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了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国家损失赔偿主体、赔偿范围和索赔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热线     
《环境导报》2003,(3):18-18
问: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是什么?答:一般说来,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主要有五类:(1)刑事责任和罚金;(2)清理费用,即清除污染物质,恢复污染地原貌而支付的费用;(3)因污染而造成的对第三者身体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4)因污染而造成的企业停工的损失;(5)因污染而对企业名誉和公共关系的损害。问:环境责任保险有哪几种?答:依照环境责任保险合同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约定,可分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和自有场地治理责任保险。依据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而发生索赔的时间是否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间,可分为:事故型责任保险和索赔型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为船舶溢油污染损害民事索赔提供了直接的依据.然而,由于在索赔主体、索赔的提出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认识和理解,致使目前我国的船舶污染损害索赔机制十分不完善.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规定的有关海域使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为我们深入理解船舶污染损害索赔提供了更多的法律支持.通过对相关法律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国家海域所有权与国家海域使用权的关系,是确定船舶污染事故索赔主体,准确界定船舶污染事故侵权责任的前提.建立我国完善的船舶污染损害索赔机制,应该从民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原则,首先准确确定受损方,由受损方以适当的方式向侵权责任方提出索赔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来国内外连续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尤其国外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律处理结果引人关注。案例对比分析表明,在对环境污染的执法处罚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国内处罚标准偏低,国外重罚趋势形成;国内污染损失难定,国外评估制度完善;国内企业违法成本偏低,国外政府出面进行索赔。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对污染企业实施司法赔偿来强化环境法制权威:一是靠赔偿提高违法成本;二是靠诉讼树立法制权威;三是靠政府索赔生态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件频发,同时由于法律和制度缺陷,不仅直接受害人索赔困难,污染事件造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损失更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使社会蒙受极大损失."两会"期间,环境问题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陈红枫 《环境保护》2007,(3B):22-25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件频发,同时由于法律和制度缺陷,不仅直接受害人索赔困难,污染事件造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损失更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使社会蒙受极大损失。“两会”期间,环境问题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价存在的问题,对比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关于污染事件的环境与自然资源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逐步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0,(3):14-15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对渔业污染事故处理和渔业资源损失赔偿等涉及环境保护部门和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如何依法行政的问题,发生了一些争议,有的已见诸报端。为了弄清是非曲直,促进环境保护部门和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办事,本刊记者特地就与渔业污染事故处理和渔业资源损失赔偿有关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我省知名的环境法学者游成龙律师。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拓展环境污染损害概念的问题,针对我国不同法律部门中对环境与财产的交叉规定,提出了区分财产与环境自身损害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人身、财产与环境三类污染损害的经济损失费用构成;阐述了以两步法为基础,由时间边界、空间边界、基准水平和贴现四个要素组成的环境污染损害经济评估方法。所建立的环境污染损害与经济评估的概念框架,对推进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价、深化环境污染损害管理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及综合利用经济损益分析具有局限性和不确性。其原因是:①废物污染环境的形式特殊,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往往同其它作用一同表现出来,难以区分;②综合利用效益依利用途径,投资费用不同而异,往往费用和效益在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水污染损失估算与治理水污染生态效益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排放污染物使其周围环境受到损失,根据环境所损失的价值与污染治理的费用,可以提出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本文以沈阳某大型企业排放污水为例,主要运用了模糊数学法以及间接定价法和生态价值法对水资源价值进行核算,然后再进行费用——效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污水治理是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的.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直接损失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及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中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中因环保职责分散和视角差异而存在的评估内容不衔接、量化方法不一致的问题,以人类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进行了剖析和梳理,明确了损害的分类与范畴,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损害与人类活动损害之间的衔接与界限;并依据法学理论和法律文件,识别出各类损害中的直接损失;进而遵循科学性和可量化性等原则,建立了直接损失的评估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涵盖了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海洋生态损害和事务性支出四类损失,具体包括身体损害、精神损害、水产品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保护财产的额外支出、恢复期间利润损失、海洋生态恢复费用、恢复期间生态损失、应急处置费、调查评估费共11项指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定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损害赔偿和行政处罚工作的定量化和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丁霖  余文梦  竺效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6):1519-1526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助于生态环境损害的价值化评价与损害产生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损害修复与赔偿的重要依据. 