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4篇
  免费   1504篇
  国内免费   2625篇
安全科学   2874篇
废物处理   199篇
环保管理   3156篇
综合类   10113篇
基础理论   2373篇
环境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996篇
评价与监测   1131篇
社会与环境   1981篇
灾害及防治   132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422篇
  2011年   1540篇
  2010年   1139篇
  2009年   1099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1299篇
  2006年   1321篇
  2005年   1048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767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2篇
  1973年   9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Thermal runaway hazard assessmen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comparing the hazard levels of different chemical processes. To make an overall evaluation, hazard of materials and reac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However, most existing methods didn't take the both into account simultaneously, which may lead the assessment to a deviation from the actual hazard. Therefor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alled Inherent Thermal-runaway Hazard Index (ITHI)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Similar to Dow Fire and Explosion Index(F&EI) function, thermal runaway hazard of chemical process in ITHI was the product of material factor (MF) and risk index (RI) of reaction. MF was an indicator of material thermal hazards,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by initial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maximum power density. RI, which was the product of probability and severity, indicated the risk of thermal runaway during the reaction stage. Time to maximum rate under adiabatic conditions and criticality classes of scenario were used to indicate the runaway probability of the chemical process.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and heat of the desired reaction and secondary reaction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of runaway reaction. Finally, predefined hazard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was used to classify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Moreover,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992.
When aluminum magnesium alloy dust floats in the air, a certain ignition energy can easily cause an accidental explosio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al explosions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acci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explosion suppression of aluminum magnesium alloy dust. This paper uses a vertical glass tube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a 20 L spherical explosive experimental device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lame propagation and explosion overpressure of aluminum magnesium alloy dust with melamine polyphosphate (MPP) and Al(OH)3. With increasing MPP and Al(OH)3 concentrations, the flame brightness darkened, the flame velocity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Pmax and (dp/dt)ma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amount of MPP added reached 60%, the flame propagation distance decreased to 188 mm, which is a decrease of 68%, and the explosion overpressure decreased to 0.014 MPa, effectively suppressing the explosion of aluminum magnesium alloy du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MP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Al(OH)3 in inhibiting the flame propagation and explosion overpressure of the aluminum magnesium alloy dust. Finally,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s of the MPP and Al(OH)3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MPP and Al(OH)3 endothermic decomposition produced an inert gas, diluted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rapped active radicals to terminate the combustion chain reaction.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效率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从地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视角入手,以全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3—2015年各省级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地区间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差异性较为显著。中部、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北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则上升比较平稳。②政策规划、碳源、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投入表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其中碳源对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影响显著,而以碳为首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主要对中部和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产生影响。落后地区政府应注重产业升级,财政上应对碳税等税目进行征收,产业上应鼓励企业创新,并对落后企业进行倒逼升级。  相似文献   
994.
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自协同效应的概念提出以来,大量研究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协同减排技术、措施、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回顾了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以及重要的政策实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实践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典型案例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和居民部门,政策实践讨论了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实施情况。从损失评估、协同机理、高精度排放清单及模拟等角度对未来促进协同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首先介绍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的现实意义,之后阐述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要点,以此强化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水平及其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浙江省近700组实际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土壤中铜、铅、锌、铬、镍、镉、砷、汞7种重金属和砷测定的精密度控制指标(实验室内相对偏差和实验室间相对偏差),并与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和文献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提供参考。经统计分析,建议实验室内相对偏差控制指标如下:铜,≤15%;铅,≤15%;锌,≤15%;铬,≤15%;镍,≤15%;镉,≤20%;砷,≤15%;汞,≤50%。建议实验室间相对偏差控制指标如下:铜,≤25%;铅,≤25%;锌,≤20%;铬,≤20%;镍,≤25%;镉,≤35%;砷,≤25%;汞,≤55%。  相似文献   
997.
杨静 《环境与发展》2020,(1):238-239
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利用污染源普查期间配置的软硬件,开发市级区域环境污染源管理平台,进行污染源数据的年度更新,拓展污染源普查软件应用,实现环境管理及环境执法移动终端的应用。拓展二污普一张图的功能,利用移动客户端机动实时及地定位导航等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为最小化灾后配电网损失量,准确描述完整维修队工作时间(分为路途时间与具体维修时间),依据台风路径对维修队所需路途时间进行分类,并利用期望概率描述具体维修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2阶段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采用CCG算法分析国内某地区配电网算例发现:考虑维修时间不确定性可以有效减少配电网损失量。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不同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指标气体变化规律,提高对煤早期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度,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得到内蒙古褐煤、神东长焰煤、河南气煤及枣庄焦煤4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氧化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指标气体浓度在煤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燃倾向性最高的褐煤应以CO和乙烯作为煤自燃早期预报的首选指标气体;易自燃的长焰煤应采用乙烯和烯烷比为主、以CO为辅的煤自燃判定指标;自燃倾向性较低的气煤应以乙烯和烯烷比作为煤自燃预报指标;CO是自燃倾向性最低的焦煤的最佳自燃预报指标气体。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及其作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本文采用1989-2013年4组省际面板数据经由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估计了10个动力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水平与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异质性企业集聚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的综合指数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回归估计系数分别为0.575 7,0.212 5,0.136 8,0.064 4和0.018,表明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企业集聚和对外开放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因素。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异质性企业集聚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以及规模报酬收益率途径,市场化改革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途径,人力资本积累与对外开放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报酬收益率途径,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和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负向或拖累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能够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政策能够提高规模报酬收益率,金融发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长率和规模报酬收益率,这5项动力因素对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贡献有待提高。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尽快攻克制约生产率增长的核心技术,统筹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政策实施以及加快金融领域改革等政策建议,以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