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国家甘蔗第七轮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MMI模型对参加国家甘蔗第七轮区域试验的11个甘蔗品种的蔗产量和糖产量进行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蔗茎产量、公顷含糖量存在品种间、年份间和地点间的显著差异,品种、年份与地点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参试品种中MT96-1027、YT03-393、C1-2003、YZ03-194、YT03-373、FN04-3504的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比对照ROC16显著增产.FN04-3504、YZ03-194两个品种的蔗茎产量稳定性好;YT03-393、YT03-373两个品种的平均蔗茎产量高,但产量表现不够稳定;上述4个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并进行合理布局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生长于蒙古的食用大型真菌——林地菇(Agaricus silvaticu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甾体、1个神经酰胺、2个芳香酸和1个糖醇类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技术以及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对的手段,将它们分别鉴定为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1)、麦角甾醇(2)、过氧麦角甾醇(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4)、啤酒甾醇(5)、(2R,3S,4R,6E)-N-[(R)-2′-hydroxytetracosanoyl]-1,3,4-trihydroxy-2-aminooctadeca-6-ene(6)、苯甲酸(7)、肉桂酸(8)和D-甘露醇(9).图1参20  相似文献   

3.
Chiralpak AS-H手性柱分离三唑醇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hiralpak型AS-H手性柱成功拆分三唑醇对映体,并通过气质联用和在线旋光检测器对四个对映体进行了定性,四个对映体按洗脱先后顺序依次分别为( )-三唑醇A、(-)-三唑醇A、( )-三唑醇B和(-)-三唑醇B.考察了流动相中异丙醇改性剂浓度对其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丙醇含量为0-10%的范围内,随着异丙醇含量的增加,( )-三唑醇A和(-)-三唑醇A两个对映体的分离度呈波浪式下降,(-)-三唑醇A和( )-三唑醇B的分离度愈来愈小,而( )-三唑醇B和(-)-三唑醇B对映体的分离度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重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怀勇  仙巍  杨武年 《生态环境》2008,17(2):792-797
在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模型,并指出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模型才能全面的描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情况.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上世纪50年代中期1∶5万地形图、1972年MSS图像、1986年和2000年TM图像为信息源,分1955-1972年、1972-1986年和1986-2000年三个时段,运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游两个重点流域(岷江上游和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近50年间的三个时段内岷江上游(前者)和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后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岷江上游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减幅分别为2.18%、2.43%和0.60%,目前该区毁林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嘉陵江中下游林地面积变化呈现减-减-增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6.90%、-0.15%和3.30%,"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该流域已初见成效.前者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2.16%、2.13%和0.54%;后者草地面积呈现出增-减-减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16.89%、-8.27%、-3.70%.前者耕地面积呈现减-增-增的状态,变幅分别为-1.41%、1.67%和0.77%;后者则呈现增-增-减的态势,变幅分别为0.67%、0.88%和-1.21%;两流域建设用地面积均持续增加,前者三个时段增幅分别为1.85%、1.02%和10.34%,后者则为7.27%、5.16%和32.89%,后者三个时段建设用地增幅均远高于岷江上游.最后作者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采集于长江口水体15个不同采样点水样中的主要6种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浓度分析,依据3个基础营养级水平(藻、溞、鱼)的急性毒性效应[L(E)C50],采用欧盟适用于现有化学物质与新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技术指南(TGD)中的商值法对长江口水体中的1,3-二氯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六氯苯、2,4-二硝基甲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地表水体与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选择天津市3个水源地与6条主要河流,采集了26个地表水样与6个沉积物样品,利用固相萃取与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水样及沉积物中1-萘酚(1-naphthol)、壬基酚(nonylphenol, NP)、双酚A(bisphenol A, BPA)、2-苯基苯酚(biphenyl-2-ol)、3,4-二氯酚(3,4-dichlorophenol)、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和对叔丁基苯酚(p-tert-butylphenol, PTBP)等7种高关注酚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并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法和熵值法(ecological risk quotient, RQ)评估7种酚类化合物水环境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样中7种酚类化合物均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的检出浓度最高,其次为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规律与水样相似,除双酚A外的目标物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浓度比其他物质浓度高2个数量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壬基酚对水环境与沉积物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而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则对环境具有较低风险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制约着果树产量和品质,同时受果园生产管理的影响而变化.为了解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土壤碳(C)、氮(N)、磷(P)含量现状,探明果园管理导致的土壤养分变化趋势,选择3个发育阶段(挂果前期:2-5年;初期:6-10年;盛期:11-26年)芒果园共162个,研究果园树盘区和间空区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C...  相似文献   

