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向军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8):676-677,F0004
探讨了蜈蚣草组织培养的最佳孢子萌发培养基、初代培养基、最佳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蜈蚣草孢子在1/2MS孢子萌发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经初代培养后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NAA 0.2mg/L,经生根培养后炼苗移栽成活,因此通过孢子组织培养成为蜈蚣草幼苗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紫色甘薯茎尖培养一步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色甘薯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A与BA两种激素对一步成苗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MS+0.2mg/LBA+0.5mg/LNAA,约3d左右诱导愈伤组织,15—20d分化幼苗、生根,约45d后就可一步成苗,直接发育成完整植株,最高成苗率为11.4%。对这种培养基上的再生小植株进行移栽,1个月后其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以红碧桃花粉为试验材料,用花粉离体培养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固体培养法以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红碧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成分为15%蔗糖+100mg/L硼酸+0.7%琼脂;不同温度贮藏下的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0℃下降最慢,20℃下降最快;添加0.2mg/L 6-BA后花粉萌发率最好,而硫酸锌对红碧桃花粉萌发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的其他因子浓度分别是Ca2+ 20mg/L、Zn2+ 0.06mg/L、NAA 4.0mg/L.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条件对软枣猕猴桃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生长调节剂、琼脂、光照、温度等因素对光叶楮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为1.0mg/LBA+0.5mg/L NAA、琼脂浓度7.0-8.0g/L、光照强度3000lx、培养温度25%。该优化培养条件能有效防止玻璃化苗的发生,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较健壮的苗木,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赵劼  张诚 《四川环境》2012,(1):28-33
采用单变量法研究了人工沸石对Cr3+的最佳吸附粒径、最佳吸附反应条件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Cr3+初始浓度为20mg/L、沸石投放量为10g/L时,最佳粒径为80目;在Cr3+初始浓度为50mg/L、沸石投放量为10g/L时,最佳振荡时间为70min;Cr3+浓度在20~70mg/L范围内时,人工沸石饱和吸附量随Cr3+的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近似于指数关系;人工沸石吸附Cr3+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脱附实验表明洗脱性价比最佳的洗脱剂(NaCl)浓度为10g/L,洗脱微振荡-静置沉降最佳时间分布为:微振荡10min,静置沉降50min,洗脱两次后吸附效率下降25%~30%。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小麦发芽及生根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浸泡小麦种子,通过考察小麦的出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生根数量和根的长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壳聚糖对小麦发芽和生根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6.5、壳聚糖浓度为4-6mg/mL时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当壳聚糖浓度低于8mg/mL时,小麦的出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壳聚糖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当壳聚糖浓度为4mg/mL、浸泡时间为10h时,小麦种子生根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豆腐柴生根的营养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一年生和两年生豆腐柴枝条上切段和下切段为材料,将1/50、1/20和1/10 hoagland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以及24μM、48μM和96μM硅酸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培养豆腐柴枝条,诱导其生根.结果表明,一年生材料生根率高于两年生材料,下切段生根率高于上切段.Hoagland铁盐最为重要,其次为Hoagland大量元素,第三为硅酸,Hoagland微量元素作用不大.豆腐柴不定根诱导的最佳组配为1/10Hoagland大量元素+Hoagland铁+48μM硅酸.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AA、IBA对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浓度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显著提高格药柃硬枝扦插繁殖效果.其中用1000mg/L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速浸5min插穗,其生根率可达76.67%.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油田措施废液为研究对象,开展絮凝处理实验,筛选出最佳絮凝剂体系,并对絮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絮凝剂体系H3+X5最佳工艺条件为:H3+X5用量(300+100)mg/L、pH值7.4~8.2、温度25~35℃、混合强度1 300~1 500s~(-1)、混合时间20~30s,优化后斜板直接出水SS由34.71mg/L降至1.77mg/L,去除效果明显,同时药剂加量减少60%,处理成本降低20.5%。  相似文献   

10.
