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深入和规范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环境教育教材也面临着相应挑战。本文通过研 究中国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不足,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为具体对象,探讨了如 何在小学环境教育教材中实现情意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的融合、在呈现方式上借鉴当前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 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编制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路线,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三进"是中学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目前环境教育已经被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环境教育作为目标之一列出。如何提高中学环境教育的有效性?自2000年以来,笔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5,(11):71-71
重点推荐 小学环境教育标准教材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我社组织了由王红旗教授(《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制订之一)和姚亚萍教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小学环境教育及其校本资源开发”课题组负责人)为主编的编写队伍,编写了这套(《小学试用教材-环境教育》。本套教材,按标准教材规范编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为基本指导原则,通过全新的视角和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掌握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学科教学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的尝试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兰金仁,李维典,鲜于茹华,赵静茹针对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我校一直把环境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我们编写了小学《环境教育》教材1~4册,并设有专职教师讲授。把环境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小学低年级阶...  相似文献   

5.
黄佳庆 《环境教育》2023,(10):75-77
<正>本文旨在利用智能技术赋能小学科学课程,以环境知识为基础、以环保实践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指向,助力环境内容的渗透,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必须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环境意识的关键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新时代环境教育应以小学科学课程为载体,以智能技术赋能为引领,  相似文献   

6.
一.编写生态教材.孕育绿色沃土 1995年.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托夏履镇丰富的环境资源.率先提出了“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以生态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生态教材——《生态建设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学校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又重新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绿色明天》,分低中、高三册,并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行了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7.
正基于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环境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学校如何以跨学科的方式,建设校本课程已经成为环境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需要讨论的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根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有所改变。在课程结构方面,它提出当前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相似文献   

8.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操作原则 1.基本概念 绿色教育学本教材: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作为教材开发的第一主体,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教材开发第一标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第一目标.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研究周围环境问题,开发出的可供实现环境教育过程,进而达到环境教育目标的特殊脚本。在此引用”学本”二字有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吴义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在环境教育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学校整体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书评介     
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组织策划的《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丛书》近期将陆续与读者见面。其中,作为整套丛书的理论力作——《环境教育论》一书已于十月出版发行。自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同时,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融入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在环境教育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环境教育的实施与绿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还存在着颇多误区。因此,如何实施环境教育,从而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以来,我们学校以“环境课程一学科渗透一课外活动”相联结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实验,构建环境教育网络,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一、构建环境教育网络1.开设环境课。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利用地方课程在五六年级开设一节环境课。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制定了“环境教育实验方案”;成立了环境教育实验室,校长亲自担任主任;编制小学环境教育纲要”,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原则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请市环保局组织人员从“地球、国土、身边环境、资源、人口、粮食、污染”八个方面编写…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材中对于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作为衡量初中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佐证。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初中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根据这一规定,国家教材编辑委员会在新编初中教材中,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将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各有关学科的教学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环保总局执行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项目———“通过互动式教学参考资料的开发促进中小学环境教育能力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们课题组终于完成了小学互动式环境教育教材的编写,并准备在全国部分小学试用。全套教材包括学生用书(低、中、高)3...  相似文献   

14.
保护和改进人类生存环境是当代举世瞩目的严重问题。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大、中、小学要开展环境教育”。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环保意识,寓环保教育于课堂内外化学教学工作中。一、加强中学化学教材内环保知识教学有关知识教授要扎实,有深度;在复习时设立专题,联系实际,综合要有广度。1.结合教材内有关知识的环保教学分散在初高中教材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结构、性质、危害、使用注意和解除危害的方法讲解详尽,结合环保新信…  相似文献   

15.
借课程改革东风大力发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深刻反思中国教育现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方法为特征的建国后第八次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展开着。此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的教育改革明确地将目标直指中国前几次教育改革仍未能实现的目标: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那么,此次课程改革究竟将从哪些方面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呢?1.理念上的转变。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上的转变即“以人为本”。由于环境教育最初产生于环境危机,即环境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才用环境教育这一手段迫使人明白只有保护好环境,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4,(11):91-91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率先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绿色明天》.并开设了专题课。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从九年义务教育原教材到新课改教材,几乎每课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环保教育。在《美术新课程目标》中,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内容就强调了培养学生关注与认识自然环境,并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和美化自然的能力。正因为美术教学的这些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更能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呢?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美术教育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瑞华  冷伟 《环境教育》2004,(11):58-58
沙步小学毗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具有70多年悠久历史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以环境教育特色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全面发展.成为广州市黄埔区东部名校。学校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80%。学校从1996年开始开展环境教育.并和科技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1998年,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在全校师生正努力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9.
怎样上好环保课武汉市红领巾学校卞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安排的。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的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及课的安排,小学的环境教育只能是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我认为,环境渗透...  相似文献   

20.
唤醒并发展儿童关心、热爱大自然的天性,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强烈情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逐步萌芽人与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是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为了使小学环境教育落到实处,避免成为应景时尚的点缀,必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小学常识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在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 常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l.常识教学任务,渗透环境教育的前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