8.
采用CA-Markov模型方法,基于3期湿地景观数据,模拟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湿地景观在不同条件下的时空演变过程,探讨自然及人为因素对核心区湿地景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人为管理改变了核心区北部湿地景观演变过程,1987-2007年芦苇沼泽带和米草沼泽带的宽度迅速增加,其面积比例分别由5.62%、1.91%增为60.20%、7.78%,碱蓬沼泽面积比例则由67.50%减为7.21%,湿地景观分布由4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米草沼泽-光滩)逐渐演变为3个带(芦苇沼泽-米草沼泽-光滩),到2013年核心区北部碱蓬沼泽将逐渐消失.核心区东南部景观结构以自然演替为主,1987-2007年米草沼泽由零星斑块扩展为带状分布,面积比例由2.75%增为36.54%,光滩面积比例由65.44%减为26.85%,芦苇沼泽面积持续增加,河流和碱蓬沼泽变化不大,未来米草沼泽扩张速率将有所下降,其他湿地类型仍保持类似的变化趋势,湿地景观分布由3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光滩)逐渐演变为4个带(芦苇沼泽-碱蓬沼泽-米草沼泽-光滩).  相似文献   

9.
宿根甘蔗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MI模型对13个宿根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以产量性状的表型值和相应的品种稳定性参数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6个产量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环境的差异以及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都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同品种与不同试点的交互作用不同,每个品种对试点都有其特殊的适应性,综合考虑各产量性状的表现和稳定性,YZ99-596、CK、HoCP92-648、MT96-1409、Q170和Mex105是蔗产量和糖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稳定性强的优良甘蔗新品种,FN98-1103、FR93-435、CP88-1762、Hocp91-555和MT93-730蔗产量和糖产量较低,蔗产量稳定性差.图3表3参20  相似文献   

10.
与黑龙江大豆主栽品种匹配的优良根瘤菌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瘤菌剂在大豆上能否充分发挥共生固氮效应涉及到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与大豆品种的匹配性、土壤特性等多种因素.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为筛选得到适于在黑龙江推广应用的根瘤菌资源,从黑龙江、河北和湖南等地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大豆结瘤法,从10个土样中分离获得59株大豆根瘤菌株,再依据BTB显色反应和16S r DNA分析,鉴定出36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沙培结果表明,有34株根瘤菌能够在大豆品种黑农61上有效结瘤;再从中选出4株共生效应较好的菌株做进一步实验.匹配实验表明,这4株菌SN2-5、NW5-3、SN7-2和SN10-3同样能与黑龙江另外16个主栽大豆品种结瘤;与不接根瘤菌的对照组相比,SN2-5、NW5-3、SN7-2和SN10-3处理的大豆的根瘤固氮酶活和生物量显著提高,且整体表型优于HN01和USDA110.土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NW5-3、SN10-3、SN7-2在黑土中具有显著的接种效果,且在10 mmol/L NH_4NO_3高氮处理下,4个优良供试菌均能够与黑农61结瘤.与不加氮素的处理相比,其中NW5-3和SN10-3形成根瘤具有近50%的固氮酶活性.本研究筛选的4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SN2-5、NW5-3、SN7-2、SN10-3与黑龙江的主栽大豆品种具有良好匹配性能,可进一步用于黑龙江大豆产区的田间实验.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的Hormesis效应常常呈现J-型剂量-效应关系,如何评价Hormesis污染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目前尚未解决.选择微板毒性分析法(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MTA)获得的具有J-型剂量-效应关系的丙酮、乙腈及S-型剂量效应关系的二甲亚砜为混合物组分,以直接均分射线法构建丙酮-二甲亚砜(J-S型)、乙腈-二甲亚砜(J-S型)和丙酮-乙腈(J-J型)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利用不同效应浓度水平下以浓度加和为参考模型的多个等效线图分析污染物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二元混合物仍然具有J-型浓度-效应关系特征,除丙酮-乙腈二元混合体系在1个效应浓度水平下可能呈现协同特征外,其余二元混合物在不同效应浓度水平均表现为拮抗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某钢厂附近20个土样中的22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萃取-分析-统计研究,用SPSS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4-8个指标(多环芳烃化合物)来评价钢厂周围土壤遭受多环芳烃污染的程度,也可用3-5个指标来评价其遭受致癌多环芳烃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于2018年12月3日-2019年1月1日在辽宁省西南典型城市葫芦岛市和朝阳市分别布设3个城区采样点,在区域传输点龙屯水库布设1个采样点,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n=201).使用离子色谱检测样品中的Na+、Mg2+、Ca2+、K+、NH4+、SO42-、F-、Cl-和NO3-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PM2....  相似文献   

