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分布现状及其群体外部形态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对淡水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已构成严重威胁为国内外学者所共识。有鉴于此,本项目通过对环鄱阳湖湖盆地域9县(市)计12个调查点进行样本采集,并对其多个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和数据聚类分析,以探讨克氏原螯虾在该地域的地理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在鄱阳湖湖盆地域已占据一定的生态地位,并呈现全湖广泛分布及泛滥孳生趋势,已形成对其他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潜在威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群体外部形态上分为两个类群,即星子县、永修县、共青城市群体为一类,鄱阳县、新建县、余干县群体聚成一类,两类群似不存在地域上的交叉,但尚不能说明这两类群为完全不同的群体。同时,提出了防控克氏原螯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1.6、8.0、16.0μg·L-1)阿维菌素在胁迫中华绒螯蟹12、24、48、96 h时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等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在胁迫60 d时,记录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颜色的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观察。3个阿维菌素浓度组为实验组,空白组和溶剂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和溶剂组各个时间点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低浓度(1.6μg·L-1)组SOD和CAT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中浓度(8.0μg·L-1)组SOD和CAT活力变化趋势一致,持续被诱导,SOD活力在24 h以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CAT活力在48 h以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高浓度(16.0μg·L-1)组SOD和CAT活力在12 h~24 h之间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但是在48 h之后,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96 h时,高浓度组SOD活力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而CAT活力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MDA积累量逐渐增加,高浓度组氧化胁迫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低浓度组。胁迫60 d时,取样观察可见对照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正常,各实验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肝胰腺颜色由最开始的橘黄色变成了淡黄色、黄白色甚至白色,高、中、低各浓度组肝胰腺白化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6.6%、57.1%和25.0%。组织病理分析显示,淡黄色肝胰腺的病理变化主要是B细胞数量减少,肝胰腺上皮细胞部分肿大并出现空泡;黄白肝病理观察可见肝胰腺上皮细胞中空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且空泡内出现内容物,细胞核固缩;白肝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基膜增厚,上皮细胞大量脱落,散落在管腔中,空泡数量进一步增多,肝胰腺的生理功能受损。由此得出,阿维菌素会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造成氧化胁迫和组织损伤,且阿维菌素和对肝胰腺的氧化胁迫效应和组织结构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在肝胰腺、鳃、肌肉和心脏中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及低分子量壳聚糖(low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简称LMWC)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4.
惠风和畅 《环境》2011,(10):28-31
它们是狼的后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曾经是人类的亲密伴侣,但现在却面临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在2015年环境权益维护实践情况通报会上说,"2015年是环境公益诉讼元年,经过多年探索和推动后,在立法层面已经基本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社会组织正在以原告、支持起诉方或资金支持方等角色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  相似文献   
16.
要闻     
《环境保护》2014,(10):6
正4月30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吴晓青强调,要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围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政府责任、监管制度、处罚违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报道和评论,要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要讲清楚、说明白生活垃圾焚烧、PX项目、核电站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杨爱群 《环境教育》2012,(12):56-60
乌云斯庆说:“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再苦再累也要干。现在把土地平整好了,把沙漠治理了,把环境搞好了,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我们的子子孙孙,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18.
3种植物对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中华景天(Sedum polytrich-oides)对上海地区2种质量浓度(1.2、12.0mg/kg)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探索其在上海地区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种浓度下,三叶鬼针草对土壤Cd去除效果均最佳,1.2mg/kg处理下盆中土壤Cd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249 9mg/kg下降到0.861 7mg/kg,降低0.388 2mg/kg,Cd去除率为31.06%;12.0mg/kg处理下三叶鬼针草盆中土壤Cd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2.033 2mg/kg下降到10.020 6mg/kg,降低2.012 6mg/kg,Cd去除率为16.73%;紫茉莉和中华景天相比较而言,修复效果均较差。在2种浓度下,3种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排序均为三叶鬼针草>中华景天>紫茉莉。因此,建议将三叶鬼针草作为上海地区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优选植物。  相似文献   
19.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 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及铜锈环棱螺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影响螺类群落整体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铜锈环棱螺主要分布在叶绿素a较高的水域,而长角涵螺和纹沼螺则主要分布在透明度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特产是地方的、民族的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特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特产消费需求猛增,特产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然而由于特产的产业属性繁杂、特产的品牌开发与保护滞后等诸多因素,使得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买特产难、卖特产难、找特产难、认特产难的怪现象。其间特产信息和特产文化的传播极度困乏是形成市场渠道不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