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中国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深入和规范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环境教育教耐也面临着相应挑战。本通过研究中国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不足,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为具体对象.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环境教育教材中实现情意目标与知识技能巨标的融合、在呈现方式上借鉴当前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编制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路线,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发展历程1965年,英国率先提出了“环境的思想,这种传统的环境教育目的是使人们了解破坏环从而自觉地对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又不损害下”。可持续发并明确指出了它们是(中国211994)。这种发展既包括也包括社会的进步和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使环境变,环境教育已从单纯的面向环境保护的教育,转向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即: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审视环境问题,教育要为学生提供上述的知识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作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经跨越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3000美元的门槛,正在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体制,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定位,迈出新的步伐。催人奋进的发展背景,需要教育直面新的问题与机遇,进行新的改革,尤其是对教育的核心——课程框架与教材内容结构进行新的构筑,以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更好更快为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上海将以“先一步、高一层”为目标,率先完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任务。经过三年多的理论观念层的先行研究,二年多的行动研究,和一年…  相似文献   

4.
网上环境教育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3P”策略和强化模式,在山东省成功地得以实施,并形成了良性发展之势。此举贯穿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持续面向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需要,实现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和附加值使网上环境教育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通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道德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的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加强调了以儿童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为此环境教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深入和规范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环境教育教材也面临着相应挑战。本文通过研 究中国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不足,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为具体对象,探讨了如 何在小学环境教育教材中实现情意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的融合、在呈现方式上借鉴当前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 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编制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路线,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召开“全国绿色学校表彰大会”以来,上海市环境教育工作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新创建了50多所绿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绿色学校总数已超过200所,其中3所全国绿色学校,36所市级绿色学校和170所区、县级绿色学校。以“绿色学校”为抓手,进一步拓展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上海在探索确立学校环境教育渠道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教育目标定位,分主渠道、辅渠道两大块,分别包含必修、选修及活动若干科目或项目来进行。并注意几个要点:一是列入主渠道的学科教学目标要与环境教育目标有响应性;二是要通过课程的多领…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中小学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姚亚萍 《环境教育》2002,(5):18-19,43
2001年6月18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并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逐步推广新的课程体系。一年多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实验和培训工作层层推进,新课程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随着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新课程改革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教育是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并且已经成为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出现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它的开设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提供了又一条有效途径。因为这一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实施特点等许多方面与环境教育有着相通之处,很好地认识它们之间的相通性,并在实施中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刘健 《环境教育》2002,(3):23-24
渗透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方法。所谓渗透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学校课程中的地理课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科目之一。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在地理教育中更深入地推行环境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在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就地理课程性质而言,提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基本理念中…  相似文献   

11.
周佩德  王晟 《四川环境》2000,19(2):71-72,76
环境道德对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阐述了环境道德的内涵 ,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 ,对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德育方法的正确实施,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综合教育法、精讲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并实现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书吏是古代埃及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一个阶层.培养书吏的教师们通过让学生抄录教谕文献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其中涉及到谦虚、忍耐、敬神忠君、公正和不贪婪等传统道德以及对长者、对上级、对弱者和其他人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本旨在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要求及与此相适应的学校德育内容的更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的积极意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当代人的利益不应当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为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应与之相适应,即教育学生要关注环境、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关注子孙后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状况调查资料的分析,说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整体上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对于一些道德问题的看法,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德育教育工作主动性;着眼学生思想特点,增强德育教育工作针对性;抓好德育方法创新,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是当前大学德育的重要问题。运用传播学理论模型,从信源特征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德育的有关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途径,旨在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Food has become a prominent object of everyday moral discussions.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gender,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country of origin are connected to moral foundation endorsement in food-related moral thinking. Respondents were university students (N = 371) from Finland, Denmark, and Italy who completed a word association task, in that given stimulus words were “ethical food” and “unethical food.” Results showed a presence of five moral foundations in the data, and indicated high prevalence of the Purity/Sanctity foundation in food-related moral thinking. As expected, gender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he endorsement of the Fairness/Reciprocity and the Purity/Sanctity foundations. Also, between-country differences emerged in four of the five moral foundations, indicating that even within Europe countries ma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eir endorsement of foundations. The results also verified the previously found effect of political orientation in three of the five moral foundations, although the study used a completely new and different type of metho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study concludes by proposing more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ies where the focus is on the specific objects of moral thinking.  相似文献   

19.
The ethics of technology use has tended to arise from the theory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human life and society and thus introduces a bias into moral assessment of such use. I propose a dialectical method of morally assessing a technology use without such a preset notion. Instead the assumption is that the moral agent is as responsible for use of a technology as for any other moral action of the agent, that is, the individual’s use of a technology is a moral action that can be morally assessed. I apply this outlook to automobile use, weighing its moral pros and cons, such as in terms of autonomy,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land use, health hazards, and other moral drawbacks arising from the technology’s use or non-use. Although the conclusion leaves the final moral assessment undecided, the method points to a way fairly to assess morally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human betterment and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concerns, minimizing biases from assumptions of the role or nature of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20.
Some writers have suggested that it would be desirable to assess the state of the Earth'senvironments by making use of a concept of ecosystem health. We subject this suggestion toscrutiny first by calling attention to obscurities inthe notion of an ecosystem and then by callingattention to obscurities in and objections to someviews about ecosystem health. Finally, we note, thateven if ecosystem health can be adequately clarified, there are reasons for saying that whetherwe are morally obligated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some ecosystem depends on other circumstances. In many possible circumstances we would not beobligated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a particulareco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