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433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装甲钢自然环境试验与人工加速试验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某型装甲钢在酸雨大气环境下自然暴露与人工模拟加速试验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腐蚀机理对比、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加速转换因子等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的定性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拟加速试验与自然环境暴露试验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2.
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韶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采样区进行了酸雨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林内穿透水中主要离子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森林冠层后pH值明显升高,韶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SO42-、NO3-、Mg2+、NH4+离子具有吸收作用,特别是NH4+和NO3-离子。SO42-、Ca2+和Mg2+离子的冠层淋溶百分率随降雨量的增加有明显减少的趋势。Ca2+、K+和Cl-随着pH的增加,其冠层淋溶百分率呈增加趋势。韶山地区在常年酸沉降作用下,森林冠层对酸性离子SO42-、NO3-的吸收作用最强。根据18个月离子浓度平均值来计算,韶山地区森林冠层离子的淋溶序列为:K+>Ca2+>Cl->Mg2+>SO42->NO3->NH4+>Na+。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宁波市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降水pH从2010年的4.37上升到4.89;2010—2015年酸雨发生频率降低了17.4百分点;重酸雨区范围不断缩小,轻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大,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降水中化学组成变化显示,与"十一五"末相比,2015年除NO_3~-、Cl~-外其他离子浓度均有所下降;2015年SO_3~(2-)与NO_3~-的当量浓度之比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1.73,表明酸雨污染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4.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5.
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桶装发酵装置,进行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测试不同好氧-厌氧交替组的发酵温度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的变化,探讨发酵温度与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发酵方式的发酵温度在50℃以上的持续时间均长于冬季,且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的发酵温度在55℃以上的持续时间长于好氧发酵;冬季与夏季的好氧、好氧-厌氧交替发酵后,堆料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 248-2007)的卫生学指标要求;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过程中,厌氧后发酵温度有所下降,好氧后发酵温度又有所回升;无论好氧还是好氧~厌氧交替发酵中,细菌均为优势种群,真菌、放线菌数量比细菌数量低2~6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6.
外源Cd对不同利用方式红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将外源Cd添加到同一母质、全镉含量相近的不同利用方式的红壤中(林地、水稻土和菜园土),研究了外源Cd污染对不同利用方式红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过程中,Cd污染对3种红壤脲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强而增强。同剂量Cd污染对3种红壤脲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不同,大小为林地>水稻土>菜园土。实验设定的Cd处理水平下,对林地、水稻土和菜园土脲酶活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5)的Cd浓度分别为5、30和50 mg/kg土。  相似文献   
137.
野外考察和文献调查分析表明,安徽省休宁县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累计有25科48属132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主要有葡萄科、蔷薇科、猕猴桃科、毛茛科、卫矛科、豆科等6个科.对藤本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8.
In urban cities in Southern China, the tissue S/N ratios of epilithic mosses (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varied widely from 0.11 to 0.19, are strongly related to some atmospheric chemical parameters (e.g. rainwater SO42−/NH4+ ratios, each people SO2 emission). If tissue S/N ratios in the healthy moss species tend to maintain a constant ratio of 0.15 in unpolluted area, our study c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class I (S/N > 0.15, S excess) and class II (S/N < 0.15, N excess), possibly indicative of stronger industrial activity and higher density of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Mosses in all these cities obtained S and N from rainwater at a similar ratio. Sulphur and N isotope ratios in mosses are found significantly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local coal δ34S and NH4+-N wet deposition,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local coal and animal NH3 are the major atmospheric S and N sources.  相似文献   
139.
酸雨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及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酸雨对建筑外墙的涂料、石材、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构件的腐蚀原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来预防酸雨对建筑材料的侵害。  相似文献   
140.
Franco A  Hauschild M  Jolliet O  Trapp S 《Chemosphere》2011,85(8):1353-1359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ultimedia Activity Model for Ionics MAMI, including two-layered atmosphere, air-water interface partitioning, intermittent rainfall and variable cloud coverage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atmospheric fate of ten low volatility or ionizable organic chemicals. Probabilistic simulations describing the uncertainty of sub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input properties were run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parameters, ionization and air-water (or air-ice) interface enrichment.The rate of degrad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OH radicals, the duration of dry and wet periods, and the parameters describing air-water partitioning (KAW and temperature) and ionization (pKa and pH) are the key parameters deter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long range transport. Wet de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removal process, but its efficiency is limited, primarily by the duration of the dry period between precipitation events.Given the underlying model assumptions, the presence of clouds contributes to the higher persistence in the troposphere because of the capacity of cloud water to accumulate and transport non-volatile (e.g. 2,4-D) and surface-active chemicals (e.g. PFOA). This limits the efficiency of wet deposition from the troposphere enhancing long-range tran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