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损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油田套管变形现象严重,套管变形率高达22%,每年还以100多口井的速度递增。套管变形和损坏造成的套管外返液,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和不良社会影响。为此,对其采取了治理措施。主要治理工艺是:取出破损套管,更换新套管,实施机械封堵、化学剂封堵,从套管内及其上部射孔处注入水泥和堵剂。在吉林油田,应该科学合理地注水,提高固井质量,科学地计算地应力型地层,采用高强度厚壁套管,提高油层套管的抗外挤强度。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采油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采油废水。传统处理工艺多采用核桃壳过滤,处理效果不理想。戈尔膜过滤器因其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易于维修以及全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更适合现行处理工艺的改造需求,在采油废水处理中避免了一些生物与化学处理所引起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H作业区经过对节能减排中问题的总结,实施了哈得四联合站放空气回收轻烃外输、哈得一联合站二段气回收、污水闭路循环回收利用、淡化水流程优化等节能减排工程,促进了节能减排,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技术对油田三元驱采油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超声波的最佳反应频率、功率、反应时间以及絮凝剂的筛选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超声频率为28kHz,超声频率为95 W,超声时间40min,沉降分离之后添加絮凝剂PAC 25mg/L,PAM 5mg/L),测得处理后的含油污水中悬浮物含量为1.5mg/L和含油率为4.9%,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中低渗透油层注水水质要求。在不改变以重力沉降为主的传统采油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提下,为三元驱采油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钻探油、气井要进行固井,目的是防止井壁跨塌和完井后便于分层射孔、分层进行采油、气措施实行合理、安全有效开采。固井,是钻井过程中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一口油,气井,一般要进行表层、技术和油层等多次固井作业。水泥用量大,如中深井要100多吨;深井和超深井  相似文献   

6.
陆梁油田作业区原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腐蚀等原因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最终选定引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系统最终出水的BOD5为17.6mg/L,同时氨氮、悬浮物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均低于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一级B类标准值。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作业区绿化用水,节省了水资源,大大缓解了作业区缺水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近几年来试图将采油废水经过简单预处理后用于油田内道路的防尘和除冰。据报道,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已经形成了年采油废水道路泼洒量170万桶的规模。为了减少采油废水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宾西法尼亚州环保局专门制定了采油废水用于道路泼洒的实施导则,规范了采油废水从产生到运输再到使用的全过程。1992~1995年,该州对用采油废水泼洒过的道路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采集了路边池塘水、附近河流水、地下水样以及路基和周边土壤的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按该州的相关导则进行操作,环境风险可以接受。一种采油废水回用技术——道路泼洒$中国石…  相似文献   

8.
采油污水排放达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采油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目前的处理工艺及水平,得出了采油污水达标排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COD超标。简要介绍了生物氧化、化学氧化、膜分离、电解、吸附、混凝等方法去除COD的优缺点,并对采油污水中COD的去除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堡油田中心采油平台先后利用杀菌剂、脱硫剂等对硫化氢进行治理。文章通过对某井H_2S浓度及单井水质的检测,分析了其H_2S的产生原因,将H_2S治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加注杀菌剂、加注脱硫剂和加注高压生产水。提出利用自身显弱碱性的高压生产水替代药剂来治理H_2S,取得显著效果:套管H_2S浓度逐步下降并稳定在0,注水停止后H_2S浓度回升至80mg/L左右,流程中其它设备中H_2S浓度几乎不反弹且保持在安全范围浓度内。  相似文献   

10.
微乳有机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油气井稳产、增产,注水井稳注、增注。以自研多氢酸(五级电离缓速酸)为内相,柴油作为外相,通过优选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酸化助剂等,配置成均一、稳定的微乳酸体系,并对其性能和酸岩反应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该体系与传统的缓速酸体系相比,具有抗高温、缓速性能好、稳定性能与配伍性好等特点;在采油作业区应用近100口酸化井,平均有效率达90%以上,平均有效天数大于150d,注水压力下降5~20MPa。微乳酸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油/水界面超低,具有一定驱油作用,表面油包酸结构能够缓慢释放酸液,达到深部酸化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进行油田生活污水的净化及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推广使用。结合塔里木油田克拉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从废水的资源化、生态建设意义和减缓风蚀等角度出发,阐明了人工湿地建设在干旱区的重要作用;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效益分析。经分析论证,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克拉作业区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并在干旱荒漠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采油废水污染现状及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处理达标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开发地下水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地下水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分析了油气田开发存在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风险:采油污水回注/回灌风险,油水井固井中套管损坏等造成的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油水管道泄漏风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渗漏风险。提出了在面临新的地下水环境监管形势下,油气田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应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其纳入HSE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防范地下水污染;加强开发项目前期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防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采油清洁生产系列工艺技术的研究力度,自行研发了插管卡堵水采油工艺、侧钻井卡堵水工艺、带压作业技术、中频感应加热单管集输工艺、太阳能辅助电加热技术等一系列新型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采油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并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转轴技术处理现河首站采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胜利油田现河首站采油废水排放口的污染现状,提出了利用生物转轴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研究结果表明:现河首站采油废水污染严重且达标治理难度极大,采用传统物化处理工艺已不能使其处理达标。生物转轴技术具有技术上先进可行,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多种优势,可使采油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采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括了采油污水的危害、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了采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沉降法、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法、植物湿地法。生物处理技术在采油污水处理上有明显的优势。提高采油污水的可生化性以适应生物处理技术,是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0
正由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采油污水处理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悬浮物等污染物高效分离的特性,在采油污水处理工艺中引入膜技术来确保处理后出水达到油藏地质条件对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首先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采油污水水质条件的膜及组件形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相应的运行工艺和化学清洗工艺,形成适应采油污水水质特点的成套工艺技术和系统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絮凝剂和助凝剂,对聚合物驱采油污水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实验。通过絮凝效果的比较,筛选出两种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XN-Ⅲ和XN-Ⅳ。实验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沉降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不同去除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最优去除方法,为现场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脱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幽高阳桥     
和朋友闲谈,他听说我有觅古探幽的爱好,就对我说在我们平顶山市东边的高阳山下的姜店村,有一座现在还有行人和车辆过往的高阳红石古桥,值得一看。他还对我说,姜店村是个普通的村落,但村上的红石古桥很是不普通。他的话,激起了我要到姜店村一探究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30年来中原油田高强度、大面积的石油开采,高强度注水采油和超采地下水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凸现。通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面积增大,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壤、水体污染五个方面阐述了注水采油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公共设施和建筑物的破坏、水土污染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