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在国内外氮和磷的污染控制中广泛运用。文章综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介绍了加入不同抑制剂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效果,为今后实现更高效、更广泛的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污水厂长序列运行数据为基础,反推脱氮实际影响因素,开展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2019年4月前后TN出水平均浓度降低58%;受季节和污水厂升级改造影响,温度由15℃升高至25℃,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由4300 mg/L增至8000 mg/L,活性污泥成分增加,脱氮效果提升;BOD 5/TN和pH值等变化相对稳定,温度、MLSS是影响该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因素;当反应温度为(25±5)℃,pH值为7.5±0.2,MLSS为4800 mg/L时,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硝酸盐氮去除率达91%。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反硝化除磷的基本机理与特点,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研发出的单污泥工艺和双污泥工艺流程,比较了各类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分析了反硝化除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碳源种类、pH值、电子受体、C/P比、污泥龄等,提出了将处于实验阶段的新型工艺投入运行、探究多因素对系统脱氮除磷的综合影响等后续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应用国际标准ISO6635-1984E《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NO3^-、NO2^-含量的测定-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存在的干扰因素-色素、胶体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冷水浸提,脂肪蛋白沉淀剂用量各为8-10mL的条件下,测定结果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6.0%-102.5%;用海泡石、膨润土代替活性炭作为脱色剂,能达到同样的测定效果。回收率在96.5%-102.0%之间。  相似文献   

5.
硝化过程BOD5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亚甲基蓝,硫脲,亚甲基蓝/硫脲,酸碱预处理,改变稀释水pH值五种预处理方法对硝化过程BOD5测量的影响.亚甲基蓝在抑制硝化过程同时,抑制碳化阶段.硫脲在抑制硝化过程时,本身存在可生化降解问题.亚甲基蓝/硫脲在稀释水中浓度各为1.3mg/L时,对硝化过程有很好抑制作用,又不影响碳化阶段.酸碱预处理及改变稀释水pH,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好氧式膜生物反应器富集耐低温硝化污泥,通过低温冲击强化试验研究硝化污泥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对硝化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温度越低,微生物多样性越低。低温强化组投加了耐低温高硝化菌含量硝化污泥,使得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生长趋势良好,对低温冲击的恢复更有效果,且低温硝化污泥比中温硝化污泥具有更好的氨氮及亚硝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NO2^-与AY(吖啶黄)的重氮化偶联反应。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利用四波长处吸光度加和值与N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四波长测定微量NO2^-含量的新方法。应用于环境样品的监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符合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投加悬浮填料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新疆干旱寒冷地区污水处理厂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及生物膜菌群.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水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悬浮填料对氨氮和NO3--N均有降解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2%和81.42%;悬浮填料填充率在20% ~30%、曝气量在6.0 m3/h~6.5 m3/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F^-、Cl^-、NO2^-、PO4^3-、NO3^-、SO4^2-等阴离子测定条件的研究,提出阴离子之间的分离度和淋洗程度与淋洗液的比例及判峰参数的设置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典型燃煤工业城市邯郸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及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于2016年1—12月采集了当地大气PM2.5样品,然后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得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分,分析了不同季节水溶性无机离子随PM2.5的浓度变化特征。通过对PM2.5中的阴离子、阳离子进行分析发现,SO4^2-、NO3^-和NH4^+在春夏秋冬四季均为PM2.5中的主要离子成分,SO4^2-、NO3^-和NH4^+的浓度之和在春夏秋冬四季占各季节总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百分比分别为84.6%、77.4%、89.9%、62.5%。其中,在春季和冬季含量最高的3种离子分别是NO3^-、SO4^2-和NH4^+,夏季含量最高的3种离子分别是SO4^2-、NH4^+和NO3^-,而秋季含量最高的3种离子分别是NH4^+、SO4^2-和NO3^-。相关性分析发现,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PM2.5为酸性,冬季为碱性。SO4^2-、NO3^-、NH4^+浓度分析表明,冬季PM2.5中的一次建筑扬尘排放较多。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来源于二次转化和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11.
PIC-8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样品中的Cl^-、NO3^-、SO4^2-时,通过对样品中加入淋洗液与不加入淋洗液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淋洗液的添加对NO3^-、SO4^2-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但对Cl^-有较大影响,通过保持相同实验条件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离子色谱法连续测定样品中F^-、Cl^-、NO3^-、SO4^2-8的浓度,体现了当代离子色谱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大气多参数站自动监测PM2.5数据和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Marga监测的PM2.5中水溶性离子数据,分析了南通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ρ(PM2.5)分别为58和54μg/m 3,均高出其年均值(14μg/m^3);ρ(水溶性离子)总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74.5%和74.3%;二次离子ρ(NO3^-、SO4^2-和NH4^+)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66.8%和66.6%;各水溶性离子占比大小依次为:NO3^-、SO4^2-、NH4^+、Cl^-、K^+、Na^+、Ca^2+、Mg^2+。对ρ(NO3^-)/ρ(SO 4^2-)分析表明,移动源已经成为南通市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且呈逐年增强趋势。对氯氧化率和硫氧化率的分析表明,南通市冬季存在较明显的二次污染,SO2的转化程度大于NO2。除Na^+和Mg^2+外,其他离子与PM2.5均呈显著相关性,NO3^-、SO4^2-与NH4^+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Cl^-与除Na^+外的所有阳离子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线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PM2.5中NH4^+、NO3^-、SO4^2-的不确定性来源,探讨了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及浓度梯度设置对离子浓度结果的影响,并对标准曲线设定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范围的标准曲线对于NH4+的浓度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存在1. 87%~14. 91%的偏差,对于NO3^-、SO4^2-的影响较小,相对偏差分别为2. 94%和2. 82%;非均匀布点和均匀布点标准曲线定量NH4+的结果存在4. 15%~4. 25%的偏差,对于NO3^-和SO4^2-,相对偏差分别为0. 10%和5. 99%。对于二次拟合的NH4^+,在样品浓度波动较大时,可以将样品划分为低浓度范围和高浓度范围,分别选用低浓度段标准曲线和高浓度段标准曲线,以期得到更合理的浓度结果。  相似文献   

