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511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1039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299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自然堆肥过程中,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渗滤液入渗土壤非饱和带.高浓度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由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转化为各种含氮物质,其中硝酸盐迁移能力较强,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地下水,造成区域性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在非饱和带中构建由木屑和壤土组成的强化反应层,通过间歇性的原位淋溶脱氮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非饱和带含水量及COD、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规律,评价了强化反应层的脱氮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反应层中木屑材料的强吸水特性使得灌水后短时间内反应层含水量大幅提升,形成有利于反硝化进行的厌氧环境.木屑通过水解作用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碳,供给反硝化微生物进行脱氮.②在入渗硝态氮浓度为170.00 mg·L~(-1)条件下,反应层对硝态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7.63%.反应层脱氮量随处理水量增加而提升,当上层为砂土时脱氮量最高,可达24.61 g·m~(-3).③反应层中的NO~-_3-N发生了完全反硝化,出水中NO~-_2-N浓度低于0.5 mg·L~(-1),几乎不发生积累.同时,反应层中发生的DNRA过程使氨氮浓度小幅升高.强化脱氮反应层可阻控硝酸盐污染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HONO来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亚硝酸(HONO)在大气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OH自由基的前体物以及对臭氧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促进作用而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大气中HONO的来源问题,特别是它的非均相形成过程目前尚未清楚.本文从HONO在大气中的重要意义及目前国际上对HONO来源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它的非均相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由于其在大气化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我国开展大气HONO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其来源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比色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56型COD反应器和DR/20lO型分光光度计测定COD,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本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克服了铬酸钾法受回流装置的限制,每次只能同时测定几个样品的缺点.经对照实验,2种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利用N,N─二甲基苯胺为偶联试剂的Criess反应以示波极谱法测定NO_2~-的测试方法。在拟定的实验条件下,NO_2~-在4.0×10~-3~4.8×10~-1μg/ml范围内与极谱波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l%,回收率在97%~101%之间。  相似文献   
16.
陈赋杏  李国刚 《干旱环境监测》1995,9(3):129-131,146
在强酸性介质中,VO^-3与N-苯甲酰基羟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能定量地被CHCl3萃取。萃取液加入2--5-二乙氨基酚后可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并生生成橙红色的V-5-Br-PADAP络合物,有机相可直接用于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7.
硝化反应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碳源不足的废水实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活度 (pε)和 pH优势区域图上 ,建立了包括氯酸根、二氧化氯、亚氯酸、亚氯酸根、次氯酸、次氯酸根、氯气和氯离子的氯体系多元平衡模式 ;发现二氧化氯在极强酸度和高电子活度区域稳定存在 ,水溶性二氧化氯则不稳定 .同时 ,根据反应自由能变化 ,提出了摩尔电子驱动力的概念 ,借助它分析了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的歧化趋势 ,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在碱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远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得快 ,在全 pH范围内 ,二氧化氯表现出趋于强酸环境而保持自身稳定的趋势 ,与由pε- pH优势区域图所确立的二氧化氯稳定区定位相一致 ,从而验证了二氧化氯稳定存在区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盐还原菌为生物絮凝剂探讨了处理含铬工业废水的效果。为了寻求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参数,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中试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7.5-8.0、水温10℃以上、最高进水Cr^6 浓度100mg/l、活性菌浓度0.8-1.20‰、反应时间13-16min。并进一步尝试将絮凝理论、生化理论与水力学动态平衡理论结合起来,推出多因子相关的絮凝反应动态模拟水质模型,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