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6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恐怖的假日     
陆译 《劳动保护》2005,(1):52-54
一架英国航空旅游客机波音737在英格兰北部曼彻斯特机场被大火焚毁了。尽管飞机尚未离开跑道,飞行员也完全控制着飞机,而且机场消防队在30秒内赶到现场,但是仅仅两分钟之内,就有54名乘客丧生。是什么使一架现代化的客机转瞬间变成了一座死亡地狱?KT328是一架飞往克尔夫海滨的旅游包机。乘客多为家庭成员,大学毕业生和退休人员。对于其中的某些人来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机上共有131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飞机要在0610号跑道上起飞。机长和副驾驶员对驾驶舱做了最后一次检查。飞行日志上显示机械师已经修理了左侧的发动机,一切…  相似文献   
2.
整理了2000—2014年间的370起飞行事故,参考CAST/ICAO通用分类小组(Common Taxonomy Team,CICTT)分类标准,进行事故类型划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失控类、跑道安全类、可控飞行类以及运行失效类飞行事故起数占总飞行事故数量的75.6%,死亡人数占81.4%,确定为高风险事故类型。依据历史数据,以失控类飞行事故为例进行原因识别,并结合坐标轴法对41起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得出飞行控制错误、暂时性失控、飞行管理错误、发动机失效和其他环境因素为影响失控类飞行事故的关键因素;暂时性失控、发动机失效以及控制系统失效在航空器系统类中占50%以上,是该类别的三大关键因素;飞行控制错误、飞行管理错误为导致失控类飞行事故的常见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陆译 《劳动保护》2007,(6):84-88
洛斯罗德奥斯机场是一座建在西班牙特内里弗岛的深山之中的小机场,每天只接待几架小型飞机。不过,这里的宁静在1977年3月的一天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4.
基于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融合的跑道侵入事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调查员调查跑道侵入事件的效率和准确度,提出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想。通过辨析基于案例推理和基于规则推理机制的特点发现,两者的缺点可以借助对方的优点予以弥补。在不破坏2种推理技术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融合。在求解各特征属性权重过程中,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改进层次分析法,使之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算例表明,在跑道侵入事件的调查中,无论属性是枚举型特征、数值型特征还是数值区间型特征,相似度计算的方法都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跑道侵入的威胁与差错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相关性,使用基于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模型对采集到的跑道侵入不安全事件的数据信息进行定量研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借助主次因素排列图,查找跑道侵入事件中“极其关键的少数因素”,得出跑道侵入事件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典型差错对跑道侵入存在显著影响.中国民航跑道侵入的主要因素是:飞行区管理混乱,人员车辆擅自进入跑道;军民合用机场协调不畅;人员缺乏培训,无跑道侵入意识.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找民航运输航空器偏/冲出跑道事件的共性特点及成因,对比了国外不同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间中国民航偏/冲出跑道事件。结果表明,6月、7月、8月因常常伴有降水、雷暴等复杂天气现象,事件数量最为集中;着陆阶段航空器偏出跑道是本类事件中最突出的问题。驾驶术欠缺、CRM失效、复杂气象条件、违反SOP、夜航或受灯光不利影响是促成着陆阶段偏出跑道的主要因素。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因耦合效应着陆偏出跑道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张楠  陈蓉  王永忠  廖强  朱恂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496-1500
本文采用多孔曝气管的曝气方式,以蠕动泵为藻液循环的动力,研究了气体流量、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因素对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内蛋白核小球藻生长与代谢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半定量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藻细胞内蛋白质、油脂以及多糖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气体流量、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有利于跑道池内蛋白核小球藻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在本实验条件下,在最佳气体流量2 000 m L/min条件下,光照强度为3 500μW/cm2,光照周期为16∶8时最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光照强度为2 000μW/cm2和光照周期为16∶8的条件均有利于藻细胞内油脂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尾流间隔对跑道容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近距平行跑道(Closely Spaced Parallel Runways,CSPRs)容量,在充分考虑尾流间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侧风对尾流运动的影响,综合考虑尾流运动消散及航空器尾流抵抗能力,建立了CSPRs起飞尾流间隔模型。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B747-400为起飞前机,B737-700为起飞后机,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了不同侧风条件下的尾流运动轨迹,对起飞尾流间隔进行优化计算,确定有利侧风量≥2. 5 m/s为实施优化后无尾流影响起飞间隔的临界侧风值,采用欧控(Eurocontrol,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he Safety of Air Navigation)现行尾流间隔的遭遇风险与计算结果做对比,验证了其安全性能完全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风险管理程序中,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控制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风险控制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水平的目的,才能体现风险管理的全部意义。跑道运行涉及的人员、设备众多,是航空地面事故的多发环节,因而对跑道事故风险进行控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对现有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防御的跑道事故风险控制,构建了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指出了风险控制的思想重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从技术研究(从具体的事故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和组织支持措施(从机场安全管理全局的角度出发)两方面进行跑道事故风险的控制。最后,对风险防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为预防跑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防止飞机噪声扰民是机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开展环境可行性论证既及时又必要。从场址、跑道构型优化设计等方面对机场飞机噪声影响开展研究,提出:首先应结合净空、地形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拉大场址与相邻城市规划区的空间距离;其次应优化跑道构型,尽可能使跑道不正对城市规划区,以达到减少飞经城市规划区飞行量的目的。经过对机场场址、跑道构型的优化,飞机噪声对邻近城市区域的影响可以得到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