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缓和湿式氧化工艺处理乙烯废碱液和炼油废碱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缓和湿式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和炼油废碱渣的工艺原理和流程。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此工艺处理乙烯废碱液和炼油废碱渣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不同,S2-去除率和反应产物也不同。在反应温度为120 ℃时,S2-的氧化产物以S2O32-的形式存在;当反应温度升高到150 ℃后,S2-的氧化产物以S2O32-和SO42-的形式并存;在反应温度达到180 ℃后,生成的S2O32-基本上完全转化为SO42-离子。在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 ℃,停留时间不低于40 min)下,混合废碱液或乙烯废碱液中S2-的排放浓度可降至2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正>由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SNCR工艺的水泥窑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回转窑烟气脱硝。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压缩空气将雾化后的还原剂(18%~25%的氨水或30%~50%的尿素溶液)喷入水泥分解炉合适温度区域(850℃~1050℃),将NOx还原转化成N_2和H_2O。当温度低于800℃时,NH_3与NO的反应速度变慢,会导致大量未反应的氨形成逃逸。当反应区温度高于  相似文献   

3.
利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涂料对室内甲醛进行降解以及抑制霉菌的繁殖。对甲醛降解的研究表明:在自然光、初始浓度为1mg/m~3、温度为35℃的条件下对甲醛的降解率达到82%。对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表明:在自然光、涂膜层数为4层、含水率为10%的条件下,霉菌的覆盖率仅为4%。  相似文献   

4.
不同气温条件下室内甲醛污染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F18204.26—2000)对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测定。通过一年多的实测表明:气温在13.0℃-24.0℃范围内,测试结果的超标率为27.8%,测试结果均值为0.077mg/m^3,气温在25.0℃-30.0℃范围内,测试结果的超标率为78.1%,测试结果均值为0.270mg/m^3,两个温度段超标率相差2.8倍多,测试结果均值相差3.5倍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与室内温度呈线性关系,表明气温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释放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废物利用——柑橘皮提取精油的工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废物资源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科技界还提出了许多废物利用的工艺,无论废气、废液还是废渣,均可在合适条件下转化为资源。本文论述了以中国丰富的柑橘皮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提取精油,并进行成分分析的工艺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工业废液废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工业废液废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孙荣高(兰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00)近年来利用废弃资源,如食品及轻工行业生产的废液废渣及农产品下脚料来生产菌体蛋白粉和菌体蛋白饲料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技术的生产有以下优点:①利用废弃资源生产菌体...  相似文献   

