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GB13223-2003对GB13223-1996做了修改:调整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取消了按除尘器类型和燃煤灰分、硫分含量规定不同排放浓度限值的做法;规定了现有火电锅炉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的时限;调整了折算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过量空气系数。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按时间段规定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适用于现有火电厂的排放管理以及火电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运行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  相似文献   

2.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核心制度,政府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对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污行为等进行许可,以排放标准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非达标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污许可限制。然而,现有的部分行业排放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科学技术支撑方法不足、与环境质量改善难以挂钩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要求。本文在研究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支撑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排污许可制的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健全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标准支撑为目的,提出了现行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3.
固定源合规制度是确保固定源企业将排污许可证中载明的要求得以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规定,也是将排污许可制度打造为固定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美国固定源合规监管经验和当前国内排污许可实施基础,构建了固定源排污许可合规管理制度。所构建的制度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固定源企业需提交的排污许可合规报告为主要合规监管环节,将政府部门对于固定源企业的合规监管分为以合规报告为主的书面核查和企业现场核查两个环节,并在整个合规监管过程中贯彻数据管理,设计了企业合规报告、政府核查报告、核查类型及任务、核查评估方法、合规信息公开及违规处罚方式等关键内容,以节省对于固定源企业污染排放合规监管过程的环境执法资源和提升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健全技术规范体系,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HJ 1120-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通用工序》,指导排污单位水处理设施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水处理通用工序涉及行业众多,类型复杂,行业排污特点差异大,该规范主要适用于采矿类、生产类、服务类等三类行业。采矿类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陆地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其他采矿业。生产类包括制造业,电力(不含发电和电力供应)、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服务类包括交通运输、客货运火车、汽车站(场)、客运港口、机场、教育等。该规范根据三类行业排污单位水处理设施的不同特点,对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填报、废水产排污环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及自行监测要求等内容分别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新标准兼顾电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分三个时段规定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了到2005年和2010年火电厂应执行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限值,有利于火电厂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新标准对不同时期的火电厂建设项目分别规定了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即1996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执行第1时段排放控制要求;1997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三五"时期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本文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认为要强化与现有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的统筹衔接,建立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许可限值响应机制,完善排污许可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夯实法律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气污染源监测采样孔开设位置的有关问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研究,近日做出解释,全文如下:一、为保证固定污染源排放烟尘监测取样的代表性,在企业立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按有关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的要求,使采样孔位于合适的位置。二、对受场地限制,致使烟道较短,无法满足有关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中采样位置要求的火电厂和其他排放烟尘的固定污染源,应按照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中烟尘监测孔位置的要求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排放烟尘固定污染源的监测采样位置应按照环保行业有关标准的…  相似文献   

