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全信息分为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一次安全信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人机物客观安全性,以及事故现场。二次安全信息包括安全法规、条例、政策、标准,安全科学理论、技术文献,企业安全规划、总结、分析报告等。安全培训常用的是二次信息。安全信息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在培训过程中合理运用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各种异常行为,物的各种异常状态等大量不良信息,均是导致事故的因素。通过安全培训将其告诉受训人员,间接的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服务与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的作用,研究了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如何利用技术与知识优势参与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在事故应急预防与准备阶段,通过参与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隐患排查与风险控制、应急技术研究,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在事故应急响应阶段,从信息和处置技术方面协助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在事故后的恢复与重建阶段,参与事故信息分析整理、协助恢复企业经营活动、协助设计监督与评估机制等。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参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发挥专业科技型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给事故预防与调查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运用信息科学与安全科学方法,开展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所致事故模式研究。基于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型,构建安全系统中安全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型;分析安全系统中引发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并构建"信源-预测-决策-执行"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根据事故案例,分析验证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主要包括"真信源—安全信源"信息不对称、"安全信源—安全信宿"信息不对称和"安全信宿—安全信宿"信息不对称等3种事故致因模式,且具有充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GIS系统是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水平 ,减少事故的发生 ,使事故对道路通行的影响最小化 ,并有效合理分配交通流的重要手段。笔者在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的基础上 ,讨论了数据的来源、专题信息图层的构建 ;提出了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 ;介绍了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采集、查询和更新 ,交通事故信息的分析与预测 ,交通事故管理等功能 ;并提出了基于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事故管理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从监管视角测量企业安全绩效对事故预防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了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的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及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急需建立超越技术特性、反映事故后果和管理过程的统一的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目前,我国以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管理体系为切入点,通过事故致因逆推法和信息沉淀的方法建立了安全绩效维度,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及实证研究等方法验证了安全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定义领域知识图谱概念体系结构,从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数据中提取关键知识要素,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图谱,将其储存在Neo4j图数据库中,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分析流程,针对事故相关信息开展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路径分析等智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将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以可视化图形或表格等进行展示,将事故信息以知识形式结构化存储及表达,可有效提高事故分析工作效率,为事故预防以及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事故应急及预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结合耦合分析理论研究事故中的安全信息传播。首先,从安全信息学层面提出安全信息概念,分析将耦合理论应用于安全信息传播和演化的必要性;然后,基于安全信息的本质规律,界定出事故的安全信息特有的4条特征;其次,从企业、政府和社会层面阐明影响安全信息的24项基本耦合因子;最后,根据文献及耦合因子建立包含9个关键点和42条路径的事故安全信息耦合作用路径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安全信息基本耦合模型。结果表明:事故安全信息耦合机制对于安全信息耦合过程及演化模型有指导意义,可为基于安全信息的事故应急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充分发挥其在预防事故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化学事故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国外化学事故数据库发展较完善,其数据结构设计较合理,且事故信息全面、准确,事故数量多;而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建设还比较落后,存在数据结构设计简单、标准不统一、数据可靠性差,很多事故信息也未能共享等问题。因此,在发展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时,应确保事故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重视未遂事故信息的收集,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实现数据共享,使其为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研究、安全评价和安全培训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监控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手机屏蔽仪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信号监控,防止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引发爆炸事故;应用煤矿安全事故预警系统,实时对井下巷道的各个传感器进行瓦斯浓度和透水情况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建立远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形成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监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力,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技术对安全心理学的影响、事故致因与人为失误及事故预防技术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全心理学的最近研究状况及趋势。着重分析了工程控制技术、行为控制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宏观安全管理技术及系统措施等事故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高危行业应急平台建设中存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撑弱、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差的缺陷,以“江苏省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项目为背景,提出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的总体建设架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应急信息共享,预案可视化与推演,事故后果分析模拟,应急救援决策支持,应急咨询、培训、评估,事故现场快速监测六大子平台。以期利用VR、GIS、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功能、系统、体系三个层面完善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内容,从而为政府门提供应急决策支持、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应急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的特征,指出安全监管网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的主要对策,包括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制、无缝隙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以及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对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舆论实施有效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前景理论,构建政府、承包商和社会公众关于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舆论监督演化博弈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心理作用对政府、承包商和社会公众在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策略选择有较大影响;提高政府发现承包商隐瞒信息的概率及政府对承包商的处罚,能使承包商趋向于选择如实公布信息;减小公众造谣概率和增大公众舆论监督收益,能使公众趋向于选择舆论监督;公众选择网络舆论监督,能促使政府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促使承包商如实公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集输站泄漏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目前天然气集输站站控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探讨了建立泄漏监控安全系统的技术要求.该系统应用负压波检漏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天然气泄漏的信号检测、处理、传输和实时动态显示等.借助于这些技术开发的天然气泄漏监控系统,具有数据处理准确可靠,精度高,误报率低等特点.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获取相关参数和信息,实现早期预警,降低天然气泄漏的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监察,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事故鉴定分析、事故责任的确定、安全技术研究等问题,直接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需要建立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该中心是提高政府监管监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举措。笔者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的框架,在综合分析非矿工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非矿工业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建立的具体方案,为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体系专业中心,加强科学决策与监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采用分散监控与集中管理的监控策略,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视频监控和记录功能,对烟花爆竹企业生产现场及厂区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录像;还可以对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参数(如温度、湿度、静电等)实时采集与处理,对烟花爆竹企业内部及周边的动态安全状况实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警情设定自动做出相应的监控预警及应急响应,如声光报警等;同时,对烟花爆竹等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包括死亡、重伤和轻伤等)进行模拟与分析,为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高校社区安全管理的精准、高效、便捷,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引入高校安全管理中,构建“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结合“微安全”微信平台,链接社区全体人员。根据布拉德安全曲线,将“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定位在杜邦安全管理第三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管理效果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率降低61.42%,事件处理效率提高74.05%,居民满意度达80.2%;“防灾型”网格社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对高校安全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安全事故伤害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9.
以正在实施中的"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为背景,提出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的宏观框架建设构想;根据我国在安全生产领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的总体要求,从深化、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出发,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基于网络化的固定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和基于GIS,GPS的移动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以及配套的重大危险源装置检测与预警系统、事故原因鉴证与仿真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系统;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基础研究与重大危险源基础数据与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治数据系统作为技术支持。该项研究与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技术来支撑安全生产监管成效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江苏省和全国的安全生产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