℃条件下是将供试材料放入温度设置为4℃的LRH-250-GS人工气温箱中进行处理,共处理4 d,每隔24 h取一次实验材料,重复3次测定.经实验测定与盆栽材料观察发现:早熟禾属材料具有叶色浓郁,质感适中等特点,在抗热性方而综合性状较好,是营建高质景草坪的前选材料.黑麦草生长迅速,5~6 d就可出苗,初期耐干热较强,抵抗低温的能力较强.实验结果为北方地区建造好的草坪提供选择草种的理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逆境条件下辣子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原产南美洲,1915年在我国云南和四川等地被发现,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外来入侵种,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对于有效预警和治理该入侵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人工设置温度梯度和自然干旱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环境胁迫条件(温度和干旱)下辣了草抗氧化酶系统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30 ℃范围内,辣子草抗氧化酶系统变化趋势不一致,MDA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在5℃、35℃和45℃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受到损伤,MDA含量显著上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氧化酶系统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在干旱胁迫后期含量显著上升.应用Fuzzy方法,对辣了草抗氧化酶在2种逆境不同水平胁迫下的动态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其对低温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对干旱环境的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下四川马尔康岷江柏种子的发芽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岷江柏(CupressuschengianaS. Y. Hu)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种子的发芽周期和最适发芽温度,以及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讨论了岷江柏的发芽特征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周期为20d,其中0~5d为准备期, 5~15d为对数期.种子发芽温度为5~30℃,适宜发芽温度为10~25℃, 5℃和30℃均不利于种子发芽.在贮藏过程中,贮藏开始阶段10℃不利于种子发芽, 10~25℃贮藏4~10mo后的发芽率没有差异.种子最适发芽温度在2003年1月、4月、7月和10月分别为25℃、10℃、15℃和25℃.在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率没有差异,而种子发芽势和达到50 %发芽的天数有显著差异.岷江柏种子的发芽周期和最适发芽温度,以及贮藏过程中的发芽特征与环境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它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表现. 图3表2参30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奶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封闭罐-气相色谱法对4种不同温度处理下奶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奶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子,温度较低时奶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速率低,而且随着奶牛粪便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在5、15、25和35℃4个处理中,奶牛粪便CO2排放速率两两之间差异显著;CH4排放速率除了5和15℃处理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两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35℃处理时N2O排放速率与其他温度的排放速率差异均显著,其他两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个低温温度段对健康Wistar大鼠进行冷应激试验,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验肌肉、脾脏和肝脏中HSP70表达的相对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时间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3种组织中HSP70表达的情况以及通过HSP70表达量的变化看是否可以将其作为评估冷应激的指标.正常饲养的大鼠环境温度为(20±1)℃,而实验组大鼠分别在(0±1)℃和(10±1)℃环境下进行低温冷应激,然后在冷应激后不同时间宰杀取组织,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SP70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0±1)℃急性冷应激条件下,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肌肉和脾脏中HSP70的表达持续增加,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2)在(10±1)℃慢性冷应激条件下,仅1wk肌肉组中HSP70的表达增加(P<0.05),其它情况下各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相应强度的冷应激可以诱导机体的HSP70表达,并且随时间延长,HSP70的表达增加,可以考虑将HSP70作为监测大鼠应激的指标.图1表2参14  相似文献   

7.
温度升高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未来温度升高对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影响,选取了华南地区常见且分布较广的11种木本植物、7种草本植物和3种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温度升高(20、25、30、35℃)的实验方法研究其光响应曲线及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木本植物中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无患子(Sapindus muloross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马樱丹(Lantana camara)的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温度下差异均不显著;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的光补偿点(LCP)和气孔导度(Gs)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的胞间CO2浓度(C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海南石梓(Gmelina hainanensis)的Gs和Ci均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在不同温度下差异不显著;凤凰木(Delonix regia)的Pmax和Gs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在30℃达到最大。草本植物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的光饱和点(LSP)、LCP、Pmax、Ci在不同温度下均差异不显著,G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升马唐(Digitaroa ciliaris)、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的Pmax和Gs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厚叶悬钩子(Rubus crassifolius)的Pmax、G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时达到最大值;LC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SP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厚叶悬钩子的Ci在不同温度下无显著性差异;金钟藤的Ci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达到最大值;薇甘菊的Ci和温度呈正相关。与木本和草本植物相比,温度升高对藤本植物的Pmax、Gs、LCP和Ci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种植于室外水体中,萌发后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幼苗,在冬季降温期间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叶片的FV/Fm和光响应恢复曲线.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低于7℃的条件下菹草叶片FV/Fm显著降低(P<0.01).水温回复到9~10℃后,FV/Fm逐渐增大;光强的降低有利于FV/Fm的恢复.进一步研究植株的光响应恢复曲线发现,第4-10天,水温<7℃,菹草叶片有效荧光产量(ΔFV'/Fm)的光响应能力和暗恢复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热耗散能力和暗恢复能力也显著降低,发生光抑制的可能性增大.当水温升高到9~10℃时,Δ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降低和实验天数的增加逐渐得到恢复.因而,水温9~10℃可能是冬季菹草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临界温度;菹草在低温(<7℃)、高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光抑制,导致PSII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海洋底栖纤毛虫的种群动力学,揭示不同温度和食物条件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以一种潮间带常见且占优势的大型底栖纤毛虫——叶状突口虫(Condylostoma spatiosum)为对象,通过在室内15℃、20℃及25℃下分别投饲等边金藻、牟氏角毛藻、杜氏盐藻和三角褐指藻,进行种群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叶状突口虫的增长率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15℃下的增长率远低于20℃和25℃下.同时,不同食物也对增长率产生了明显影响:杜氏盐藻投喂组的纤毛虫在3种温度下均获得较高的增长率(25℃下达0.692d-1)和最大的种群数量,等边金藻投喂组则在增长率和最大种群数量上均较小,而15℃下牟氏角毛藻投喂组的种群增长率最低(仅0.103d-1).统计分析显示,食物和温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叶状突口虫种群增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01).本研究表明,底栖纤毛虫在较高温度和较佳食物条件下可获得更高的种群增长率.由于底栖纤毛虫的多样性(大小、食性等)及食物因子(类型及品质)的复杂性,以及食物与温度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经由不同温度和食物条件测得的种群增长率进而估算的纤毛虫生产力可能产生较大差异.因此,在底栖微食物网模型构建时应同时考虑温度和食物的交互影响.图1表3参20  相似文献   