15.
乌兰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63-166
根据博乐市2005—2010年降水数据,对酸雨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博乐市地形适合水汽输入,存在远距离污染物跨境传输和产生连续大降雨的条件,使其境内产生酸雨的可能性加大;酸雨发生在冬季采暖期,且NO3^-浓度比未发生酸雨时略高;另外,博乐市属北方干旱区城市,土壤偏碱性,降水总体为偏弱碱性特点不变。除以上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模拟装置,研究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表明,模拟绿地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较好作用。降雨0.5h内污染物质主要被0cm-15cm层土壤所吸附,2h后各层对有机质、氮磷的吸附能力基本相同。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中COD、NH4^+ -N、NO3^- -N及TP去除率为37.6%~49.9%;降雨期间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和吸收作用,因此对土壤NH4^+ -N、NO3^- -N及TP的吸附过程用Langmiur方程进行拟和,发现土壤对NH4^+ -N及TP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程度较强,对NO3^- -N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难进行。且降雨后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植物根系的污染物,降雨后第5d~8d,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雨后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降雨后第2d-8d内,且t4d~17d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降到降雨前水平,土壤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致病菌(HPB)在市政污水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以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采集1年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泥和生化处理出水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 HPB群落组成特征,研究了生化处理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与HPB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水和生化处理出水中HPB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大气降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山西省大气降水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及区域分布规律,山西省水文部门于1984年开始对大气降水进行监测。在全省9个地市布设测点,分别为: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榆次市、临汾市以及吕梁、忻州、阳泉、运城地区。监测项目为H^2 、电导率、Ca^2 、Mg^2 、K^2 、Na^2 、NH4^2 、SO4^2-、NO3^-、Cl^-、CO3^-、HCO3^-、F^-。结果表明,除吕梁、忻州地区外。山西省各地市均有酸雨发生,但酸雨发生的频率不高,全省年平均为3.3%;酸雨的酸性程度也不高,对生态可造成明显影响的降水次数不多;山西省酸雨为典型的硫酸型,酸雨中硫酸与硝酸的质量浓度比值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油田采出水经光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后,有机物和油被充分降解,用离子色谱法测定 NO3-、PO3-4,5次测定结果的 RSD为3.1%~5.8%。该方法测定出水中 NO3-、PO3-4质量浓度可代表除油处理后原水中总氮、总磷质量浓度,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总磷、总氮的结果相比,重现性好、耗时少。  相似文献   

20.
吹脱-水解酸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吹脱—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采用吹脱预处理可去除废水中60%以上的氨氮,有利于后续生物脱氮和脱碳的进行。生物水解酸化处理在降低废水CODCr值的同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该方法将曝气期分为二段,并设置缺氧反硝化期,可明显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