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07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009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揭示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在解析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影响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采集实际数据,采用LISREL软件进行模型评价,以获取各个影响因素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岗位质量影响较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68,岗位质量同时对作业负荷产生影响,影响系数达到0.67;人因安全管理水平、人因安全控制策略与岗位适应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1、0.85、0.96。  相似文献   
92.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无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赣江无机氮是鄱阳湖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查明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赣江无机氮的影响对鄱阳湖的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年1月和6月对赣江干流和主要支流NO-3-N和NH+4-N的浓度测定,通过不同空间尺度和土地类型等级划分,利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赣江无机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的子流域划分方式对赣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无机氮浓度的相关性有较大影响.与NO-3-N相比,选择更小的子流域划分尺度有助于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NH+4-N浓度的影响;在温度较高、微生物活动强烈的季节,也应选择更小的子流域划分尺度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无机氮浓度的影响.一级土地利用分类下,赣江流域水田、水域对NO-3-N起"源"作用,林地、草地起"汇"作用;居民建设用地对NH+4-N起"源"作用,林地起"汇"作用.二级土地利用分类下,水田中丘陵水田是赣江NO-3-N浓度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平原水田,山区水田最小.居民建设用地中的城镇用地和其它工矿建设用地是赣江NH+4-N的主要污染来源,农村用地是NO-3-N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93.
根据1957—2012年全国6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作物潜在蒸散量,对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分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于Arc GIS及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潜在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6 a来,全国年潜在蒸散量在616~2 128 mm之间,河西走廊、南部岭南地区、海南岛以及华南沿海作物潜在蒸散量较大,而在黑龙江一带、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区东部,潜在蒸发量较小。各分区年均潜在蒸发量均呈现减少趋势,西北诸河区倾向率最大,为-12.22 mm/10 a;影响潜在蒸散量的因子中,第1主成分为热力学因子,第2主成分为水分因子和辐射因子,第3主成分为地理因子和空气动力学因子,第4主成分为高程因子。  相似文献   
94.
概述了国内外开展生物燃气工程的背景,对安徽省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模式、生产工艺、产品利用情况、运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5.
采用甲醛检测仪、有机气体检测仪等测试分析了桂林市宾馆、商场、候车室、家具城、文化娱乐场等公共场所的甲醛和TVOC浓度。结果显示:候车室和文化娱乐场所的甲醛、TVOC合格率均为100%;宾馆、商场、家具城的TVOC合格率分别为98.7%、98.9%、95.0%,甲醛合格率分别为78.8%、91.1%、85.0%;皮革制品、家具板材等为主要的甲醛和TVOC污染源。  相似文献   
96.
基于聚类分析法利用数据之间距离系数进行分类的原理,建立空气监测点位聚类分析优化模型,结合阜新市地形、气象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布设优化应用,优化结果表明:距离相似水平取d=0.3时,环保局(B点)与人民公园(C点)监测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相似性最高,合并为1点,增设气象台监测点位作为清洁背景点,4个点位构成阜新市空气监测新网络;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对优化后监测点位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优化后SO2浓度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84,PM10相关系数为0.968,NO2相关系数为0.973。CALPUFF模型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表明优化后的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具有客观环境代表性;监测点位优化与检验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COD和SO2两种污染物开展总量减排工作,预期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构建起来的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为中央政府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减排数据,是减排取得成功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减排数据核算体系来对总量减排的成功进行制度性解释。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描述了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其基本职责,整理出了自下而上的数据生成、流动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数据核查、反馈机制,归纳出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相较于传统环境统计的基本特征:一是设立了区域督查中心和各级总量控制部门等专门的组织机构;二是数据的双向流动机制,中央拥有对减排数据的审核权和最终确定权,并且会将正式确定后的数据逐级反馈给地方政府并应用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考核当中去;三是在数据核算中采用环境监测数据,并因此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四是减排工作全过程数据核算。这些新特征使得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得以提升减排数据质量,对地方政府可能的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将减排绩效与地方政府考核相结合,通过政治激励促进地方政府开展减排工作;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减排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但现有数据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监测数据利用不到位而导致行政成本较高、减排量核算细则"一刀切"导致政策公平性缺失等亟需改进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安徽北部农村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安徽北部农村地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采集了26个农村地下水样品,测试分析了Mn、Zn、Cu、Pb、Ni、Cr和Cd七种重金属,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污染物Mn、Zn、Cu、Pb和Ni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21×10~(-10)a~(-1)、8.46×10~(-11)a~(-1)、2.93×10~(-10)a~(-1)、8.29×10~(-10)a~(-1)和2.89×10~(-10)a~(-1),均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和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等级标准(1×10~(-4)a~(-1)),基本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危害;致癌污染物Cd和Cr饮水途径健康危害平均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44×10~(-6)a~(-1)和1.93×10~(-5)a~(-1),超出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与环境部和英国皇家协会推荐标准(1×10~(-6)a~(-1)),Cr甚至超出19倍,为研究区首要污染物,应引起环境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
杭州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12年杭州地区(杭州、桐庐、建德、淳安)大气颗粒物监测仪TEOM1405D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该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杭州、桐庐、建德、淳安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0.0±25.7、46.5±22.0、42.1±21.8、36.9±21.2μg·m-3,空间上呈现至北向南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受边界层高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影响,4个站点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基本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其中秋、冬季PM2.5超标日数高达80%左右.杭州地区PM2.5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型特征,其峰值出现时间与人们的早晚出行高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比不同站点PM2.5浓度变化可以看出人口密集城市区域气溶胶浓度要显著高于乡村地区.通过拟合小时平均值最大出现频率得出杭州地区最具代表性大气状态下PM2.5的浓度值为21.2μg·m-3.风向风速与PM2.5浓度的关系表明杭州主要以本地污染为主,桐庐受本地污染和区域输送双重影响,建德主要表现为区域输送.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3个典型草原文化遗址地区1960—2010年32个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和≥10℃年积温4个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研究区的气候总体一致呈现暖干化趋势,3个地区51 a来的年平均气温和年积温变化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都在减少,但不同年代区间变化各异。干燥度的多年变化显著性从大到小分别为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元上都遗址地区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的突变检测来看,3个遗址地区的年均气温都有突变现象,表明研究区的年均气温波动剧烈。而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的年降水未检测到突变现象,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的年降水发生了突变,说明相对于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这2个区域降水的变化更明显;从时间序列来看,年降水的突变较年均气温要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