然而,现有法律与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机制. 为厘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以完善启动机制,在梳理现行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分析949个环境民事司法案例数据,探讨启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驱动因素,继而对启动机制的完善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生态损害鉴定评估启动主体较广泛,原告方主体类型、被告方主体类型、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审理法院级别等因素对损害鉴定评估启动具有显著影响;国家公权机关启动的鉴定结果认可度高于社会组织和私人主体,诉前鉴定的诉讼成本较低. 基于此,提出通过明确诉前以生态环境行政机关启动为主、诉中由法院决定是否启动的顺位规则,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作出了比国家环境法律更为严格的规定,尤以操作性强为特征。开发自然资源者必须缴纳态补偿费,超标准排污费征收额必须高于污染治理费用,扩大限治理措施运用范围且授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这一权力,处罚措施体现预防优先原则,罚款措施运用力度加大,这些鲜明特点体现了深圳市地方环境立法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环境污染事故也到了一个高发期.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损害赔偿保障体系,对贯彻落实环保法的污染责任险至关重要.分析了发达国家现有公害病的补偿资金来源与形式,将其分为环境责任险、环境赔偿基金、环境税收、社会捐赠等,并对以上健康损害赔偿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赔偿的经济保障体系.虽然中国在环境责任险领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涉及健康损害的责任险工作却十分薄弱,其它健康损害赔偿的经济保障措施,如用于支付健康损害的环境税收体系、环境赔偿基金、社会捐赠体系等尚不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中国现阶段亟待开展的健康损害赔偿模式进行剖析,以期为探索适用于中国的健康损害赔偿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环境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英文文献的梳理,对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文献年代分布、文献的机构、期刊分布与研究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的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国外研究时间较早;文献发表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其中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环境管理、生态经济、污染效应、政策实施等研究领域,中文文献则更注重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构建和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近几年,随着区域性环境污染的逐渐增多,跨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以及系统、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实施的机制构建等会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排污权”权利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法的权利义务体系中,环境容量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享有环境权。政府受托管理环境容量等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保障全体公民的环境权。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承担合法排污、清洁生产等环境义务,保证公民的环境权得以实现,同时基于“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在超量减排时可享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权利一排污权。排污权的法定权利主体只能是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信用不良企业不应是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只有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环境容量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才能成为真正拥有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由于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法律救济存在着诉讼困难、救济不足、索赔困难等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由环境保护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涉及环境侵权赔偿或者补偿的相关立法以及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典型判例构成的法规体系,为环境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超级基金法》、《詹姆斯.扎德加9.11健康与赔偿法案》、《联邦侵权赔偿法》和《联邦雇员补偿法》等立法以及Sterling诉Velsicol化学公司案、普莱斯诉美国海军案等判例中总结的美国经验主要包括:适时制定专门立法;建立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适用惩罚性赔偿机制;科学确定赔偿范围和数额;明确公职人员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基于自身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加快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包括私法责任和公法义务.德国立法上私法层面要以《环境责任法》为中心,以私权益的救济为首要价值取向,以第三方的实际人身和财产损失为主要赔偿范畴;公法层面以《环境损害和预防法》为核心,强调企业和个人经营者的预防义务,注重环境修复和风险预防,赔偿范围主要包括预防措施费用和环境的恢复费用.德国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不强调对污染企业的苛责,旨在通过合理的赔偿金额设置,让企业能够改善生产模式,保证私权益得到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20.
公害民事责任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公害已成为公众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为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对公害造成的社会性危害作了具体规定,文章对民事责任基本从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探讨。公害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公害民事责任的特点,公害民事责任与资源破坏民事责任的关系,在公害民事责任与一般民事责任关系的分析中,阐述了追公害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和公害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的民事责任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