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6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e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SMSTE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advancing the whole industr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y need to extend their scope of business activities beyond a national view and exploit international market actively to mee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that increase quickly in the form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orld. However, the SMSTEs are also fac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mselv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exploi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owing to their own restrictions, so what they should do is to consider risk evaluations in exploit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相似文献   
2.
浅论国家环境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权理论迅速发展。国家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权。在环境法理论逐步变革和权利内涵不断演进的趋势下,已成为法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国家环境权的国内、国际法律基础。论证了国家环境权的确立。利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了国家环境权与其他宪法权利的不同之处。从权利义务的对等统一和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重新归纳了国家环境权的内容。初步构建了国家环境权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s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especially integrating th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to the current analysis framework of rel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se relationships among labor, capit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rel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method. As indicated in the analysis, the ever-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trading volume in China relies not only on the rel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labor but also on the environmental one; these are the two major advantages in China. However, the two advantages will experience serious challenge in the future along with a rising cost on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相似文献   
4.
环境信息国际交流制度,已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其内容涉及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项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及机构,权利和义务,交流范围和形式,这项制度对有效保护人类环境发挥了多方面积极作用,在尊重各国主权,合作取得和共同享有,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交流原则基础上,这项制度将日益丰富,多样,完善。  相似文献   
5.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259-1272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技术转让障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提高 ,发展中国家必将签署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公约 ,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中。尽管许多国际环境公约都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 ,但是实际履约过程中技术转让的问题并未得到良好的解决。论文将讨论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中的技术转让障碍问题 ,并以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实施臭氧层保护行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例 ,对国际环境公约履行中技术转让障碍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 ,最后对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国际环境公约。中国石油企业若要进一步参与国际化竞争,在环境保护方面就势必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塞尔公约、湿地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以及酸雨问题等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国际环境公约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以期为石油工业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的内容,论述了其特点及其在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公司经营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采用ISO14000系列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绿色发展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环境治理政策的强势推进,中国环境质量是否已经跨越峰值和进入持续改善的通道?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理论工具,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和国际经验事实判断中国是否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和具备促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经济特征。首先,应用中国各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均收入水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发现,人均烟粉尘排放自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人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在"十二五"中前期到达峰值。大部分东部省份已经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但环境质量改善仍然缓慢。多数中部省份处于峰值阶段,而西部省份大都处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恶化的矛盾阶段。其次,基于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框架,将中国当前的经济特征与美、日、韩三国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验进行比较,结论表明中国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济驱动条件,但是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峰值的扁平化和波动性。以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30%—40%作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转折点判断,中国环境质量将在2025年左右趋于全面改善。最后,为了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认为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形势的不同,实施差别化环境治理政策。同时积极防范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强化区域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尽管出现了大量的针对中国贸易中隐含碳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数据及方法的不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现有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研究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但在隐含碳的具体数量上差异巨大。定性来看,中国是一个隐含碳净出口国,净出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定量来看,1997-2007年,中国隐含碳出口量从3.1-8.8亿t增长到17.2-30.2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进口量从1.0-7.0亿t增长到5.8-16.5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从1.8-7.3亿t增长到11.4-22.6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国内总排放量的比重由5%-20%增长到17%-30%。贸易中隐含碳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核算方法产生的不确定性、数据融合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原始数据引入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对稳定,可重复性较高;从数据精度和数据可获得性方面考虑,40个左右的部门分类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把中国划分为多个区域研究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在理论上更加可靠。国家气候变化对外谈判和国内减排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碳排放进行精确管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隐含碳核算的不确定性研究,逐步提高隐含碳核算的精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气候变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