以Ti-SnO2电极作为阴阳极,利用电解池对焦化厂熄焦循环水COD进行去除。极板间距为1 cm,6个极片组成电解池,处理熄焦循环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被稀释1倍时,污染物的浓度有利于COD的去除;最佳去除条件是电解电压为11 V,p H值为6;当电解时间为0.5 h时,废水的COD由230 mg/L降低到138 mg/L,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焦化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熄焦时对COD的要求;电解时间增加到2 h,废水的COD由230 mg/L降低到66 mg/L,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某气田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破胶絮凝处理后进行氧化对比实验,氧化剂选用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次氯酸钠、Fenton试剂。研究表明,絮凝实验最佳条件为氧化钙、硫酸铝和硫酸亚铁投加量分别为3,1,1 g/L。4种氧化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高锰酸钾投加量0.5 g/L,pH值为4;过硫酸钾投加量0.25g/L,pH值为6;次氯酸钠投加量15 g/L,pH值为4;Fenton氧化方法pH值为3.5,双氧水投加量25 g/L,七水硫酸亚铁投加量10 g/L。出水COD_(Cr)最多可降至800 mg/L左右,最大COD_(Cr)去除率72.96%,处理效果良好,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方法。样品中的三价铬经柱前衍生后,泵入分析柱,与样品中的六价铬分离,分离后的样品经在线柱后衍生,流入可变波长检测器,分别在365 nm和540 nm检测。利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分析条件:水浴加热2 min,加热温度80℃,柱后衍生液流速1.1 ml/min。方法在10 min内完成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分析,三价铬和六价铬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 mg/L和0.005~1 mg/L,方法检出限低,分别为18.1μg/L和0.267μg/L,精密度分别为1.16%(0.4 mg/L Cr3+,n=7)和3.07%(0.08 mg/L Cr6+,n=7),样品分析时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  相似文献   

13.
膨润土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废水中铅离子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振荡吸附实验,研究了膨润土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颗粒吸附材料在含铅离子废水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颗粒化的最佳条件为:膨润土颗粒粒径2mm,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1h.在温度25℃、pH值为6、Pb2+初始浓度为50mg/L、吸附剂用量为8g/L、吸附时间为60min时,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吸附去除率达90%以上,吸附剂对Pb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级两段的混床EDI膜堆,模拟了Ni2+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膜反应器在树脂比例的膜堆废水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原水进水流量为20L/h、含Ni2+约52mg/L的NiSO4溶液时,随着阴/阳树脂比例的增加,膜堆废水内部水解离加剧,发生沉淀现象,废水出水pH值增高;当阴/阳树脂比例为2:3时处理效果最佳,废水中Ni2+离子的浓度降至0.6mg/L,去除率达到97.9%,不发生结垢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稠油采出水合格、有序排放问题,针对稠油采出水高矿化度、可生物性差,完全采用好氧工艺处理污水难度较大的水质特点,通过对车510稠油采出水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采出水达标排放的技术路线,并开展稠油采出水达标处理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沉降+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采出水,其出水水质中COD_(Cr)≤120mg/L、石油类≤10mg/L、挥发酚≤0.5mg/L,可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风城油田超稠油采出水具有"含砂高、黏度高、密度高"的特点,大量不易分离的粉砂和泥质附在油中,其乳化稳定性强,处理难度大;沉降脱水罐来水含油量10 000 mg/L,悬浮物500 mg/L,高含油及悬浮物对采出水处理系统影响及冲击较大。采用"两级除油+混凝反应+两级过滤"工艺对超稠油采出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净化水含油量≤2 mg/L,悬浮物≤2 mg/L,污水处理合格率100%,污水回用率100%,回用油田注汽锅炉。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清水费用2 463.75万元,可充分利用高温采出水热能,年均节约天然气用量约5 475×10~4 Nm~3,节约天然气费用5 365.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元坝气田污水脱硫主要采用"气提+化学除硫+混凝沉降+过滤"的密闭处理工艺去除地层采出水中高达1 800 mg/L的硫化物。为此,文章选用负压气提脱硫技术,并对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脱硫效率最佳、效果最稳定的条件为:气提气源采用燃料气与空气气提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脱硫最佳的进水pH值为5左右;脱硫工艺最佳气液比为6∶1~8∶1。现场实验表明,脱硫率高达96%,且效果稳定,达到了高含硫气田水经济高效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开展鸢尾属植物育种工作,以马蔺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蔗糖、硼酸等对马蔺花粉萌发的影响和不同贮藏方法对马蔺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蔗糖对马蔺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的花粉培养基为:蔗糖120g/L+硼酸20mg/L;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马蔺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方法为-196℃干燥,耐贮藏力达365天以上,花粉形态与其萌发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研究全程生物组合工艺"缺氧SBR-UASB-好氧SBR"处理沈阳市老虎冲填埋场高COD、高氨氮、低B/C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保证3 L/d进水量,在500%回流比下联合成功启动反应器。通过调整最佳工艺参数,该组合工艺出水COD,氨氮分别为80 mg/L和10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一级排放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试验针对气田压裂返排液,采用撬装微涡流混凝装置进行了混凝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絮凝剂选用PAC与膨润土复合剂,且当膨润土与PAC复配比例为1∶1,投加量为500mg/L,投加位置在管道混合器时,混凝效果最好;助凝剂PAM的最佳投加量为20mg/L,最佳搅拌时间为1min,投加位置在搅拌罐。采用"管道混合器+微涡流混凝器+搅拌罐"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SS、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3%和58.1%,黏度可降低52.3%。对混凝处理剂种类、投加量、搅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处理剂在设备中的投加位置进行优化,为实现气井压裂返排液不落地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