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实行环境税收制度的作用及发达国家现行主要的环境税种类。同时,也详细介绍了各国在环境税收制度上的一些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姜林 《环境科学》2006,27(5):1035-1040
研究和建立一套以可计算的均衡理论模型(CGE)为核心,同时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型和健康影响模型(暴露-反应模型)连接,组成了环境政策综合评价模型,为综合评价环境政策产生的各类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系统,分析北京市采用能源环境税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健康、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模型分析认为,北京市采用单一的能源环境税可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但也将迟缓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如果北京市在采用能源环境税的同时进行绿色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则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时的环境税设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彪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507-509
基于国家“消费立锐”的大背影,环境税的出台会引起原有环境费制度的调整,分析了设立环境税后环境税的概念及其法律特性,环境税、费各自的特点与相互联系等有关问题探讨了当前建立较完善的彼此协调的环境税费体系。  相似文献   

4.
环境税——规制公害的新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讨论了环境税的社会功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税制的基本构想,对环境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以及税率设计提出了看法。最后对环境税与排污收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庇古理论征收环境税是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规制手段,构建环境税费的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环境税费政策是否能产生降低污染又能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红利.研究发现:我国环境税费政策的实施存在双重红利,地区高人口密度并未成为环境红利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才能促进双重红利效应.环境税费政策对环境污染、绿色技术创新存在非线性时变特征,只有在适宜的环境税费区间才能更好地实现双重红利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环境税费的双重红利作用越明显.因此,以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税为契机,基于地区经济发展异质特征制定全方位的环境税体系是打赢环保攻坚战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的环境费与环境税的性质及各自作用进行简单探讨,提出在现阶段不能简单地用环境税全代替环境费,而应该采取“税费并举,逐步推进”的方法,在环境费涉及不到的范围内设立环境税,且逐步扩大环境税种,同时针对现存的环境费(主要指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之度,提出推行总量收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环境管理,保护大气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大气污染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环境税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提出依靠环境税保护大气环境的思路,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税作为一种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刺激措施,已陆续被诸多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所推行,不仅将环境税引入税收制度中,而且征税范围涉及大气、水、资源、生活环境等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环境税制。例  相似文献   

9.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环境税收”是促进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它对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污染治理、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环境税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世秋  李彬 《环境保护》1995,(9):21-24,35
本文基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资源价值论、社会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法律意义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征收环境税的依据;并对环境税的课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还对环境税和排污收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文章指出了环境税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5个层次组成的政策体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建议明确“排污收费,超标处罚”为基本原则.扩大征收范围,加强税费改革,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核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不同层次的信息关联和相关的特征信息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城市是最基本的总量核定对象;阐述了现行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制度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存在着不完全信息问题;指出环境管理部门不掌握的部分排污总量信息对总量控制整体的影响相当大,应对排污总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核定。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虽于1995年作了某些修改,但仍有一些应该改善的地方,如应建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推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如排污收费应从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结合收费转变,从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从超欠量收费向等量收费转变,如建立征收环境税和生态环境补偿费,对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的行为优惠和补赔等经济激励机制。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美国空气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段,有效控制了常规和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美国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制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实施机制.鉴于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梳理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实施效果及实施特点,为中国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乃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宏  王金南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41-342,346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污染排放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的差异。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在东、西部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所表现出的综合效应是形成了明显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梯度。即在空间上,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存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渐升高的梯度。建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西部环境保护的后发优势,减缓或遏制工业污染的“西迁”,实现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基于GIS的海湾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的方法 .并在“大连湾数据库”的支持下 ,以大连湾为例 ,研究了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问题 .为环境空间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法律制度内部规定不统一,立法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尽合理,有关规定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尽快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必须,开征环境税和资源利用补偿费,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法律制度,实行排污产叫量收费或超总量收费;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允许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提高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全额收费;加强排污收费监督管理,完善排污收  相似文献   

20.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在抓好排污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狠抓质量提高,坚持走好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成核心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监督执法等相关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系统联动,扩大排污单位、环境要素覆盖面,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贯穿全周期监管,全面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