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调节细胞通透性促进天蓝色链霉菌蓝色素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蓝色链霉菌分批发酵中,36h时一次加入20mg/L的青霉素,色素浓度和分泌率分别提高了26.2%和39.2%;与一次性添加青霉素相比,分多次添加可使色素浓度再提高9%,但分泌率没有明显变化。DMSO浓度为6g/L时,色素浓工和分泌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0.5%和50%;2-50g/L的DMSO对菌体生长没有影响。36h时lg/L的吐温80,色素浓度和分泌率分别提高了16.9%和37.5%,60h时加入0.2g/L浓度的SDS,色素浓度较对照基本相当,但分泌率却提高了16.1%。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2.
焦亚硫酸钠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O2体内衍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sodiummetabisulfite,SMB)对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TOCs)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结果表明,SMB可增大TOCs和IK,且具剂量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10μmolL-1的SMB不影响TOCs的激活过程,给药前后TOCs的半数激活电压为(3.15±2.29)mV和(4.72±1.92)mV(N=8,P>0.05),不改变其斜率;但10μmolL-1的SMB却非常显著地影响TOCs的失活过程,给药前后其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53.6±0.45)mV和(-38.85±0.68)mV(N=8,P<0.01),也不改变其斜率.10μmolL-1的SMB显著提前IK的激活过程,给药前后IK的半数激活电压为(-11.98±3.50)mV和(-33.21±5.67)mV(N=8,P<0.01),不改变其斜率.SMB显著增大TOCs和IK,使IK的激活过程提前,抑制TOCs的失活过程,从而导致细胞内K 通过K 通道外流增加,进而可能对DRG神经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图6参16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葡萄叶片和花粉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叶片和花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 经pH2 .5 和pH2 .0 的酸雨处理后叶片在短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可见性受害伤斑,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2) 酸雨使叶片SOD活性及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并且这些指标的变化与酸雨pH值有显著的相关性.(3)叶片对酸雨处理引起的生理伤害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4) 酸雨对叶片的生长和花粉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咪唑类离子液体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Cl])对酵母细胞的增殖生长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C8mim][Cl]处理酵母细胞,研究离子液体对酵母细胞增殖和菌落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酵母细胞外液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判断膜通透性的大小和[C8mim][Cl]对细胞膜性结构的损伤。结果显示,0.1 mmol·L-1的[C8mim][Cl]延长了酵母细胞到达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在6~9 h之间对酵母细胞的增殖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1 mmol·L-1的[C8mim][Cl]使酵母细胞增殖不能到达对数生长期,对酵母细胞的增殖一直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小菌落的数量增多。当平板内[C8mim][Cl]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完全抑制了菌落的形成。[C8mim][Cl]处理酵母细胞后,细胞外液中OD280、OD260的值显著升高。研究表明,细胞膜等膜性结构通透性的增加是离子液体[C8mim][Cl]抑制酵母细胞增殖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按照毒性试验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对斜生栅藻的影响,测定了半数抑制浓度(IC50)、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藻细胞通透性的变化,观察了80mg/L[BMIM]Cl处理96h对藻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Cl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率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 48h IC50、72h IC50和96h IC50分别为103.77、76.44和68.49mg/L.藻细胞对[BMIM]Cl有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CAT和SOD活性随[BMIM]Cl浓度升高而降低.[BMIM]Cl对藻细胞的细胞膜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藻细胞通透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同时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了[BMIM]Cl的影响,造成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断裂,线粒体嵴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SDBS、EDTA、Cd、Hg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EDTA、Cd、Hg的共同作用对水稻幼苗的叶片和根部蛋白质的合成的影响均大于对照,但相互之间由于处理的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不同复合处理水稻幼苗的叶片和根的MDA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也不同.水稻通过保护酶系统对伤害有一定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ZK菌株发酵产物捷安肽素用于柑桔采后的生物防治,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接入时间的捷安肽素对柑桔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um)和绿霉菌(P. Digitaum)的抑制效果,并与常用化学杀菌剂抑霉唑、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作比较. PDA平板上,柑桔绿霉菌比青霉菌对捷安肽素敏感.在柑桔果实上, 53.86 μg/mL捷安肽素处理下,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和5.28%,比对照低95%和94.72%.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87和2.18,比对照低73.73和97.82.捷安肽素作用于柑桔绿霉菌1 h内,菌丝体内K 含量迅速下降,为对照绿霉菌K 含量的37.53%, 1 h后菌丝体内K 含量变化趋于平缓.捷安肽素作用于柑桔绿霉菌12 h内蛋白质、核酸缓慢泄漏, 12 h后蛋白质、核酸含量变化趋于平缓.实验结果表明:捷安肽素可以迅速改变绿霉菌细胞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The effect of Ca^2 on the removal of Alexandrium sp. LC3 under HDTMAB str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toxic effect of HDTMAB on Alexandrium sp. LC3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presence of Ca^2 , especially under 4 mmol/L of Ca^2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e SH group and MDA content of the cell membrane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weremeasu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 content of cell member increased, the MDA content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decreased whenAlexandrium sp. was treated with Ca^2 and HDTMAB complex, compared with using HDTMAB only.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Ca^2 mightpromote HDTMAB stress resistance of Alexandrium sp. LC3 by reducing the permeability and increasing the stability of cell membrane.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450MHz低功率波辐射离体人红细胞,从分子水平研究微波对红细胞膜的影响。选择功能密度为0mW/cm62,5mW/cm^2,10mW/CM^2,辐射时间为30m,in,结果显示10mW/cm62的微波对本人红细胞有较为明显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细胞电泳地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细胞膜表面微小改变的生物学方法,当膜表面电荷密度分布受影响时,细胞在等强度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率会发生改变,根据电泳速率的改变,可以判断外源性物质对细胞膜是否具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