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1209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1360篇
基础理论   210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氢能具有储运便捷、来源多样、洁净环保等突出优点,许多国家把发展氢能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氢安全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国内外氢安全领域近年来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次从氢泄漏与扩散、氢燃烧与爆炸、氢与金属材料相容性及氢风险评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氢安全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氢安全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103.
精确估算因内部环境梯度带来的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差异对评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十分重要。以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离海距离环境梯度对木麻黄凋落叶量及基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麻黄凋落叶年凋落量为(9.939±0.708) t·hm~(-2),木麻黄凋落叶量随着离海距离的增加因风力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而呈现单峰型。(2)海岸向陆地不同离海距离对凋落叶基质质量养分组分影响明显,不同离海距离凋落叶各养分含量及其变化幅度由高到低均为Ca、K、Mg和P,P、K和Mg含量随离海距离增加而降低,Ca含量随离海距离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除Ca元素外其他元素含量与离海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叶的养分再吸收及土壤本底值差异所致。(3)不同离海距离对凋落叶基质质量养分组分在时间上的影响不显著,月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显著。P、 K和Mg含量在不同梯度样地的月动态变化趋势相似,总体表现为波动变化,秋冬月份高于春夏月份。(4)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凋落物养分含量。Ca与其他元素之间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0.05),P、K以及P、Mg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K、Mg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施肥等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郭婷  丁晓强 《安全》2020,(1):36-40
为了研究化工厂选址的合理性,以山东省某化工厂为例,采用ALOHA(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模拟软件定量确定厂区内环氧乙烷毒气扩散事故的影响区域和敏感点毒气浓度,结合GoogleEarth地图对影响范围进行实地拟合。结果表明化工厂的环氧乙烷储罐泄漏后,毒气扩散到厂区范围之外,毒气浓度在50~500ppm之间的重伤区(ERPG-2)扩散距离可达1.7km,对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厂区应根据拟合结果重新规划工厂中环氧乙烷储罐的位置;ALOHA软件对化工厂选址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5.
低碳发展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当中,通过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尤为迫切。在全球大背景下正确判断中国的低碳发展水平,汲取各国有益的低碳发展经验,寻求适合中国的低碳发展路径尤为重要。从低碳发展特征指标变动出发,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全球低碳发展历史和现状水平,以及中国所处的位置。研究表明,近20年来全球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的碳生产力水平飞速提升,但是中国的碳生产力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离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不足法国的1/10,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减排压力巨大。因此,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低碳发展的5个实现路径,分别是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倡导低碳消费、建设低碳城市和加强碳汇建设。  相似文献   
106.
《环境》2011,(3):38-41
1.衣物篇 购买碳排放低的服装 穿衣不仅要时尚,还要环保,因此我们在选购衣服的时候就应该尽量选择碳排放量低的服装。  相似文献   
107.
致谢     
正本刊2013年第11期刊首语《从上海一冷库液氨泄漏事故说起》刊发后,有的读者对文中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了批评,充分反映了广大读者对《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的厚爱与支持,鞭策我们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应更加严谨、科学。在此,向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在考虑吸附与脱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室内毒物浓度的计算方法,利用剂量响应模型进行中毒定量评估.分别对纯净物、混合物的中毒定量评估方法进行阐述,并举例计算分析各种情况下概率变量达到半数致死的时间.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室内车间毒性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越来越普遍。很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氧化等危险特性,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以及废弃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江苏准安段发生的35吨槽罐车液氯泄漏事故就是一例。该事故导致周边村镇27人死亡,285人中毒。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秸秆还田后作物残体的分解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养分周转平衡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为了探索秸秆化学性质和土壤质地对黑土区土壤CO2排放和微生物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植株部位玉米秸秆(根、茎下部、茎顶部、叶)进入黑土区两种质地土壤(砂壤土和黏壤土)后的CO2排放、微生物量,并分析了它们与秸秆C/N、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部位秸秆一致增加土壤CO2排放量,激发效应值介于216.53~335.17μmol·g-1,黏壤土大于砂壤土.激发效应值与木质素/N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明显好于激发效应与木质素含量、C/N、含氮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添加秸秆增加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微生物群落氮固持的速率高于碳固持.添加秸秆后,砂壤土微生物量增加的幅度大于黏壤土,总溶解性氮含量小于黏壤土.结果说明,秸秆的木质素和氮含量均会对它的分解和CO2排放产生影响,木质素/N比木质素含量、C/N等更好地说明秸秆分解和CO2排放的差异;与黏壤土相比,在砂壤土中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取得更好的土壤碳固存、微生物量和氮素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