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状态参数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是反映电池运行状态的两个重要参数,由于电池的强非线性,准确地对电池状态的判断有助于电动汽车电池的故障诊断。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建立二阶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电容的减少和内阻的增加判断电池的老化程度,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电池的SOC和SOH进行估算以此判断电池的工作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在线估算,对单体电池进行早期故障诊断,精度较高,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4.
《环境技术》2011,(5):2-2
10月10日,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UL)全球电动汽车事业部总经理Priya一行到国网电科院进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检测认证合作交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充换电设施、动力电池检测试验、标准制定、咨询服务等方面技术交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领域的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动力电池流向、回收管理体系和回收模式等管理现状,总结提出了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和产业联盟为回收主体的四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考虑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收集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税收成本、管理成本等8个构成要素,构建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模型;核算了四种回收模式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和利润情况.核算数据显示,回收1万t/a的废旧动力电池项目,在年总收益均为8500万元的条件下,四种回收模式的利润区间为-461~401万元.结果与趋势分析表明,我国可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回收主体的回收模式,便于迅速布局;市场成熟后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将进入市场,专业性和技术性将大幅提升;当市场更加成熟,以产业联盟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将更具优势,回收成本降到最低.综上,建议从避免重复建设,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探索创新模式,构建绿色供应链以及完善回收法律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电池热失控引起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起因,降低事故发生率,统计梳理2020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概况,并基于动力电池失效机制和车辆运行数据,提出一种融合事故阶段安全参数关联分析、事故现场调查和全生命周期数据一致性分析的事故多维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深入剖析一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多维分析方法可通过探究事故...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是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试验和要求标题下的电池组和电池系统性能试验部分。结合国标转化过程和实验室能力验证经历,在能量、容量、功率、内阻、能效和损耗等性能试验方法和要求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解释。供实验室和相关产品的供需方双参考。  相似文献   
9.
凌天钧 《环境保护》2013,41(10):28-30
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日益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也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汽车燃油消耗量不断上升,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使得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压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0.
钴金属在电池材料、高温/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储量的极度稀缺,供应的高度集中,目前是全球主要国家关注的焦点.从报废产品中回收钴金属,被普遍认为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资源供给的一项关键战略.本文通过梳理文献确定了各类报废产品中钴金属的使用强度、回收方法、回收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含钴产品需求量和报废量进行评估,估算了2022~2035年中国大陆范围内报废产品中钴金属回收潜力.结果表明:报废电池材料是钴金属主要回收来源,乘用车电池回收将是钴金属回收的重要部分;中国钴金属回收潜力逐年递增,到2035年将达到约2.4~3.8万t.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效处置报废产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