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并实施实车试验,运用生理测试仪采集驾驶人生理数据,对比分析公交车在通过直线式及港湾式车站时,驾驶人的生理数据基础信号(Basis Signal Analysis,BSA)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形式停靠站时驾驶人的生理特性有明显差异。通过直线式车站时,驾驶人的心电(Electro Cardio Graph,ECG)和阻抗Z0的极大值均高于通过港湾式车站时的极大值,皮电(Galvanic Skin Current,GSC)的极大值约是通过港湾式车站时极大值的1.9倍,心动周期时间序列变化及呼吸时间序列变化的极大值均比通过港湾式车站时的极大值高。要提高停靠站设置的合理性,适当增加港湾式站台,以达到改善驾驶人生理状态、降低驾驶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已制定发展燃气汽车规划并开始实施。2000年内全市将建成加气站17座,发展燃气汽车1万辆左右,其中,燃气公交车500辆,占公交车总数的18%:燃气出租车1800辆。另外环卫车、邮政车等专用车辆逐步改为燃气、燃油双燃料汽车。到2005年,本市将建设加气站80座,发展燃气汽车总数将达到8万辆。8年内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改用燃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柴油机掺烧液化石油气(LPG)以降低黑烟排放的技术方案,并开发出了一种以独特型板调节装置为特征的机械控制式柴油/LPG双燃料供给系统。发动机不改变原有结构加装该系统后即成为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可以同时燃烧柴油和LPG两种燃料,并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随着工况变化能够按照预先优化设定的型板型线规律而自动调节柴油/LPG供给量比例,使烟度降低50%以上,同时满足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操作性能等要求,此外,也可以切换为单独燃烧柴油,而不改变发动机的原有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于改装城市在用公交车,降低其黑烟排放。  相似文献   
4.
交通安全需要交通法规意识,需要娴熟的驾驶技巧和应变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交通事件,至今令人无法释情。北京一个冬季的早晨,人们像往常一样上班,一辆公交车突然“暴怒”起来,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行人猝不及防,纷纷倒在车轮底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公交车上坐着一个余怒未消的年轻女司机。  相似文献   
5.
案例:2004年8月的北京,连日高温。某路公交车司机李某日前上班时突感不适。他在跑完一圈车后向车队请假,当晚在家中死亡,后经诊断:李某死于冠心病。李某的家属认为李某虽死于冠心病,但死亡原因与工作时炎热有关,是由于中暑引发疾病死亡,要求公交车队给予工伤待遇。车队领导认为,李某在感到身体不适后未到医院检查,未同意家属的请求。请问,李某这种情况能否按工伤处理?为什么?公交车队应如何处理此事?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正日益受到韩国政府关注。韩国环境部称,从2003年7月1日起,将强制一部分公交车及货车改用天然气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为推广天然气车的使用,政府将对更换设备所需的费用给予一定补偿,并代为申请贷款。韩国今年新增加的2000台公交车及80台清洁车也将使用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等燃料作为内燃机传统燃料的代用品,对发动机的改动少,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明显。天然气的性能优于液化气,但推广费用相对较高。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费用约为同等规模的液化气加气站的5倍,天然气公交车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以2015年佛山市禅城区的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利用COPERTⅣ模型计算本地化的排放因子,分析该区公交车污染排放现状,以及天然气公交车相对于柴油公交车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禅城区公交车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CO180.73 t、VOCs 176.92 t、NO_x672.87 t、PM_(2.5)14.17 t,用天然气公交车替代柴油公交车,NO_x和PM_(2.5)分别减排53.39%和79.11%。通过遥感监测数据进一步分析禅城区天然气公交车的排气污染特点,表明其CO排放基本处于稳态,NO_x排放波动较大,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三角典型城市公交车细颗粒物排放特征,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上海、杭州和苏州三大城市的8辆典型城市公交车开展实际道路细颗粒物排放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典型城市车辆的实际道路平均车速为22.7 km/h,怠速比例为20.4%,加减速比例为54.5%;在稳态行驶工况下,随车速增大,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及数量排放呈逐渐增大趋势;在20 km/h车速范围内,上海国III、国IV和苏州国III公交车颗粒数浓度呈双峰粒径分布,其他公交车均为单峰分布;随比功率的增大,公交车颗粒质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国IV公交车颗粒数量呈先下降再增大趋势,国III公交车颗粒数量呈上升趋势;公交车颗粒质量综合排放因子为0.8~189 mg/km,颗粒数量综合排放因子为6.2×1012~9.6×1014#/km。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不同交通状态下公交车运行特征和排放水平的差异,现场采集广州市B9、226线路公交车的逐秒GPS数据,以ES-VSP(发动机负荷-机动车比功率)分布表征畅通、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下的公交车运行特征,结合IVE(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模型求得公交车平均排放因子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①所测公交车的发动机低负荷区中bin11(-1.6 < ES ≤ 3.1,-2.9 kW/t ≤ VSP < 1.2 kW/t)频率范围为50.55%~83.39%,中度拥堵时bin 11频率是畅通时的1.1~1.3倍;② 3种交通状态下公交车的CO、VOC(运行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evap(蒸发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平均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7.63~11.40、0.26~0.46、0.68~1.56、0.32~0.51和0.72×10-2~1.28×10-2 g/km;③同种交通状态下,主干路公交车专用道和BRT车道的公交车的大部分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低于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中度拥堵时主干路BRT车道的CO、VOC、VOCevap、NOx和PM平均排放因子相对其他道路最低,分别为7.66、0.27、0.87、0.32和0.75×10-2 g/km;④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的公交车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随交通状态愈加拥堵而增大,但畅通时主干路BRT车道的公交车行驶速度、加速度较高,导致CO平均排放因子较高,对应3种交通状态其比例为1.0:0.9:0.8.研究显示,交通状态对公交车运行和排放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们普遍感到现行公交车内噪声大的情况,对广州市液化石油气新型空调公交车内的噪声进行了噪声实测,测量结果显示公交车内的噪声在70 dB以上.对公交车上主要噪声源和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公交车上主要的噪声源和影响因素,对测试公交车进行简单的改装,然后对改装车辆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减噪效果相当明显.因此,对于目前广州公交车噪声偏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降低车辆内部噪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