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4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1376篇
安全科学   590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3106篇
基础理论   71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54篇
评价与监测   239篇
社会与环境   221篇
灾害及防治   17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空间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课题,潜力释放的空间优选则是城乡空间格局统筹的基础。基于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构建经济发展潜力、居住便利性和生态环境耦合而成的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居住适宜性空间序列,形成适宜性分区,并根据农村居民点潜力的空间分布,统筹考虑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要求,建立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优先序的选择矩阵,形成分时序、分空间的潜力释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陆渡镇、浏河镇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最优的区域主要位于沿江的东海等4个行政村,次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陆渡等3个行政村,第三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斑竹等10个行政村,第四优先潜力释放区域包括天浜等6个行政村,最后释放潜力的区域主要是陆渡镇和浏河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最后,提出了不同区域潜力释放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三峡库区小江回水区二氧化碳分压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9月~2010年4月在三峡库区与小江交汇的回水区的典型段面测量了该区域水体表层水和水体内部两部分水体中的有关物理化学参数,并利用这些水化学特征值通过水化学平衡模型计算出该区域水体CO2的分压。得出该区域水体中的CO2分压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变化特征。并对该区域有关水质参数与CO2的分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其相关系数。指出了水体CO2分压与水体碳循环的关系。通过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这一典型回水区域水体的CO2分压的分析研究,可望为三峡库区及其它同类型区域水体的二氧化碳分压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案例,也为今后进一步从事水库温室效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The nicotine-degrading bacterium HZN1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and identified as Shinella sp. based on it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16S rDNA gene. Strain HZN1 is capable of using nicotine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in the mineral salts medium.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for strain HZN1 growth and nicotine degradation were 30°C and 7.0, respectively. It could degrade approximately 100 % of 0.5 g L(-1) of nicotine within 9 h. Three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were produced by the strain HZN1 and identified as cotinine, myosmine and nicotyrine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nicotine-degrading strain from the genus of Shinell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HZN1 could be potentially employed in bioremediation of nicotine. Our findings would provid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biodegradation of nicotine.  相似文献   
995.
为科学评价磷在河道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上海市进木港和苏州河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形态、吸附特征及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2种沉积物中碎屑钙磷(De-P)浓度最高,闭蓄态磷(Oc-P)次之,其他形态磷浓度相对较低,而活性磷中以铁磷(Fe-P)为主;(2)2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均符合线性方程,在4.0h时基本达...  相似文献   
996.
将万州区牌楼段的长江水与金属离子混合,通过测定荧光光谱得出,在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较低(1.0×10-7 mg/mL)时,长江水中的腐殖质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而使荧光强度降低,而在更高浓度时,则由于吸附/解吸作用而使荧光强度增强.三维荧光谱图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了其与腐殖质的基团反应类型.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7.
大宝山矿区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区铁龙拦泥坝至凉桥河段水体中溶解态的重金属进行了调查,应用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发现,水体中非致癌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导致平均个人年风险排列顺序是Cu〉Pb〉Zn,最大值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值分别是2.14×10-7 a-1和4.13×10-7 a-1,小于国际防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平均个人年风险5.0×10-5a-1。致癌物Cd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值分别是3.52×10-4 a-1和4.53×10-4 a-1,大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同时也大于非致癌物3~4个数量级。另外,通过对枯水期沉积物的重金属总量分析,发现凉桥槽对坑支流受水体pH的影响,导致其沉积物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根据Long和Macdonald利用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建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发现除冷水泾外,其他采样点的平均效应中值指数(mERMQ)值都大于1.5,可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对当地底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我国从事大型废钢加工设备生产的企业较少,设备使用也不普遍,与我国第一钢铁生产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对我国大型废钢加工设备生产使用情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介绍。指出进入"十二五"时期后,我国废钢加工设备研制生产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国废钢产业将进入全面振兴时期。  相似文献   
99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Drinking water containing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compounds (EDCs) endangers human health, and researching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相似文献   
1000.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