7.
以间歇型水热反应装置为反应器处理油气田压裂废液.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压裂废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湿式氧化法处理油气田压裂废液可迅速加快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处理效率;各相关因素对压裂废液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时间>氧化剂>反应温度;在反应温度237℃,反应时间30 min.氧化荆添加量0.30 mL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94.0%。湿式氧化法可应用于油气田排出的高浓度压裂废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油田措施废液为研究对象,开展絮凝处理实验,筛选出最佳絮凝剂体系,并对絮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絮凝剂体系H3+X5最佳工艺条件为:H3+X5用量(300+100)mg/L、pH值7.4~8.2、温度25~35℃、混合强度1 300~1 500s~(-1)、混合时间20~30s,优化后斜板直接出水SS由34.71mg/L降至1.77mg/L,去除效果明显,同时药剂加量减少60%,处理成本降低20.5%。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RD复合净水剂吸附处理阳离子艳兰染料RL废液的实验条件,探讨了RD吸附脱色的实质。结果表明,加入0.3gRD到浓度为200mg/L的染液中,在25℃、pH=7.0条件下,吸附时间为10m in时,废液的脱色率达到80%,RD单位质量吸附量为10.7mg/g;当50mg/L的染料废液中,RD的投加量为0.2g时,脱色率达到了96%以上,RD单位质量吸附量为8.12mg/g;pH值和温度对吸附脱色效果影响不显著,而且RL废液的浓度增大,RD单位质量吸附量增大,但是脱色率有所下降。RD对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 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铬酸阳极化是铝合金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而铝合金工件在铬酸阳极化加工之前必须经脱氧工艺从而提高铬酸阳极化质量。随着脱氧槽液使用时间的延长,Al~(3+)的浓度逐渐增加,当其浓度高于17 g/L时,槽液报废。槽液报废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报废废液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脱氧槽液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对含铬废槽液进行回收处理,确定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以及树脂用量等参数对阳离子吸附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条件下铝离子吸附率可以达到60 %以上。用硝酸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效率可以达到88 %左右。此外,结合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废液杂质离子含量在线分析与监测装置,开发了铝合金脱氧废液再生利用系统,保证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的连续性,实现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黄磷厂废渣作煅烧水泥熟料的矿化剂、水泥混合材和利用黄磷厂废渣生产胶凝材、白水泥是消除黄磷渣污染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影响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和生产胶凝材因素的研究,推荐了提高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的掺量及生产优质胶凝材的工艺条件;黄磷渣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使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减少磷渣堆放占用耕地和消除磷渣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田钻井废泥浆固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结合油田的现场实际情况,针对该区钻井废泥浆污染物的特性,研究了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固化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多组固化处理定性对比实验,从多种处理剂中筛选出处理效果较好的水泥、粉煤灰、石灰和黄土作为固化处理废泥浆的固化剂原材料。利用筛选出的固化剂组成,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固化剂最佳配方为每100mL泥浆添加10g水泥、20g粉煤灰、8g石灰、15g黄土。影响因素对固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泥浆固相含量在30%~70%,固化温度在20~40℃之间,固化时间能够满足7d的条件下,固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硅铁粉制氢废液制备细孔硅胶,前文业已报道。本文研讨了由该废液制备变色硅胶的问题:(1)系统的阐述了制备变色硅胶的基本原理;(2)拟定了由废液制备变色硅胶的较简便的染色工艺;(3)筛选出一种新的染色剂二氯  相似文献   

14.
盘茂东  李嘉诚  王向辉  唐仕  林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673-675,707,F0004
采用正交试验方案首次研究了海南马尾藻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Na2CO3浓度为2%、消化温度为55℃、消化时间为3h,海藻酸钠提取率最高达40.4%.用FTIR表征发现,提取的马尾藻海藻酸钠与市场售的海带海藻酸钠在结构上差别不大,同时测得提取海藻酸钠的分子量为36万、粘度为185mPa.S,高于GB1976-80要求的150mPa.S.  相似文献   

15.
焚烧法处理有机废液的工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焚烧法处理有机废液的条件、焚烧工艺的选择及其工艺流程;指出应根据不同的有机废液的物化性质选用不同的焚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以活性白土和活性炭为脱色剂,对亚麻籽油进行脱色工艺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100℃,脱色时间25min,活性白土2%,活性碳2%。脱色后的亚麻籽油色度值很低,脱色率达到90%,可满足各应用领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芦苇秸秆为原材料,通过铁负载及季胺化改性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复合吸附除磷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分析(XRD)、红外吸收光谱(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选择磷酸盐作为吸附质考察其吸附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材料制备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7%、交联温度81℃、铵化温度80℃、铁盐浓度24%。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磷的影响顺序为:铁盐浓度交联温度氢氧化钠浓度胺化温度。  相似文献   

18.
水泥行业是宁夏自治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污染极严重的产业,给当地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通过对宁夏自治区内部分水泥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调研,从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装备及资源能源利用情况等方面,与《清洁生产标准水泥工业》(HJ/T467-2009)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区内水泥行业清洁水平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仿野生发菜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道了以价廉的植物性资源(淀粉等)原料为主料、海藻酸钠为固型剂,添加蛋白质等食品添加剂,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制作仿野生发菜。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是:W海藻酸钠:W蛋白质:W淀粉=2:1:1,水与固体原料之和的重量比为16~20:1,制浆液的温度在70℃左右,出丝的温度在50℃以上,以叶绿素类色素与天然的红色素如高梁红色素一起调配,可得外观形态、颜色、营养价值、口感与天然野生发菜相接近的仿生发菜产品。该工艺投资小,生产成本低,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西兰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西兰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西兰花总黄酮。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固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西兰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液固比30∶1,提取温度85.28℃,提取时间1.82h;预测值为0.887%,实际得率为0.853%,两者较接近,说明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很好地对西兰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