14.
PcHIPPs/PcHPPs是一类细胞内可溶性金属结合蛋白,在调节植物重金属稳态、解毒机制、重金属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HIPPs/HPPs基因家族在多花黄精中还未有人研究.基于多花黄精不同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亚细胞定位和保守基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研究HIPPs/HPPs基因在不同铅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从多花黄精中鉴定出68个PcHIPPs和43个PcHPPs基因;PcHIPPs基因家族的氨基酸数为134-501,分子量介于15.53-53.09 ku之间,等电点介于5.12-9.88;PcHPPs基因的氨基酸数为101-352,分子量介于11.46-38.23 ku,等电点介于5.58-10.41;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PcHIPPs/PcHPPs基因有73个分布在细胞核内;通过KEGG分析发现PcHPP3、PcHIPP28-5、PcHIPP28-6、PcHPP1-5参与到代谢过程;PcHIPPs/PcHPPs基因在多花黄精根状茎中主要发挥作用,在盐胁迫处理48 h下大部分PcHIPPs/PcHPPs基因表现出明显的下调...  相似文献   

15.
曲霉sp.136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曲霉sp.136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将它们鉴定为烟曲霉酸(1)、(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β-谷甾醇(3)、(2S,3S,4R)-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3,4-三羟基十八烷(4)、4-羟基苯乙酸(5)和烟碱酸(6).图1参5  相似文献   

16.
首次对我国特有属药用植物裸蒴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以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该植物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癸酰基-2-壬基吡啶(1)、豆甾烷-3,6二酮(2)、豆甾-4-烯-3,6二酮(3)和胡萝卜苷(4).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裸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这3个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3B)的增殖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4-叔辛基苯酚是一种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有机污染物,已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有必要关注其生态风险。本文依据2010年以来4-叔辛基苯酚在我国8个湖库、11条主要河流、9个城市市内河流、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以及近海的水体和沉积物的环境暴露浓度数据,以及4-叔辛基苯酚的急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估算了4-叔辛基苯酚淡水、海水以及沉积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 PNEC),并采用商值法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中4条河流地表水部分点位生态风险高,且珠江水系的风险相对较高;9个城市中的上海、广州、宁波、济南、太原和东莞6个城市河流部分点位生态风险较高;28个淡水地表水点位中,高生态风险占比为35.7%。10处有浓度数据报道的淡水沉积物中,9处为低风险,1处为中风险,海水及海洋沉积物均为低风险,4-叔辛基苯酚对我国淡水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于2017年3月采集武汉市的3个火车站广场灰尘样品30个,其中武汉火车站12个,武昌火车站8个,汉口火车站10个,采用气相色谱对样品中32种PCB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的暴露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武汉市3个火车站广场灰尘样品中∑PCBs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是20.6—140 ng·g~(-1)(平均值为66.0 ng·g~(-1)),20.3—125 ng·g~(-1)(平均值为71.2 ng·g~(-1)),19.6—62.9 ng·g~(-1)(平均值为36.7 ng·g~(-1)),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相比,PCBs污染较为严重,且六氯联苯所占百分比值均很高.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在武汉火车站和武昌火车站仅通过皮肤接触存在较轻的致癌风险,通过呼吸吸入及经口摄入途径不存在致癌风险;成人在汉口火车站3种途径均不存在致癌风险;儿童在武汉、武昌和汉口等3个火车站的3种途径不存在致癌风险.儿童及成人在3个火车站3种途径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风险等级,分别于2019年11月、12月和2020年1月对长江南京段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并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UPLC-MS/MS)对水体中AM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14个采样点连续3个月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蒙药钦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和鞣花酸的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测定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鞣花酸分别在检测范围内(0.358-0.954 μg、0.066-0.175 μg、0.386-1.031 μg、1.685-4.493 μg、0.308-0.822 μg)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8%,RSD< 2.0%;3批样品中5个成分的含量分别是1.0399-1.0629、0.0778-0.0863、1.0986-1.1844、6.5152-6.8363、1.2444-1.3098 mg·g-1.该方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钦汤中5种活性成分,适用于钦汤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