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283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644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40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研究影响我国CO 2排放因素领域,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分解模型已成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现有研究多分别基于消费视角或收益视角展开分析。为全面评估各行业收益与消费对其上游、下游行业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整合基于收益与基于消费两个视角,运用2012年与2015年我国投入产出表,构建两层嵌套式结构分解分析模型(SDA),比较分析消费规模效应、收益规模效应、行业流入、流出增加值变动效应、增加值结构变动效应等14个影响各行业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并借助对消费者原则碳排放估算公式的重构,更准确地实现从增加值视角对各行业消费者原则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①研究期内,我国在总产出增长29.14%的同时碳排放量上升1.46%,各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是主要的减排因素,其中建筑业减排贡献最大。②增排效应方面,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消费规模、收益规模、完全投入结构与完全消费结构四项效应,且前两个规模效应的影响是后两个结构效应的2倍以上,尤其建筑业消费规模效应、煤炭采选产品业收益规模效应增排较大。③消费规模扩大导致增排的原因并非行业本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主要在于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规模扩张时吸收其他行业流入的增加值量增多。④收益规模扩大导致的增排效应方面,细分来说从大到小依次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项效应,且行业差异显著,如煤炭采选产品业的劳动者报酬效应,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业的生产税净额效应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营业盈余效应增排贡献较大,而煤炭采选产品业的营业盈余效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生产税净额效应则减排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2.
Introdu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increased diversity of their associated hazards,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ying these hazards and controlling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 risks has also dramatically augmented. Currently, there is a serious need for a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o identify and prioritize risk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corrective/preventive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OHS risks. In fact, this system can help the protection of employees’ health and red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sts.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hybrid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Fuzzy Cognitive Map (FCM),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 Analysis (MOORA) for assessing and prioritizing OHS risks. After identifying the risks and determining the value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criteria via the FMEA technique, the attempt is made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criteria based on their causal relationships through FCM and the hybrid learning algorithm. Then, the risk prioritiz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MOORA method based on the decision matrix (the output of the FMEA) and the weights of the criteria (the output of the FCM). Results: The result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 a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veal that the score at issue can overcome some of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Risk Priority Number (RPN) in the conventional FMEA, including lack of assignment the different relative importance to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inability to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important management criteria,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criteria, and high dependence of the prioritization on the experts’ opinions, which finally provides a full and distinct risk prioritization.  相似文献   
53.
由于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我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的管理问题比技术问题更加突出,选择适宜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重要。融合了效果分析、效率评价和适应性分析,尝试构建一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框架,并选择太湖流域4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方法例证。研究表明,传统的养殖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型、分散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时面临着经济效率低、适应性差难题;农村废弃物处理中心、种植企业和有机肥企业的参与可以改善小型、分散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率;综合考虑效果、效率与适应性,种植企业、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的适宜推广范围更广。应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养殖产业关系、污染治理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投入能力等,灵活组合应用不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4.
通过大量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处置和贮存,从行业来源、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企业自建设施和政府集中处理设施处理情况,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和环保监管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特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测定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得到固体云爆剂在不同温度下的DSC和TG曲线,以及同一温度下云爆剂不同组分的DSC和TG曲线。结合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Ozawa法、Starink法以及Kissinger法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其表观活化能为208 k J/mol左右。结论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立足环境资源禀赋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资源禀赋的相容性分析,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环境资源禀赋支撑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模式,提出浙江省基于环境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原则和思路,要支持发展符合环境资源条件和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优质产业,限制发展不符合环境资源条件的低端产业,建议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生态休闲养生产业、现代大农业,并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7.
邵敏  陈永亨  李晓宇 《环境科学》2013,34(5):1877-1881
用气相色谱-质谱的选择离子法测定四川省妇女血清中多溴联苯醚的质量浓度,并对其组成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在被测的11种多溴联苯醚当中,BDE-209是主要成分,质量浓度从0.12~2.38μg.L-1,中值为0.63μg.L-1,占多溴联苯醚总量的质量分数为63.57%~90.34%,其次是BDE-66、-99和-100,其它多溴联苯醚几乎没有检出,表明污染主要来自十溴联苯醚,其次是四溴和五溴联苯醚.实验结果与其它国家的数据相比,表明多溴联苯醚对普通妇女的污染在四川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8.
北京夏季灰霾天臭氧近地层垂直分布与边界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后奥运时期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被更加关注,尤其是对于灰霾天与光化学复合污染的状况,而近地层数百米高度内的大气污染物与大气物理参数垂直分布观测对于空气质量变化过程评估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于2009年8月1-16日,在北京市325 m气象塔进行了相应的立体观测,观测平台垂直分布在距离地面高度8、47、120和280 m四层中.同时,在近地面320 m高度以内,分15层分别观测了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另外,使用气溶胶后向散射云高仪观测了边界层2.5 km内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利用垂直分层的O3数据与边界层物理观测数据并结合天气形势、后向轨迹模式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本次观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夏季西北部低压槽控制的北京区域不利于低空大气扩散,容易形成光化学污染叠加灰霾污染,污染形成时白天地面小时最大φ(O3)可达120×10-9,280 m高度处可达155×10-9;来自西北偏西的气流一般较为干净,有利于北京污染物的清除,而来自西南和偏南的气流使北京的O3污染加重,导致区域性高浓度O3污染;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夜间残留层与地面的φ(O3)差别越大,次日光化学生成的φ(O3)起点越高,表明残留层O3在次日混合层抬升过程中卷夹到地面,影响地面空气质量;300 m以内的近地层,在50 m高度左右存在φ(O3)变化程度剧烈层,这是城市冠层界面与大气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实验室研制了低能光电子磁场增强电离(MEPEI)和单光子电离(SPI)复合电离源,该电离源具有电离化合物范围宽、碎片离子少、质谱图简单等优点,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实现了聚氯乙烯(PVC)热分解/燃烧产物的在线分析.针对不同的目标化合物,MEPEI/SPI复合电离源通过调节电离区电场强度,可以快速在SPI和SPI-MEPEI之间切换.PVC热分解/燃烧产物中电离能大于光子能量(10.60 eV)的HCl和CO2(12.74 eV、13.77 eV)利用MEPEI模式电离;而烯烃、二氯乙烯、苯系物、氯苯、苯乙烯、茚满及萘系物等可通过SPI-MEPEI复合模式电离.通过实时监测PVC主要燃烧产物的信号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断出,PVC燃烧产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生成:①250~370℃时,PVC发生脱氯及分子内环化反应,产生大量的HCl、苯和萘;②380~510℃时,PVC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生成烷基芳烃,如甲苯和二甲苯/乙苯等.实验结果表明,SPI/SPI-MEPEI复合离子源TOF-MS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在线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Decomposition of aqueous monofluorophenols (MFPs) was investigated by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CGDE). During CGDE, both MF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water were consumed smoothly, suggesting that carbon atoms of benzene nucleus could be eventually mineralized to inorganic carbon (IC). And all the fluorine atoms in the MFPs were equally converted to fluoride ions. Based on the primary intermediates from each starting materials, it showed that aromatic hydroxylation preferentially occurred at the para- or ortho- position to the phenolic OH group of each MFPs. The disappearance of both MFPs and TOC followed the first-order rate law. 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s for the decay of MFPs were independent from the pKa values of MF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