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446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于2010年12月以及2011年6月采集了大亚湾9个站点的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浮游细菌DNA指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浮游细菌DNA指纹比较丰富,冬季和夏季样品中分别共得到32条和33条条带,每个样品得到的条带数为18~25条.DNA指纹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8~2.88和0.80~0.93.DNA指纹条带数与温度和盐度明显正相关,而与p H、DO、透明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果说明PCR-DGGE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但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方能较全面反映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2.
浸入式短流程超滤膜生产工艺过程膜污染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青如  肖萍  肖峰  乔春光  秦潼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1,32(5):1351-1356
以江苏芦泾水厂膜技术改造工程为对象,从水质、膜工艺特征结合生产运行过程以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膜污染的组分构成,评价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获取较优的清洗顺序.结果表明,原水以憎水酸(HOA)和亲水组分(HIM)为主体,质量分数各占40.34%和28.48%.溶解性有机物(DOM)则以芳香性蛋白质Ⅱ类物质为...  相似文献   
103.
在总结回顾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数据录入、汇总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进一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4.
基于GIS技术开发的DSS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以GIS为基础,以模型方法为驱动的环境信息系统,其中涉及的环境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和门类繁多的特点。该文探讨了设计此系统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基于GIS和各种模型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该文介绍了DSS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内容,包括软件需求说明?数据需求说明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6.
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利用狐尾藻?菹草?苦草?伊乐藻?金鱼藻?篦齿眼子菜?轮藻等7种沉水植物对受污染的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沉水植物对水体总氮?总磷均有显著去除作用,在试验的27d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百分率分别为80.31%,89.82%;重点对7种沉水植物引起水体总氮浓度下降与时间的关系作回归分析,所得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总氮浓度呈负指数形式衰减?该文还研究了水体总氮浓度与去除速率之间的关系?每种沉水植物在试验的总氮浓度范围内(2.628~16.667mg/L)去除速率随总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TN_t曲线和V-TN曲线在大型水生植物系统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卫星观测的青海高原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OMI-MLS对流层臭氧总量数据集对2005—2019年青海高原对流层大气臭氧总量进行提取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布格局及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OMI-MLS对流层臭氧总量数据在青海高原的适用性良好.③海高原的多年平均对流层臭氧总量分布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受地形和大气环流形势影响较大.海东市的对流层臭氧总量最高,其次是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玉树市的对流层臭氧总量最低.对流层臭氧总量月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倒V"型特点:峰值位于6—7月,谷值位于1月,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对流层臭氧总量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异质性强,夏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低.③近15年青海高原对流层臭氧总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速率为0.22 DU,4个季节的对流层臭氧总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冬季的对流层臭氧总量增加速率最快,其次是春季、夏季,秋季增加速率较慢.④影响青海高原对流层大气臭氧总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和降水,而次要因子表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8.
杨文涛  谯鹏  刘贤赵  雷雨亮 《环境科学》2020,41(12):5236-5244
PM2.5时空分异特征认知对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意义重大,本文从空间多尺度的视角出发,利用空间模式分析方法与地理探测器,对2011~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PM2.5年均浓度时空分布格局及成因进行探究,从而揭示PM2.5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PM2.5年均浓度相对稳定,无明显趋势,国家与区域尺度PM2.5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现"W"型变化,整体上看,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东部、西部与东北.②由空间模式分析结果可知,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中国的东部、中部以及新疆的西南地区,低值聚集区则集中在青藏、云贵高原以及大兴安岭地区.③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证实:城市化因素中人口密度是国家与区域尺度上PM2.5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同时,产业、能耗与交通因素对PM2.5分布格局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在区域尺度上,除了人口密度因素之外,工业用电量与公车总量对中部地区PM2.5年均浓度影响较大,东部地区是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与道路面积,东北地区则为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与城市绿地率,社会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9.
张婷婷  乔秀臣 《化工环保》2021,40(6):594-600
采用同轴喷雾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处理2,4-二氯酚(2,4-DCP)模拟废水,考察了水质、废水流量、载气流量、放电频率等关键操作参数对2,4-DCP去除的影响。自来水中的CO32-/HCO3-能够中和生成的硝酸/亚硝酸(载气含N2),同时也能清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因而不利于2,4-DCP的去除。在DBD反应器的操作参数中,载气流量对于活性组分的产生及气相到液相的传质有显著影响,是最为关键的操作参数。反应器操作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放电过程。同轴式反应器和废水雾化对污染物的矿化有利。在废水流量50 mL/min、载气流量15 L/min、放电频率17 kHz的最佳条件下处理60 min,2,4-DCP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9.77%和31.85%。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参考其他生态系统常用的基线判定方法,研究探讨了海洋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基线判定方法,分析并提出了海域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筛选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经对比验证,筛选出的参照点位得出的损害基线与案例实际历史监测数据接近,参照点位的状态能够代表评估区域溢油发生前的环境状态,这表明通过该指标体系筛选的参照点位可以用于损害基线的判定,建立的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筛选指标体系比较科学、有效;筛选体系所用指标常见且易于获得,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