10.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的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了甲基异柳磷、单甲脒、克草胺、嘧啶氧磷等四种农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探讨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25℃时四种农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甲基异柳磷270.8d,单甲脒6.5d,克草胺602.7d,嘧啶氧磷55.9d;当温度升至50℃时,四种农药的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原来的2.0—10.8倍;改变pH亦会影响水解速率,甲基异柳磷和单甲脒均随pH增加水解大大加快;克草胺则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嘧啶氧磷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1994年12月~1995年4月对黑眉锦蛇进行了人工越冬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此蛇冬眠温度为5~8℃,高于8℃以上时出现活动;阳光直射可调节蛇洞温度;保持供应饮水在越冬期很重要;越冬期自然损失率为18.09%,体长并有缩短的现象,其体长缩短率为4.55%;冬季仍然出现蜕皮现象。  相似文献   

12.
水体表面微层的环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戴树桂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4,13(4):287-295
水体表面微层是大气和水体间的界面,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可影响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及最终归缩。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的参考文献,对表面微层的采样及各类物质的表面微层的行为做了系统的论述,指出了研究的难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光合作用对夏季高温强光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春季品种强势、夏季品种夏珍白1号和秋季品种鲁白8号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ssp.Pekinesis(Lour)Olsson)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在莲座末期或结球初期,叶片光合作用对夏季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在高温、强光下的光合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夏珍白1号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极值明显高于强势和鲁白8号,光合“午休“现象较轻;中午12:00时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夏珍白1号、强势较高,鲁白8号较低;室内人工控制高温、强光下,夏珍白1号的光合速率较高,鲁白8号较低;利用直线方程求得大白菜的温度补偿点为55℃左右,品种略有差异,夏珍白1号(56.97℃)高于强势(54.81℃)和鲁白8号(54.40℃)。图5参13。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作物耐铝性差异及温度对作物铝毒的效应,结果表明,铝首先伤害根生长,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其中对大麦和蕃茄的危害尤为明显,并导致出现缺素症。耐铝能力为水稻>大豆>大麦>蕃茄,而它们的耐铝机理不完全相同。铝对作物的毒害因温度而异,作物在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受铝伤害最明显。作物体内的铝含量有随铝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并明显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电磁辐射场对微生物细胞的“非热效应”,选用几株工业微生物(产L-精氨酸钝齿棒状杆菌A6,产L-赖氨酸钝齿棒状杆菌LB6和产胞内SOD酶酵母菌S1)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置于2μm-1mm频段电磁场接受辐射处理后的试验样本细胞对热的承受能力提高,表现为在较高温度下细胞生长速度的增加,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对辐射刺激有更明显的敏感反应,较低pH可以一定程度地强化辐射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还进一步证明了以上效应产生于电磁辐射场的“非热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热效应或微生物的自发突变。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在较高温度和饵料密度下实验室小批量培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休眠卵产生的时间及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该轮虫高温较低温时休眠卵产生得早;未见饵料密度对休眼卵的产生时间有影响;前期培养于适宜温度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轮虫种群,产生休眠卵的数时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区域内建筑物表面温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城市区域内建筑物的表面温度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屋顶面的差异,得出屋顶表面温度时间变化呈现不对称性;昼间各壁面温度的数值和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小于屋顶表面温度;昼间屋顶面和各壁面的变温率具有不同特征,屋顶面多数时间处于增温过程,东向壁面的变温率为下降趋势,西向壁面为上升趋势。其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以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HaNPV多角体蛋白在宿主不同组织中的时相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亲和凝胶过滤层析对多角体蛋白多克隆抗血清进行纯化,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用于ELISA法检测中肠、血淋巴、脂肪体中的多角体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中肠在感染24h含量最高,48h最低,72h较48h略有升高,96h和120h与72h基本保持一致;血淋巴在感染48h含量最高,然后下降至96h,120h又稍有升高;脂肪体在感染72h开始增加,直至120h.三种组织中多角体蛋白含量变化并不同步.从表达的时相性看,与NPV的感染过程基本一致,即从中肠至血腔再到脂肪体.免疫电镜观察表明,感染72h的中肠,在胞浆中合成的多角体蛋白此时已转运到细胞核中  相似文献   

19.
张永奇  房倚天  王洋 《环境化学》2003,22(6):537-541
考察了炭化温度对流化床飞灰制活性焦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 :炭化温度的高低对成型活性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满足其它性能的前提下 ,炭化温度的最佳范围为60 0℃— 70 0℃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焦其强度大于 95 % ,硫容为 80mgSO2 ·g- 1 ,碘值大于 5 5 0mgI·g- 1 ,收率约为 42 % ,符合活性焦的商业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人体负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于由其污染导致的环境和健康损害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的热点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居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体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