8.
甲烷是强势的短寿命温室气体。甲烷深度减排是实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相比其他排放源,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最经济高效。但是仅靠部分企业的自愿减排行动将无法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明确减排责任、建立和健全甲烷法规标准体系是实现减排的重要 保障和依据。文章以美国为例,概述了联邦《清洁空气法》框架下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排放源控排技术绩效标准 和大气排污许可证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联邦油气排放源甲烷等大气污染物控排技术绩效标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最新绩效标准提案的重点措施,并对中国未来油气甲烷法规的制定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化行业申领新版排污许可证的经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化行业在申领排污许可证时,需综合考虑核算边界、生产参数、排放标准及排放量核算方法等关键因素。通过对相关标准、规范的解读,结合企业在新版排污许可证申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做法,明确了核算边界、产排污设施、污染物种类、排放口类型、生产参数、排放标准、核算方法等相关信息的选取方法和确定原则,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依法规范管理各类企事业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通过排污许可制对所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实现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管理模式.随着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推进,在排污许可证执行中存在企业自查不到位、自行监测不全、台账记录缺失等问题.归纳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废物焚烧标准体系,防控废物焚烧环境风险,本文对欧盟废物焚烧指令与我国焚烧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分别对专用焚烧厂和协同焚烧厂从废物运输到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适用于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的焚烧以及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控制。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对不同规模的焚烧设施采用统一标准,以日均值和半小时均值为污染物排放限值,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与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相比,我国废物焚烧标准涉及废物联合利用处置的相关条文较少,内容不详,项目缺失。我国烟尘、HCl的排放限值均在欧盟标准限值6倍以上,SO2的排放限值是欧盟标准的4~8倍。除CO、NOx的排放限值外,其他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明显高于欧盟标准限值。我国采用抽样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可能在日常排放值的95%置信区间外,不具备代表性。我国可借鉴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的成果制定协同焚烧标准,并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考虑采用日均值或半小时均值的评价方法,提高我国废物焚烧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氮氧化物是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然而,受现有氮氧化物排放监测和喷氨控制技术的精度、反馈时效等因素的限制,为提高脱硝效率保证性,电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过量喷氨现象,未完全反应的氨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二次颗粒物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的演化及实施效果,对煤电机组氨排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推进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过程中应开展脱硝过量喷氨现状调研,鼓励企业开展脱硝系统优化,加强复杂烟气环境下氨监测技术研发,完善脱硝氨逃逸日常环境监管,推动氨排放全生命周期转化规律基础研究和大气环境效应评估,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的综合环境效益,也对其他行业超低排放政策推进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现代环境保护的内在逻辑入手,指出我国环境法治正处于从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并认同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环境许可制度应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核心制度。接着对环境许可制度进行基本的理论分析和简单框架梳理,认为环境许可制度是以法治完善和科技发展为支撑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的内容细化和体系构建,并强调在风险预防原则下,环境许可不应局限于排污许可制度。然后分析了欧盟与德国在环境许可一体化上的趋势与不同,进而提出我国环境许可制度的趋势。探讨了与环境许可制度紧密相关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度,认为基于技术的环境标准面临内生性、系统化和动态完善的要求,环境许可制度需要面向环境质量达标体系转型。本文还分析了德国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型变革与许可制度衔接的经验。最后,小结对我国环境许可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排污许可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点源管理制度。"十三五"以来,我国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体系进入快速高效构建期。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后小康社会"时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与实施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在充分研究目前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经验,提出"后小康"时期排污许可制改革的路线图。围绕环境质量改善,通过"后小康"时期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使得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更加完善、内容规范细致,让排污许可制真正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确保"十九大"提出的"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何棠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3):132-136
2021年3月起施行的《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是中国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排污许可制自改革之初便对自证守法理念予以关注,其后又以法律形式对相应管理要求进行了规定。但现实中对企业自证守法的理解却存在争议,需确定其含义并进一步运用规制理论进行法理定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规制标准、守法监督和违法应对三方面探析企业自证守法机制之现状,并试图提出增加激励性规制和优化企业组织建制的完善建议,以期透视“受规制的自我规制”模式在中国法上的成长空间,为排污许可制的功能增进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承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工业部门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工业领域实现科学、精准碳减排的关键靶点。本研究首先剖析了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以2015年为基准年,面向2035和2050年美丽中国建设两阶段战略目标,研究提出了工业园区碳减排的目标、路径和潜力,以期为园区深化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园区CO2排放总量约为28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碳捕集等低碳路径,2015-2050年全国园区预期可减排CO2 18亿吨,在2015年基础上减排60%以上;其中,2015-2035年减排8亿吨,2035-2050年减排10亿吨。  相似文献   

17.
改善流域水质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流域水污染排放管控体系和手段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流域尺度还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水污染管控体系。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流域排放管控体系,构建了三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排放管控模式,并以成都江安河流域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对比了三种模式在固定源排放管控方面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管控模式能很好地实现水质达标目的,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时段水环境容量的利用率。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流域标准管控模式的方案和流域精细管控模式的方案对于固定源的逐月允许排放量分别为流域简化管控模式的1.3~1.6倍和1.5~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