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558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81.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汇总京津冀区域内107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利用14时实测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资料对霾日进行判别,统计出各个站点1980~2008年中逐年及各月的霾日数.结果表明,北京、天津、河北霾天气整体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较为相似,且均呈增加趋势,非城区站点平均霾日数明显呈增加趋势,且与市区站点霾日数的差距越来越小.京津冀区域霾日数的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双峰特征,即夏季和冬季霾日数较高.空间分布表明,霾日数高值区主要位于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邯郸和邢台等地.多数站点霾日14时平均风速比非霾日低了1.0m/s以上,14时平均相对湿度则比非霾日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882.
本文探讨环境区划的基础理论——环境地域分异理论,环境区划的原则,以及环境空间特征分析和环境区划方法,并给出了北京市环境区划的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883.
北京环境辐射水平现状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按网格布点调研了环境辐射水平。北京原野γ辐射及宇宙射线室外剂量率按网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6.2及32.3nGy·h^-1,全市土壤中^238U,^232Th,^226Ra,^40K及^137Cs含量按面积加权均值分别为19.4,34.1,21.4,622及8.3Bq·kg^-1,各类水体水中U,Th及^26Ra,^40K浓度范围分别是0.12-8.94,0.02-0.66μg·L^-1及6.  相似文献   
884.
北京市常见树种叶片吸滞颗粒物能力时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维康  王兵  牛香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0):3840-3847
目前,以显微镜观察叶片微观结构已被证明是研究叶片吸滞颗粒物机理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颗粒物再悬浮法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北京市主要园林树种吸滞颗粒物的能力和叶片的表面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叶片微观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针叶树种吸滞总悬浮颗粒物(TSP)能力大于阔叶树种,排序为:油松((27.13±0.44)μg·cm~(-2))白皮松((10.74±0.23)μg·cm~(-2))五角枫((8.24±0.18)μg·cm~(-2))柳树((7.71±0.18)μg·cm~(-2))银杏((6.43±0.17)μg·cm~(-2))杨树((6.17±0.19)μg·cm~(-2)),不同时间段树种滞尘能力不一致;2观测期间,针叶树种吸滞TSP和粗颗粒物(PM10)能力随月份呈U型趋势,在8、9和10月最低,随后又逐渐上升,而阔叶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则呈倒U型趋势,在7、8月最高,但不同树种吸滞细颗粒物(PM2.5)能力随时间变化均无明显规律性;3通过对叶片表面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构观测发现,叶片表面粗糙度越大,其吸滞颗粒物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85.
北京市公园道路粉尘Cu,Pb,Zn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通过对北京市12个具代表性公园的道路粉尘取样调查,测定了粉尘中常量元素Fe,Ca,Mg,K及重金属Cu,Pb,Zn的质量分数以及pH值。结果表明,公园道路粉尘与表层土壤中的Fe,Ca,Mg,K的质量分数和pH值都非常接近,性质相似;公园道路粉尘中存在着一定的Cu,Pb,Zn含量积累现象,尤以Pb,Zn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大小的规律,总体上是市区公园道路粉尘高于市郊,市中心景山公园道路粉尘的污染指数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公园的聚类与其所处的交通位置关系密切。公园道路粉尘Cu,Pb,Zn质量分数的相关性较好,表明交通是造成公园道路粉尘中Cu,Pb和Zn含量积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6.
基于桥梁全寿命周期考虑,通过对包覆防腐、涂层防腐、密封胶与涂层联合防腐等常用防腐技术的防腐材料、施工工艺和防腐时效等进行了综合经济对比分析,得出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蚀技术具备防腐蚀材料先进性、施工质量可控性等优点,是桥梁钢构件连接螺栓的最优腐蚀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887.
海绵城市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点、线、面3种不同类型海绵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8年5—9月枯、丰水期采集到的345组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步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海绵体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同时,以Cl-为指示因子,结合其他水化学指标,研究分析了典型面状海绵体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垂向上,埋深10 m和20 m含水层地下水之间联系密切,且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埋深50 m和80 m含水层组地下水与其他含水层组无明显水力联系。在平面上,线状及面状海绵体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距离为80~100 m;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888.
The recent year‘s monitor results of Beijing indicated that the pollution level of fine particles PM2.5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o understand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Beijing, a one-year monitoring of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orrespondent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was performed in Beijing in 2001. The PM2.5 levels in Beijing were very high, the annual average PM2.5 concentration in 2001 was 7 times of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proposed by US EPA. The major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organics, sulfate, crustals and nitrate.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influenced b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the relative humidity was found. And the correlation became closer at higher relative humidity.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negtive-correlated to wind speeds,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wind speed was not good at stronger wind.  相似文献   
889.
对2013年1月于北京城区采集的40组道路灰尘样品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冬季道路灰尘频率曲线呈单峰态或双峰态分布,单峰型峰值粒径为112~237μm,双峰型第一峰值粒径为189~286μm,第二峰值粒径为42~57μm。道路灰尘平均粒径为183μm,分选性差,呈极不对称的极正偏宽峰态到窄峰态,属砂土。道路灰尘是局地灰尘和区域灰尘的混合物,且主要为跃移或短时悬浮颗粒物,对大气悬浮颗粒污染物的贡献量不大。研究4种不同道路类型灰尘发现,平均粒径从大到小顺序为快速路支路次干路主干路,分选系数与偏度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峰度无较大区别,细颗粒含量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灰尘污染贡献率更高,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潜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90.
用电设备和无线通信服务的增长导致城市电磁环境水平逐渐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电子系统正常工作构成潜在威胁。于2021年对北京城区约407 km道路上的28 578个采样点进行电磁环境监测,89%的采样点电磁环境水平在3 V/m以内,但存在少量电磁环境水平高于12 V/m的采样点。结合进一步频谱分析发现,地理坐标为116.48°E、39.91°N附近路段电磁环境水平超出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要求。此外,利用关联分析经典算法Apriori对电磁环境和人口热力的关联规则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电磁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往往具有极高等级的人口热力,从而为电磁环境风险的快速判别提供参考。建议重点加强对人口热力极高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同时持续关注城市电磁环境变化趋势,以实现对电磁环境风险的及早预警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