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建立适应新世纪初期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9,(1):7-8
我国的环境标准是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73年我国发布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以来,历经20余年时间,环境标准适应各个时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经过数次清理和调整,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为环境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虽然体系形式上与产品质量标准相同,但各类标准的内涵及标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2.
郭岩  张红 《城市环境》2002,16(6):43-44
章对环境标准中所包含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作了详细阐述;指出: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为了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制定出完整科学的环境标准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3.
<正> 环境质量标准是实现环境清洁化的重要依据,是环境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环境标准,就不能保证环境的质量,环境的清洁化也只是一句空话。半个世纪以来,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制定了各种环境标准,以控制工业污染和其  相似文献   

4.
冯波 《环境保护》2001,(7):15-16
按照法律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应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作为国家环境执法的唯一技术依据。但是,自1999年3月起,还是出现了两套机动车排放标准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按产品质量标准模式管理污染排放标准,混淆了自愿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技术法规)之间的本质区别。今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编号后,由两局联合发布。同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对重叠发布的和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审批发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清理,重新审批、编号和发布。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将重新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推进强制性环保标准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性环保标准存在的问题 法定规则不完善 在1998年讨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时,一些部门提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部门制定公布,表面看是部门之间争权,实际上是对制定环保标准目的、原则等认识不一致,虽然<环境保护法>授权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明确环保标准制定的规则,标准制定存在随意性,影响标准的质量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有关法令,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控制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它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法规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来,国家和有关部委相继发布实施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环境标准,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强化了全民的环境管理、环境治理意识。环境标准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尺度,而环境管理又是环境标准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因此,只有深刻理解环境标准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才能使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得以有效地实施。 环境标准一般分为两类,即环境质量标  相似文献   

8.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准绳。环境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是通过一系列环境标准去指标化、定量化、具体化。例如,以环境质量标准来判断环境受污染还是没有污染;以排放标准来仲裁污染源排出的三废是达标还是超标、是执法还是违法;以环境监督方法标准来保证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执行;还要以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设备仪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是指当某一地区出现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政措施.环评区域限批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区域限批制度在于直接有效地治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为转变地方政府“唯GDP至上”而忽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绩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为典型案例,研究了在大型跨境工程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中,以环境管理一体化为目标的环境标准协调问题。对比分析了深圳和香港两地在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管理中所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异同,并探讨了大型跨境工程实施环境标准协调依据、协调范围和协调原则。研究表明,环境标准的一体化应以跨境环境影响的预测作为基础和依据。在符合各自法律准则要求的前提下,应以趋向严格的原则,对可能形成跨境环境影响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指标进行协调,建立统一的标准,有利于跨境工程的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光焱 《环境科技》2008,21(3):61-64
重点从我国环境标准的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当前我国缺少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不能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环境标准自身建设及其实施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环境基准”?它与环境标准有什么关系? “基准”一词来源于英文“Criteria”一字,也有人把它译成“准则”。环境基准是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剂量(dose)和其所产生的效应或影响(effect)关系的科研资料的系统总结。环境基准可因研究对象不同而有多种,例如有针人体健康影响而言的卫生基准,也有对生物影响而言的生物基准。世界卫生组织不时地综合各国研究资料提供各种污染物的卫生基准。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标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故两者不能等同。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其制定时不仅要以基准为依据,还必须同时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为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所做的统一的技术规定,是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我国已颁布了各类环境标准200余项,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配套的方法、基础、标样及其它有关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 本文对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胥树凡 《环境》2002,(2):10-10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第1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2):115-117
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标准体系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体系中标准的科学性和标准间的协调性,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些环境标准的宽严程度不适当;环境标准所覆盖的保护范围不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标准的制订缺乏连贯性,环境标准体系之间缺乏相互间的协调和统一,对环境标准体系的调整提出建议:探索制定标准的科学方法;建立健全产品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定发布机制和后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控制 ,改善环境质量 ,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污许可证 )的核发、管理工作 ,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污染物 ,是指向环境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 ,包括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市、区县 (自治县、市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受理排污申报及排污许可证的核发 (含验证、换证 ,下同 …  相似文献   

17.
徐岭  周珂 《环境保护》2012,(7):49-51
标准决定评价结果,必须与时俱进“标尺”也是动态变化的 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并非主观臆断,而是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特定区域某个时点或时期的空气质量进行描述、评定和预测.作为衡量尺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将对空气评定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通过纵向和横向考察国内外环境标准的变迁可以发现,不仅各个国家同一时期的环境标准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前者的不同是因为不同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空气污染状况和空气质量管理能力并不相同;后者的不同是因为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污染物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而且经济有效的监控、治理特定污染物的能力也会变化.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保要求,适时调整环境标准、监测指标、评价权重和环境质量的分级等,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美国《清洁空气法》为例,结合《清洁空气法》的相关规定、美国法院的相关判决以及学者的理论探讨,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美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衡量。通过分析解读美国《清洁空气法》在环境标准制定中的利益衡量实例,提出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并考虑我国现实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环境质量标准,主要考虑我国现实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应进一步制定我国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利益衡量的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0,(6)
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兴起了绿色消费。与此相适应,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标准、法规,对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或使环境质量下降的国际贸易活动予以管制。这些与环境有关的贸易管制措施限制了有关产品的自由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绿色贸易壁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很快,据统计,全国的国家、省、县(区)级环境监测站达1800多个,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事业的环境监测站达2700多个。这两种监测站的主要区别在于建站的目的、任务和所管辖的范围各有分工。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规定:“在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四级监测站,而各级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根据主管部门授权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行使监督和检查权力”。因此,其任务是,在当地政府所管辖的范围内,对各种污染源的排污情况、环境质量等行使监督和检查权力,并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