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袁海飞  王刚  徐敏  未碧贵  常青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3985-3993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新型重金属絮凝剂二硫代羧基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DTMPAM).分别以含Cu~(2+)单一水样及含Cu~(2+)、EDTA的混合水样为考察对象,研究DTMPAM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对Cu~(2+)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中DTMPAM对Cu~(2+)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水样pH值为2.0~6.0时,Cu~(2+)的最高去除率在93.85%~97.49%之间.EDTA对DTMPAM除Cu~(2+)呈抑制作用,随着体系pH值的降低,这种抑制作用减弱;高pH值体系中,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在混合体系中,EDTA与DTMPAM存在配位竞争作用,高pH值体系中EDTA的配位竞争作用占主要优势.在单一体系和混合体系中螯合絮体DTMPAM-Cu的分形维数与Cu~(2+)的去除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絮体分形维数越大,相对应的Cu~(2+)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92.
王刚  李嘉  袁海飞  徐敏  常青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6):2402-2410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母体,通过化学反应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分子链中,制备出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采用低浊水样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絮凝实验研究PEX分别与Fe (Ⅱ)盐、Fe (Ⅲ)盐对水样中浊度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PEX单独处理低浊水时,水样的初始浊度和pH值对PEX除浊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除浊效率随着初始浊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pH值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当初始pH值位于PEX等电点附近时,浊度的去除率可达到最高,初始浊度为10.0,15.0,30.0NTU,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8.46%,91.17%,92.73%.PEX与Fe盐共同除浊时浊度的去除率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投加Fe (Ⅲ)盐后浊度的去除效果总体上优于投加Fe (Ⅱ)盐后的效果.PEX与Fe盐共同除浊和PEX单独除浊时的絮凝作用机理不尽一致,Fe盐的加入可起到一定的电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93.
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分区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规划分区管理是国内外流域治理的普遍经验,为逐步改变中国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两张皮”的局面并促进两者的真正结合,阐述了进行流域规划分区的必要性和意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强化了分区、分级和分类防治的策略,构建了流域一控制区一控制单元的三级规划分区管理体系,提出了分区原则和方法,明确了流域、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范围及边界的划分方法,将8个重点流域划分为37个控制区、315个控制单元,确定了“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格局。同时筛选出118个重点控制单元,分为水质维护型、水质改善型和风险防范型3种类型,分类制定差异性的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方案,为未来流域的精细化水环境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海门市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海门市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域生态系统现状及特点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环境、结构、稳定性3个方面24个指标的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熵权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趋向亚健康的状态;熵权模糊综合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反映保护区各生态要素的健康状况,其评价结论更趋近于保护区客观现状,更适用于海洋保护区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95.
甘肃省植被与对流层甲醛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可以截获和吸收大气中的颗粒物、SO2和NOx等,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净化作用,但也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对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以甘肃省为例,利用卫星资料反演手段,解译了2008-2016年NDVI(植被覆盖指数)和对流层HCHO(甲醛)柱浓度,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甘肃省2008-2016年NDVI空间分布梯度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年际动态不显著,季节性动态显著,与对流层HCHO柱浓度时空分布及动态有一定的相似性.②甘肃省对流层HCHO柱浓度和NDVI的年变化范围分别为7×1015~11×1015 molec/cm2和0.22~0.25,并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③甘肃省NDVI和对流层HCHO柱浓度的分布与气象因素(如辐射、气温和降水量)有关,并且甘肃省中部对流层HCHO柱浓度分布还与甘肃省人类足迹分布特征相似.研究显示:甘肃省中部人类足迹指数高,HCHO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甘肃省西部和南部人类足迹指数低,HCHO主要来源于自然排放.   相似文献   
96.
文章总结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墨累—达令河流域、以色列、莱茵河流域等国际实践,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推进“四水”统筹、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转变高耗水方式、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协同治理等建议,以期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7.
巯基功能化重金属处理剂是人们目前关注的重金属废水新型处理药剂,已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就近年来巯基功能化有机高分子处理剂、巯基功能化无机介孔处理剂、巯基功能化磁性纳米处理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在种类开发、制备工艺和重金属捕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模拟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结果表明,《水十条》的实施:①起到了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的作用,将拉动我国GDP 累计增加56 964 亿元,其中直接贡献占13%,间接贡献占87%;累计增加非农就业岗位398 万人,其中直接贡献占29%,间接贡献占71%.②将拉动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安装、环保技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关联间接带动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③在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仍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环保投资有利于带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简化处理流程,采用CS2、NaOH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PEX(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以含Cu2+水样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初始ρ(Cu2+)、pH、共存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以及浊度对PEX捕集Cu2+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螯合絮体中Cu2+的回收情况.结果表明:PEX对含Cu2+水样具有很好的捕集性能,Cu2+去除率最高可达到100%;PEX对Cu2+的去除效果随着水样初始pH的升高而增强,但pH位于PEX等电点处时,Cu2+去除率有所降低.在较低的PEX投加量下,水样中共存的NaCl、CaCl2、NaNO3、Na2SO4、柠檬酸、焦磷酸钠对PEX去除Cu2+均可起到促进作用,而共存的EDTA、氨基乙酸、浊度对PEX去除Cu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PEX投加量后,可减弱或消除上述影响.螯合絮体采用HNO3溶液进行静态浸泡30 d后,Cu的回收率可达100%.研究显示,PEX能有效去除和回收水样中的Cu2+.   相似文献   
100.
水是黄河流域关键的生态要素,在黄河立法中明确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在深入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在解决黄河流域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流量保障、排污口监管、河湖生态缓冲带等关键制度建议,并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