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形势复杂严峻,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十四五”和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了生态环境风险的概念、分类,系统梳理了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损害赔偿等领域的国内外管理经验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我国生态环境风险管理面临的痛点与难点问题,从树立生态环境风险法治管理理念、构建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战略布局、建立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控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强化经济和社会治理手段助力风险管控、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业务化工作体系等六个方面,系统提出了加强我国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更有效地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上期回望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美丽中国全民共同行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化解邻避问题、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积极方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要素—领域—任务”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之后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阶段,即“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在“污染减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和“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战略领域的划分逐步明确,环境规划要素逐渐充实,落实任务更加精细。而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的充实提高过程中,即“十二五”到“十三五”,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制度创新”三大领域。要素方面,通过推进“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使气、水、土三要素治理纲举目张。任务的重心则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发挥“要素—领域—任务”体系优势,支撑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十四五”规划应在要素层面全面覆盖且重点突出,领域层面系统整合并统筹协调,任务层面具体落实且创新机制,助力建成适应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国家对现代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研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为下一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完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工业企业环境安全事故又称为自然灾害诱发的技术事故(Natech).我国是工业大国,重化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Natech风险不容忽视.开展Natech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我国Natech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防范和降低区域Natech风险.目前,我国Natech风险基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支撑我国Natech风险防控实践.本文从Natech风险发生机制、风险评估、风险感知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Natech风险研究现状,初步梳理了Natech风险的基本理论,并对我国未来Natech风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我国Natech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重要手段,有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项目环评、规划环评,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政策)评估的环评体系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体系,但是全链条环评管理在制度联动、衔接融合和管理闭环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制度体系,须加快构建功能定位明确、责任边界清晰、衔接关系顺畅的全链条环评体系;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评管理、排污许可等制度之间“四联动、三融合、两闭环”的基本模式。建议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制度顶层设计,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深化政策创新试点,强化能力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管理》2020,(2):F0004-F0004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机构,以及对日环境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和窗口。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业务领域包括生态环境科研成果的评估、推广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重大专项管理,环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和环境政策社会风险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研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研究,环境标志认证管理,绿色消费促进和工业生态设计研究与咨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监督管理,污染源调查技术研究和数据管理,国际环境问题研究与交流等。主办《中国环境管理》期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管理》2021,(2):F0004-F0004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机构,以及对日环境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和窗口。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业务领域包括生态环境科研成果的评估、推广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重大专项管理,环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和环境政策社会风险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研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研究,环境标志认证管理,绿色消费促进和工业生态设计研究与咨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监督管理,污染源调查技术研究和数据管理,国际环境问题研究与交流等。主办《中国环境管理》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机构,以及对日环境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和窗口。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业务领域包括生态环境科研成果的评估、推广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重大专项管理,环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和环境政策社会风险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研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研究,环境标志认证管理,绿色消费促进和工业生态设计研究与咨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监督管理,污染源调查技术研究和数据管理,国际环境问题研究与交流等。主办《中国环境管理》期刊。  相似文献   

10.
乐益矣  曾铮 《四川环境》2023,(1):293-299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改革,多元化局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监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当前生态环境监管的背景、“互联网+监管”的背景及系统介绍,重点从环境执法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决策3个方面研究“互联网+监管”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牵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和指示板报告,对中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中国的SDG指数在全球整体排名中呈逐步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相关指标总体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目标评级偏低;SDG指数和指示板报告采用的评价指标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关联性不强;中国的统计数据难以满足测量2030年议程的数据需求等。为实现联合国倡议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快建立中国本土化评估指标体系,形成SDGs指标年度报告制,建立SDGs实施机制,建立与2030年议程相适应的统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气候金融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要素。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和《巴黎协定》的签订使得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文章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和国际气候金融发展趋势,从气候金融政策发展、气候金融机构及其产品和服务、气候金融风险管理三个角度梳理中国气候金融发展现状和内外部障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气候金融发展的中国应对策略,认为应健全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金融供给,完善行业体系;健全法规约束,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加快采取雄心勃勃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显得尤为重要,但资金机制一直是我国适应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亟须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国际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基本情况,然后选取适应进程较为完善的美、英、德、日等典型发达国家,分别从适应政策体系、国内适应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等三个方面梳理总结各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最后分析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启示。研究发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是各国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主要动因,发达国家重视适应政策的法制化,但政策力度和运行模式有所不同,公共部门是各国适应资金的主要来源,私人资金潜力尚待挖掘,国际气候援助注重减缓与适应并重,但援助力度有待加强。未来我国应从完善适应气候变化顶层设计、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资金保障机制、提高适应气候援助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完善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本文立足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现状,重点从强化制度约束性、机制协同性和政策指导性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分区、建立以氮磷污染物为重点的陆海协同排放管控制度、完善以监测评估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监管制度、建立以入海河流和海湾为重点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完善以海洋生态补偿和赔偿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等重点任务,可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废物焚烧标准体系,防控废物焚烧环境风险,本文对欧盟废物焚烧指令与我国焚烧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分别对专用焚烧厂和协同焚烧厂从废物运输到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适用于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的焚烧以及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控制。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对不同规模的焚烧设施采用统一标准,以日均值和半小时均值为污染物排放限值,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与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相比,我国废物焚烧标准涉及废物联合利用处置的相关条文较少,内容不详,项目缺失。我国烟尘、HCl的排放限值均在欧盟标准限值6倍以上,SO2的排放限值是欧盟标准的4~8倍。除CO、NOx的排放限值外,其他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明显高于欧盟标准限值。我国采用抽样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可能在日常排放值的95%置信区间外,不具备代表性。我国可借鉴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的成果制定协同焚烧标准,并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考虑采用日均值或半小时均值的评价方法,提高我国废物焚烧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水污染防治发展历程和总结不同阶段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特点,提出了面向203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建议,以期为2035年美丽中国水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现代化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理念,其核心是以低碳技术创新来减少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进而实现兼融现代化与环境保护的"有质量的"经济。该理念虽受到各国的普遍接受,但发达国家主张以市场为导向来刺激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倡议以社会为导向来监管技术创新,导致出现"经济—技术相适应"与"社会—技术相适应"的两种生态现代化理念。通过梳理分析联合国关于低碳技术创新谈判进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两种理念的对立严重掣肘了低碳技术创新谈判的进程。对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经济韧性优势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借鉴发达国家将气候内外议题相互挂靠的方式来提升谈判话语权,以此作为两种生态现代化理念在未来低碳技术创新谈判中的双赢联结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制度分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壤环境修复属于政策驱动型产业,完善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对推动我国土壤修复健康发展、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当前已经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现状、内容特点及其在推进土壤环境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出国家层面环境管理文件和地方层面制度建设的不同特点。针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环境管理文件的不同特点,结合"十三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体现的土壤环境管理总体思路和任务要求,借鉴国际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建设经验,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即"一中心、三方向",包括基于风险管理的分级分类核心思想,重点提高政策制度操作性、提高技术标准的精细化和针对性、提高关键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三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